营养强化食品,获益之外有无风险?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强化,有利无害
   食物营养强化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重要途径。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均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各国的食物强化策略。经过了将近百年的发展,食物营养强化无论是从经验上和技术上都非常成熟。食物的营养强化有国家标准,以对健康有利无害为原则。什么食物可以加什么微量营养素,哪些微量营养素可以添加在哪种食物中,可以添加多少量等都有严格的标准。这些标准的确定有科学的证据,并经过标准委员会的各方专家反复论证才确定下来。
   按照需求,适当选择
   在我国,碘盐是强制性强化食品,绝大多数人都应该也只能吃碘盐。除了碘盐之外,在选择其他营养强化食品,应该要先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即你的膳食是否平衡,是否能够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如果有“隐性饥饿”,最好能够“缺什么补什么”,选择适合的营养强化食品。如患有缺铁性贫血,可以选择铁强化食品;如果缺钙,可选择强化钙产品等等。
   不会“过头”,避免多样
   用作强化微量营养素的食品都是以主食和调味品为主,这些食品有食用“自限性”,也就是说不会超出常人的用量,不致滥用。所以,在这种前提下,超量食用强化食品的可能性极低,对人体的风险就更小了,因此也不会导致营养强化“过头”的现象。但是,要注意避免同时食用多种强化同种微量营养素的食品。只有营养达到平衡才有利于健康。
  
   膳食为主,“强化”为辅
   预防“隐性饥饿”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平衡膳食保证身体充足地摄入各种营养素。因为,平衡膳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和其他有益健康的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某些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公众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因为受到地域因素、经济水平和饮食习惯等条件的限制,不太容易通过膳食多样化得到解决。政府对某些营养素采取强制性强化是有依据的,同时也推荐消费者使用 “大众强化”食品。推广食物营养强化是国家根据居民的具体营养状况制订的科学的决策,是维护居民健康的有力措施,与提倡平衡膳食并不矛盾。
  
   三种常见的认识误区
   喝高钙奶易患结石?造成结石的因素比较复杂,与身体状况、饮食习惯、患病史等都有关系。高钙奶中的钙含量如果按标准添加,与普通奶相比,只是钙的含量相对增高。如果每天只喝一袋高钙奶,不存在会带来结石的麻烦。
   吃碘盐会得甲状腺疾病? 近年来,个别地区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增加被疑可能与碘摄入过多有关。经过科学论证,在我国推行碘盐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和安全水平。即使市场上有非碘盐可供选择,普通人也应从自身健康出发,像以前一样选择碘盐。
   用铁强化酱油会造成体内铁超标?成年人每天可以从膳食中摄入的铁大约为18~26毫克,但由于人们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的影响,铁的吸收不佳。从铁强化酱油摄入的铁最多仅为4毫克/人/天,只是补充膳食中铁的不足。这个摄入量是通过科学测算和人体食用后的观察确定的,证明是适宜的。酱油是一种咸味调味品,人不可能过量食用。而且,人体有代谢功能,可以调节铁的吸收,把多余的铁排出体外。所以,完全不必担心铁酱油会带来补铁过量的问题。
  
   选择营养强化食品
   看成分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对健康很重要,营养强化食品更是如此。强化的微量营养素的量应符合国家规定,不应不足也不可过多。注意微量营养素的来源,如钙就有多种:包括动物骨粉、鸡蛋壳粉、牡蛎壳粉、养殖的珍珠贝壳粉以及碳酸钙等,来源不同,消化吸收率也不同。
  读标签
   阅读标签非常重要,从中了解原料名称、配料比例、微量营养素添加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适用人群、食用量、食用方法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购买前,不妨对多个品牌进行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
  
  后记:食物营养强化的路还很长……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比较普遍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食物营养强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的食物强化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认知度的形成有个过程,再加上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忧虑,使老百姓对食物强化产生了很多误解。导致了人们产生 “宁缺勿添”的心理,只要是在食品里添加了东西,不管可不可以加,该不该加,合不合法,需不需要,一概认为不好。受此影响,强化铁酱油、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强化面粉等,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冷落。要让人们真正接受这些营养强化食品,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食物营养强化的重要性,从而让食物营养强化事业更多地造福于人。(陈君石)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最近,刚退休的老赵因时常发作胸闷、胸痛,来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医生给他开了治疗冠心病的药和预防血栓形成的阿司匹林,但老赵还是不放心。听人说,丹参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他便去药房买了丹参片。因为女儿是中医师,老赵打电话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询问如何服用丹参片。没想到,女儿竟责怪他自作主张,并告诉他:“丹参片不能和阿司匹林一起吃。”老赵将信将疑地来医院询问,医生的解释让老赵恍然
生活实例  35岁的张先生是公司中层干部,平常开车上下班,应酬不少,饮食也不规则,年纪轻轻体重已达90千克,挺着个大肚腩颇有领导派头。  今年单位体检时,张先生被查出有血糖异常、血压升高和脂肪肝。想到报刊杂志上所提到的“三高”的危害性,张先生有点坐立不安,次日就请假到医院就诊。经过进一步检查,张先生的血糖值还未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已算糖耐量异常,血压也已越过临界状态。  针对张先生的情况,我未开
健康月历   看图防手足口病  8月份仍然属于手足口病高发的季节,提醒注意预防。手足口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最近,卫生部印发了《乡村卫生人员手足口病防治手册》,提示农村地区也要加强对本病的预防。这本手册配合插图介绍了手足口病的识别、预防、诊治等,便于人们掌握相关知识。有兴趣者可以直接到卫生部官方网站(www.moh.gov.cn)下载手册的电子版。  打喷嚏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说不完的健康故事  糖尿病防治新思路:中西医结合   故事一:血糖不稳定,中医来“助力”   75岁的张老伯一年前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虽然一直在服用降糖药,但血糖却控制得不甚理想,“内热”症状也十分严重,大便干结、心烦怕热。一个多月前,他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找了一位老中医调理身体。医生说,张老伯的体质属于“阴虚热甚”,给他开了一些具有补气、养阴、清热作用的中药服用。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调理以后,张
还没发育成熟就脱离母体,尚无在妈妈体外生存的能力;  跟正常宝宝相比,体形、体重都很“袖珍”;  呱呱坠地,却因缺氧缺血发生了脑损伤;  刚到人世,却“命中注定”地患有先天畸形;  出生半个月了,黄疸不但不退反而加重;  不吃奶,哭声弱弱的,毫无新生命的活力;  ……  迎来新生命是件大喜事,但如果宝宝出现上述情况,“新手”爸妈们一定会手足无措:怎样帮宝宝面对人生最初的挑战?其实,宝宝虽然出生在产
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生育的影响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有学者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对精子质量或男性生育无不良影响。但也有研究发现,慢性前列腺炎可导致精液质量包括精子密度、活力等下降。那么,慢性前列腺炎到底会不会导致男性不育呢?     精液是如何产生的    精液包括精子和精浆两部分。精子是在睾丸内产生,而精浆主要由精囊及前列腺分泌的液体组成。表面上看,精子产生的部位(睾丸)远离前列腺,所以慢性前列腺炎似乎
胆固醇升高:心脑血管最“受伤”  多项研究显示,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胆固醇越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我国的大型研究显示,1984~1997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北京居民(不管男女)的胆固醇水平升高了1毫摩/升,胆固醇升高在心脑血管事件总危险因素中占77%。可以说,心脑血管事件的增加主要是由胆固醇升高所致。    药物降
生活实例  73岁的张先生患了胃癌,手术后行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六个周期。化疗后,张先生出现手足麻木、手足凉、无触觉,影响行走,并且恶心、无食欲,见食则吐,胃部胀闷不舒,非常痛苦。  张先生就诊于我处。我们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化疗后末梢神经损伤专方”进行足浴治疗,对胃肠不适情况采用口服汤药辨证治疗。治疗仅一周,张先生诸症即明显缓解:手足温暖,微麻不木,触物有知觉;胃部胀闷消失,知饥索食。    医生
腹泻是夏秋季高发病,特别容易发生在体质虚弱的老人身上。腹泻对老人的打击远大于中青年人,焦急,担心难免要求医生及早使用抗生素,这看起来十分符合常理。但是,医生通常有自己的用药标准,并不主张急于给腹泻的老人使用抗生素。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老年人腹泻治疗知识,供各位参考。  简要归纳起来,老年人腹泻的治疗要遵循“三个原则,六项注意”。    三个原则    原则一 维护身体水、电解质平衡。一般地说,老人
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果将蝇蛆用于治疗外伤,大多数人可能认为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些令人作呕。其实,蝇蛆确实可以发挥辅助生物清创作用。    生活实例    山东淄博的张老汉今年60岁,平日身体不错,平常用拖拉机搞运输。去年,他在运输途中不小心与一辆装熔炉灰的货车迎面相撞,被撞翻的拖拉机压住臀部和双下肢,而且被热炉灰包埋1小时后才被救起,导致严重的热压伤和重度烧伤(烧伤面积60%),部分组织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