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诗歌节,再造“诗之国”的中国新形象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當下的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迅速发展的中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领域持续引发“中国热”。与之相应,中华文化也引起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推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也正在积极走向世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则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融入世界的背后也是大众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巨大变化,且不说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正被以经济生活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所取代,更为重要的是,一种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所谓“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思想价值和生活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活,中西之间思想和文化上“贸易逆差”的格局正在形成。可以说,与这个被国内外有识之士称为“中国故事”的时代不相称的是,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走出去”之路总是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国文学走出去,一方面受制于历史形成的“西方优级论”,另一方面受制于翻译、出版、作品质量等等诸多因素,固然不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余华等中国作家屡获国际文学奖,以及网络文学在网络上受到读者喜爱等等利好消息,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热闹喧哗”背后却难尽如人意。因此,一方面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另一方如何在融入世界中提升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依然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重点思考的问题,亦是中国文学“走出去”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事实上,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正是在此背景下,当下的中国文学界,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国际诗歌节的举办,例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上海国际诗歌节、珠海国际诗歌节、三亚国际诗歌节、成都国际诗歌周等等,国际诗歌节业已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和“引进来”一体两面的交流枢纽。一方面诗歌节让诗歌融入生活,成为提高民众美好生活质量,提升文化自信的助推器;另一方面,邀请世界各地诗人和中国诗人、民众交流,搭建了诗人、评论家诗学交流的连心桥。更为重要是,国际诗歌节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
  一、满足诗意美好生活
  作为文学表达的精华,诗歌是文学中的明珠。中国作为诗的国度,从《诗经》的温柔敦厚,楚辞的瑰丽想象,汉赋的体物经野,五言诗的缘情绮靡,建安诗歌的风骨,唐诗的盛唐气象,宋词的清新婉约……可谓是诗心独具,诗意绵长,为世界文学贡献了最精彩的诗篇。
  而纵观诗歌历史,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诗歌曾经是中国文学的主流,无论是发源的时间、持续兴盛的长度,还是覆盖的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深度,都是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然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或陷入经济转型期“金钱至上”的迷思,或者因为现代诗歌高蹈在“为艺术而艺术”的自我神话中,诗歌曾经日益远离民众的日常生活。而在经历过了“眼前的苟且”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恰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时指出的: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含对富裕物质生活和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也包含对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正如此,国际诗歌节的举办,通过欣赏文艺演出、举办诗歌论坛、诵读经典诗作、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游园、多媒体形式的运用等等形式,形成一种嘉年华式的节日综合效应。而且越来越多的诗歌节的举办,极大地促进诗歌走向群众、走进基层,通过普通民众的参与、体验和分享,领略中华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风采神韵,诗歌重新融入日常生活,诗歌节的综合效应日益成为民众满足日常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承载和传递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的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正如作协主席铁凝所指出的,“那些伟大的诗人们不仅令诗歌艺术臻于完美,还把世间最隽永的诗意、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意传递给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让诗歌的思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歌的情怀和智慧,中国文化中最令人神往的事物和最精妙的意趣将会黯然失色。”正是这个意义上,诗歌节在推动诗歌走进民众生活的同时,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令世界瞩目的大背景下,民众在领略中华诗歌哲思之美的同时,亦唤起所有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完全可以重建一个诗的国度。历史上灿若星汉的精品佳作,当下诗歌与时代的脉动,这样诗性勃发,诗意蓬勃的局面可谓是极大地提升中国人整体文化自信。
  二、打造中西交流新纽带
  当下的中国文学,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与世界文学的互动、联系日益密切。而纵观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历史,尤其是新诗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在世界文学中发展起来的,其一发生便置身于世界文学之中,借用王德威关于“世界中”的中国文学的说法,可谓是“世界中”的新诗。也正如此,中国诗歌走向世界,中国文学将怎样与世界文学形成良性互动让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显然,沟通和对话至关重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诗歌节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的声音和思想汇聚到一起,跨越地理的阻隔,跨越文化、语言的障碍,架起了诗人之间交流、对话的桥梁。恰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创办者吉狄马加指出的:“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不仅是古代诗歌,现当代诗歌也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包括各少数民族的诗人用本民族文字创作的诗篇,也是一道不可替代的亮丽风景。随着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提高,诗歌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人们以诗歌的名义相聚在一起,相互了解、包容、学习,关注自然和人类的命运。……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窗口,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要走出去,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是自身应借鉴世界文学的共通因素。考量诸种世界文学经典的互通因素是中国文学迈向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国际诗歌节邀请国外诗人来中国,积极地“引进来”和中国诗人、读者现场互动,是国外最新的诗歌观念、诗艺的生动和前沿的呈现,使得中国诗人得以及时追踪国际文坛动态,在交流中提升创作质素,更好地运用有利于他国更好理解与认同的文本表达方式,从而使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建立联系。其次,审视中国诗歌走出去的问题,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柯马丁教授指出的,中国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如不能与他国学界建立联系,那么中国本土的当代文学研究在海外的影响力堪忧。是以,中国诗歌批评和诗学觀念如何在与他国互学、互动、互证、互鉴,进而为诗歌走出提供理论支撑,并且为他国诗人、读者所接受亦是重中之重。而国际诗歌节不仅仅是诗人的盛会,也是诗歌批评家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加强中外文学批评互动,消除偏见与误读,增进自我与他者间的深层交流与理解。另一方面,诗歌节的举办亦是“走出去”的重要纽带。中国文学要实现与世界文学的有效沟通,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翻译。而国际诗歌节亦为诗人和译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以中国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作品的翻译为例,正是在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中,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汉学家梅丹理在与吉狄马加的真诚交流中被其热情和诗歌打动,主动翻译了一系列吉狄马加的诗歌作品,如《吉狄马加的诗》(2010)、《火焰与词语》(2013)、《黑色狂想曲》(2014)等等。可以说,国际诗歌节为来自世界不同文明的诗人、译者和评论家的对话和沟通开辟了渠道,加速了中国诗歌“走出去”的进程。
  三、主动建构中国新形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的历史、风俗和民族特性,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成为了解中国的一个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制于以西方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殖民霸权话语,中国的形象,尤其是世界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总是带有鲜明的西方认知视角的印痕,或褒或贬,难脱“浪漫化”与“妖魔化”两个极端之间,想象大过真实。更为严重的是,正是这种西方视角“不仅塑造现代中国的自我意识,也多少决定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形象”。与之相对应的是,原有的中国形象也影响着国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本选择和国外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新一轮中国形象的基调。
  世界需要通过文学观察中国,中国也需要通过文学来展示自己的真实形象。国际诗歌节作为媒介,这一“亮丽的品牌”对于中国塑造文化形象尤为重要,在国际化语境中为消除误解与偏见、促进中外相互认知与沟通提供了重要契机,国际诗歌节作为西方诗人走进中国,亲身近距离和亲身感受正在转变中的中国的重要窗口,可以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除此之外,作为构建国家形象的具象载体,以政府主导的国际诗歌节,承担着传播中国主流价值观以充满正能量的自塑形象,例如每两年举办一届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以“人与自然,和谐世界”为主题,向世界成功诠释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丰厚文化内涵,展现了一个多元、注重生态,有活力的中国形象,无形中给西方既有的中国形象以冲击。也正是通过国外诗人的所见,修复、稀释、丰富、补正西方审美视野下营造的乌托邦化中国形象。真正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世界接轨,实现民族复兴。
其他文献
我第一次看到“人生”这两个字的时候,还是在少年时期。或许是青春期必然要有的伤春悲秋,那时候写东西、说话,总爱拿“这就是人生”一类的话说事,俨然一副智者的模样,好像自己经历了多少事情一样。但不知从何时起,“人生”这两个字再不敢妄谈,当初动不动就为人生皱眉惆怅的样子只觉得可笑。“这就是人生”,再不是强说的感慨,而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后的真情实感。每个人都是这样,诗人自然也不例外。  徐书遐是一个不忘故乡的
期刊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命题,力求唤醒审美主体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以重视,在审美惯性或倦怠中激活对事物的原初感受,使石头成为石头。本期的三首诗歌《万物同喜》(李之平)、《一根针丢了》(徐书遐)、《奔丧帖》(哑木),其在地性、日常性书写背后隐藏着的,并不像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审美主体中那坚硬冰冷的“磐石”,恰恰蕴集着人间性的温热和生命的感动:《万物同喜
期刊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诗的起点应以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6号发表的8首白话诗为标志。[1]其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年里,新诗创作如破土而出的春笋,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展蔓延,成为文化激变的先行者。如今百年的历史过去,回望这段波澜壮阔而充满沧桑的历程,新诗的成就有目共睹,不仅产生了一大批卓越的诗人和经典的诗作,构成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环。同时,围绕新诗的论争也是最激烈的。创作的丰富
期刊
“整个下午,我坐在水泥丛林中/每一口清茶,都有兰香回归血脉/每一次冲泡,都能看见/白马弯弓的身影”。当诗人曾章团把成年时期那阳刚的毅力与萌春年华那阴柔的微力结合在一起时,他诗歌所持有的语言“造型能力”立刻把非本质的东西——时间,给取消了。也正是在时间“被取消”的一刹那间,他诗歌的“恒定值”显露出来。  在福建诗坛,曾章团的诗一向以知性、硬朗、灵性、开阔见长。这次,我从他新近出版的《镜像悬浮》拜读了
期刊
一  穿越千年,去翻检中国古人关于海的言说。对没有见过海的中国古人来说,海就是彼岸,是有别于悲欢人间的完美世界。《诗经·小雅·沔水》中对海的描述是“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其中既包含对百川归海的认识,又包含忧乱思宗的情怀;《论语》中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把海洋视为美好的退路;《楚辞》里提到了海神,“令海若舞冯夷”、“历祝融于朱冥”,行文瑰丽,不乏奇幻;《山海经》中更是记载了大量的海外风土人情
期刊
给女儿做完褥子,  习惯性把针别在左侧的衣襟上,  这是早年母亲别针的习惯。  针不知什么时候没了,  遍寻了床上地上,  它带着自身的沉能走多远?  夜里,我梦到它,  闪闪地躺在似乎床板与地面接触的地方,  却怎么也够不到它。  一根针都能走,  我躲在哪里,朋友們同样望不到。  其实,我在不远处,  闪闪地望着你们,  带着故乡打上的针孔。
期刊
一  最初知道李白凤这个名字,是在阅读和辑录朱英诞新诗史料的时候。朱英诞在回忆文章中多次说到李白凤是他早年的诗友,1934年与他就读于北平民国学院,为同班同学。其时来兼课的是正在现代诗坛获得诗名的林庚先生。林庚先生讲授新诗创作,朱英诞、李白凤深受影响,从此走向现代诗歌创作。他们一同写诗,课余到林庚先生家中拜访、论诗,后经林庚先生结识废名,李又先朱一步结识当时文名正盛的周作人[1]。李白凤夫人刘朱樱
期刊
如果你太久置身于都市后现代缤纷绚丽的奇幻迷宫中,猛然间读到老井的《采煤者说》组诗,似乎便会瞬间降落到扎实的地面,甚而被他诗中那地下深处黑暗的力量紧紧攫住,惊异于在我们的脚下和背后,还有如此这般的诗意和现实。读到这组诗的标题,“采煤者说”,我们会自然地想起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捕蛇者说》是知识分子或曰体制中人的一次采风事件,柳宗元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采访记叙蒋氏三代的不幸境遇,最终目的是“故为之说,
期刊
诗歌应该成为捕风的旗帜。漫步当下诗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心系苍生的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芸芸众生的凡俗生活,他们深切凝视那些在阴影中渴望光明、竭力挣扎的底层生活者人,体味那些在艰难生活窘境中抗争者苦涩、无奈、落寞与自适等复杂的情愫,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直抵心灵的感受,捕捉隐秘于寻常景象中卑微生命的自我追寻与认证,进而将其置于更阔大的现实背景之中,完成诗人对渺小如蚁的个体生命诗意的观照与书写。  
期刊
新世纪以来,自媒体已逐渐占据了诗歌传播的主流市场,成为了新的诗歌阅读、写作、传播和讨论的阵营。与此同时,各种纸质诗歌刊物陆续推出的“网络诗选”以及大大小小、规格不一的“网络诗歌研讨会”风生水起、方兴未艾,进一步为网络自媒体时代的诗歌传播助兴。由此带来的诗歌写作随意化、大众化、无障碍化形态以及诗歌阅读粗浅化、快餐化、消遣化迹象颇有燎原之势,处处肆意蔓延,并时时呈现出一种“高雅艺术低级趣味化”的现实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