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性的诗意觉知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b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命题,力求唤醒审美主体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以重视,在审美惯性或倦怠中激活对事物的原初感受,使石头成为石头。本期的三首诗歌《万物同喜》(李之平)、《一根针丢了》(徐书遐)、《奔丧帖》(哑木),其在地性、日常性书写背后隐藏着的,并不像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审美主体中那坚硬冰冷的“磐石”,恰恰蕴集着人间性的温热和生命的感动:《万物同喜》情感起兴于爱情婚烟的倦怠,落笔于“万物同喜”的释怀中;《一根针丢了》在“找寻”的意义上,把对母亲、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写得如针芥般细腻委婉,真切动人。《奔丧帖》以一个不得不辗转的“奔丧”之旅,不待之亲情与命运艰辛交织,把奔波于城乡的现实命运写得力透纸背。
  古往今来,爱情作为一种人伦之情,往往是骚客文人写不尽的母题,但要作一个统计,写青春之爱的势必占绝大多数。李之平这首《万物同喜》写的是中年之情,“人到中年/我们习惯在/对方的眼神中读出悲喜/习惯在晚饭后/用平稳的语调消磨睡前的无趣”,是爱情亦是亲情,情感已不再如青春式的热烈,倦怠中有相守,平静中有和谐。抒情主体面对“中年危机”,不是逃逸,而是“渐渐懂得平静的快乐”“明白自己的处境”。“依赖和尊重”构成一种婚姻的稳定结构,矛盾的情感主体又不仅仅满足于这种“稳定”,试图在沿途之景寻求升华,在“万物同喜”中获得情感同构的支撑,但从“大概是我们要的全部意义”,又分明暴露了情感主体的矛盾,对已遁入日常性的情感范式的接受是无奈的,激活原初情感的有效性又令人怀疑,这是此诗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真相。
  徐书遐的《一根针丢了》的找寻意义,也许不像《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样具有时代的宏富性。诗人通过对“一根针”的寻觅,表达对一种被日常亲情惯性所遮蔽的情感追忆,由日常的生命觉知到主动唤醒。宇文所安在《追忆》中从黍稷、石碑和断片等物中找寻儒家知识分子对生命“不朽”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回忆主体凭借一些有意识或无意识言语或行为的重复——在“自己”身上看见“他人”,来抒发对往事、故人的怀念,以情感确证慰藉自我。《一根针丢了》由对“给女儿做完褥子/习惯性把针别在左侧的衣襟上”这一行为的注意,唤起母亲之于“我”的爱的回憶。诗人以“针”作为追忆的象征媒介,把女儿——我——母亲(故乡)缝织在情感之链中。因情感的附着,针芥之物遂变得沉重,诗情得以丰满地呈现。最后,诗人借人称的转换或人格化,道出寻觅之物的隐秘性存在,否定了诗题“一根针丢了”的表象,揭示人们对日常性情感熟视无睹的本质。无疑,情感主体也从所觉知到的快慰中得到解救,这是此诗诗艺呈现的高妙所在。
  《奔丧帖》以反复的、口语化的语言叙述奔丧之途的辗转曲折,凭借折叠交错的句式把我与父亲的命运示以读者,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处于户籍制度和城乡差距纠缠的人们,对于从土地上苦苦挣扎出来,漂泊在城市打拼的异乡人,《奔丧帖》能给予最适宜的情感宣泄,在最具“向心力”的首都,到一个边缘得在地图上找不到的“躲雨屯”之间,情感的挣扎背后是命运的挣扎,从首都“奔丧”的归途,对应着的是从躲雨屯“去”的奋斗人生图景:从乡村到首都更为艰辛的奋斗。而托起这每一步的,是贫瘠的土地、父辈一生的辛劳。同时,“北京”和“躲雨屯”这两个对比强烈的地域,既是具体的,又有滑动性,“躲雨屯”的字符意指,是土地,是亲情,是漂泊者的栖息地,是灵魂的故乡。可以说,《奔丧帖》这首诗,以强烈的抒情性、广阔的写实性恰切地映照了人们的现实心理。它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亲情、乡情的感动,更重要的是共同见证了一种艰辛、厚重的命运感 。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事物的命名體现事物自身的建构方式,新诗从诞生之初就深陷于命名的纠纷,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中国新诗、现代汉诗等概念的提出,呈现出诗歌本体的自觉及研究者对诗学特定领域的关注。就一般意义上而言,新诗即采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诗歌。从上世纪初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白话诗集即胡适的《尝试集》,到三四十年代层出不穷的诗人创作,到八、九十年代当代诗歌发展的新转向,再到本世纪不断个人化的诗歌创作,诗歌的发展呈现出多种
期刊
1  诗人的世界总是温婉深情而充满诗意的。苍林兄也不例外。用充沛的感情写出生命的美好,用美丽的心灵写出生命的传承。将自己的情感酝酿在风里、水里,让思想在万里天空中粲然开放,让灵魂在大地上自由游走。诗歌的追求是多维的,总是充满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人读起回味无穷,如同余音绕梁般,又似振世感奋之音,让人深省。苍林兄的诗歌就有这样的魅力,用充满诗意的镜头向我们述说着一个个人间故事,续写着一个个生命的起
期刊
郭性汶的诗歌,有两个特点相当显著,一是对历史的个性抒写,另一则是对现实的独特“关怀”。简而言之,郭性汶为我们呈现了两种诗:历史诗、现实诗。基本上,结合其语言和意象的印记,我们比较容易能判断出“这是郭诗”的结论,形成这些自我的诗歌标志,肯定与诗人的经历有关,一经展开,历史的元素不可避免,而现实特别是进行着的现实既是历史的绪论,又是观念持续的反哺与适度反转。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到他的诗歌上。  郭性汶
期刊
真有“通往彩虹的梯子”吗?梯子指涉现实,是实存之物,诗人用一首又一首诗来不断地抬高梯子的高度,彩虹象征着美好和一种救赎的约定。我们拥有梯子,也总有彩虹,词语就是诗人的梯子,彩虹就是理想国;词语就是唯一和值得信任的工具,诗人努力使词语摆脱寻常意义让它做脱缰的野马、断线的风筝和随自己的意思吹的风。小心翼翼不使词语成为细碎的玻璃而固定一种稳固的秩序、抵达理想的秩序和彩虹的秩序,彩虹的七种颜色每一种都通往
期刊
先秦时期开明王朝统一巴蜀地区,从此“蜀”就成了四川地区的称谓;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则开始了中原传统文化同巴蜀文化的融合。从自然因素上分析,四川周边群山环绕,这一独特的地理特点使得西蜀地区农业文明的发展异常缓慢与艰难。崇山峻岭的阻隔成为了西蜀文化同中原文化交流的屏障,促使了西蜀文化的发展偏离传统儒家思想发展的轨道,使得西蜀文化具备了不受约束,强调个性独立的精神。从人文因素上分析,西蜀大地自古文人雅士辈
期刊
此刻我翻阅着铁梅的诗卷,想着已隐居九华山不再叫“铁梅”、现在法号为“正文”的女子,读着她出家前写下的诗篇:  只有书籍在一页页展开  这才是她的水  她的藏身之所  哪一条鱼可以在水中  舔到自己的眼泪?(《两个铁梅》)  此刻我读着的,是哪一个铁梅呢?哪里是她的藏身之所?是这些诗篇,这部一页页展开的诗书,还是云雾缭绕的九华山?或许,九华山是她藏身的山石,这些诗篇才是铁梅的藏身之水,以便可以藏起她
期刊
李白凤是20世纪30、40年代著名诗人,自三十年代中期步入诗坛,在《星火》文艺月刊、《新诗》月刊、《小雅》诗刊、《中国文艺》月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十几种刊物上发表新诗。1937年2月出版第一个诗集《凤之歌》,其后陆续出版有《南行小草》《春天·花朵的春天》和《北风辞》三个新诗集。其长子李惟微在《昆山玉碎凤凰叫—追忆先君李白凤先生》一文中,把李白凤的青年时期叙述为“叛逆的15年漂泊者”。在诗人青年时
期刊
细读这三首诗,如在河边嬉戏的午后,从水中拾起远方飘落来的叶子。三片叶子的纹路各不相同,但颜色相似,都是在由绿转黄的临界处,隐去了热情,愈发转向深沉。  在《万》叶中,叶脉平缓地展开,“人到中年/我们习惯在/对方的眼神中读出悲喜”,如洛夫照镜子时看见镜子中的狼盯着镜子外的狈。虽不像洛夫的诗句具有妙趣之感,但在展现人到中年趋于平和的心境时却恰到好处。不借助花哨的意象,将生活点滴中的感受真诚道来,既让读
期刊
花语:您从小生活的标志性事件有什么?能谈谈您自认为比较难忘的经历吗?生命中的确有一种经历,你无法把它写到各种简历里。比如在库区生活并长大,比如家在河流堤坝南约500米。这和那些不在库区长大、不在一处距离河流堤坝500来米的家生活的人们比,多些什么、少些什么吗?  林雪:少些什么,我先不去罗列。多出的什么,我记得大概有两份:一是采菜拣鱼安乐窝看大水,二是防洪防涝防溃坝。童年记住的几件大事里,是深更半
期刊
我第一次看到“人生”这两个字的时候,还是在少年时期。或许是青春期必然要有的伤春悲秋,那时候写东西、说话,总爱拿“这就是人生”一类的话说事,俨然一副智者的模样,好像自己经历了多少事情一样。但不知从何时起,“人生”这两个字再不敢妄谈,当初动不动就为人生皱眉惆怅的样子只觉得可笑。“这就是人生”,再不是强说的感慨,而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后的真情实感。每个人都是这样,诗人自然也不例外。  徐书遐是一个不忘故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