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如何介入现实的沉重?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应该成为捕风的旗帜。漫步当下诗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心系苍生的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芸芸众生的凡俗生活,他们深切凝视那些在阴影中渴望光明、竭力挣扎的底层生活者人,体味那些在艰难生活窘境中抗争者苦涩、无奈、落寞与自适等复杂的情愫,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直抵心灵的感受,捕捉隐秘于寻常景象中卑微生命的自我追寻与认证,进而将其置于更阔大的现实背景之中,完成诗人对渺小如蚁的个体生命诗意的观照与书写。
  毋庸置疑,当下生活中的某些苦难与沉重,远比诗歌还要凌厉、尖锐,尤其是一些小人物在残酷命运无情打压下终归消沉乃至被彻底湮没的宿命,无疑更容易刺痛诗人敏感的神经。老井的组诗《采煤者说》便发现了艰辛现实中渺小的个体,对于生活已然失去了掌控能力和自主言说的话语权。他们简单而美好的理想、认真而虔诚的信仰、苦涩而踏实的打拼,却走不出被黑暗吞没的巷道,寻不到希望,看不到救赎的亮点(《救赎》),他们成了大地上被遗弃的悲怆的“补丁”(《大地的补丁》,带着“分不清自己”、找不到方向的迷惘(《地心的迷惘》),只能在机械地追赶着不知所终的命运,也被不知所终的命运追赶着(《深与浅》)。
  悲剧人生如此地刺眼:在被城市亢奋的“嚎叫”掩蓋和吞噬之前,一群讨薪者如同墓碑般固执而无助地祈求一份有良心的补偿(子澈《广场之上》)。失语的人们被裹挟在狭小的夹缝里,勉强求得一点儿维持生计的空间,仿佛在钢绳上战战兢兢地摸索,又仿佛困于深井之中只能仰望着头顶的暮光,根本不敢对未来有些许憧憬和奢求(张远伦《如铁》)。也许在他们的内心藏着一个重洋,却始终无法张开嘴巴,沉默如一块石头,无处倾诉的悲苦如影相随(子澈《沉默的石头》);也有人摇摆不定,互相碾压,俯身求全,贴地而活(张雁超《风吹草动》)。而相比于生存之艰难,死亡有时却那般令人难以置信的“随意”和“轻盈”,似乎“合上眼睑”就可以“给自己拉上棺盖”(蓝喉《快递员之死》)。直面生之艰辛与死之容易,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不过是人群中扬起的一张表情粗糙的脸,不过是一个随时会被忽略掉的符号,不过是旅途中一扫而过然后被迅速遗忘的风景……甚至故乡就在眼前,也只能在往事中打捞关于故乡的真实记忆,就像拼尽全力嘶喊,却连微弱、无力的声音都听不到(熊明修《还乡》)。
  不少底层人在失去了话语权后,便沦为被物化的机器在苦楚包围的世界中麻木地活着。正如老井笔下在地心深处“左手看不到右手”的采煤者,将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像被操纵的综采机或运输带,凭借肉体日复一日地机械般劳作,完成对“乌黑”的妥协与反抗。生命的尊严被打碎了,生活的意义也变得模糊不清,人生价值更令人怀疑。于是,犹如受到地心引力不可抗拒的钳制,那些原本企望打拼出一方天地的劳动者,于抗争中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黑暗、沉重、深厚的“地心”,越想抽离,就越难逃脱(老井《收拢》)。置身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当繁荣与富裕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主题时,依然有一群人由于种种缘故,必须直面无法逾越的鸿沟。小人物弥漫心头的悲苦,强烈地震撼了新锐诗人笑童悲悯的心怀,他将纤柔的笔触伸向日日上演着生老病死的医院,无论是紧张的医患关系,还是噬命的白血病,到哪里寻找治疗人间的“良药”?诗人在医院这样一个“痛苦之集大成的地方”,不只是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更是一个冷静的思考者。于是,我们看到诗人在看似不动声色的关注中,依然心有不甘地追问——“谁来医治这病重的人间”?他在《白血病》一诗中告诉世人,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纵然心存活下去的希望,强忍无尽的痛苦,拼尽全力,最终也往往只剩下屈从命运安排的无奈。所谓“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在经受病魔肆意地摧残时,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悲哀而徒劳的反抗过后,依然是不容回避的死亡。有时,个体生命的苦难已无法撼动他人的心,麻木的平静,无声的原谅,被蒙蔽的遗忘……细密的情感被不断地压抑、稀释和消解,渐渐化为单调的呼吸,变成荒唐而毫无意义的风轻云淡(笑童《原谅》)。
  真正优秀的诗人,善于从细微之处发掘值得咀嚼和品味的诗性问题,并给予诗意的叩问与探寻,也许诗人最终也无法找到破解困惑的答案,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对沉重现实响亮地发声,并不妨碍那些简单或复杂的沾满人间烟火味的诗篇,为我们打开被“折叠的生活”中一片不能遮蔽的场景,让我们始终相信:纵然生活中有太多的苦难,也要有足够的坚定;纵然个体生命再卑微渺小,也不能茫然地随波逐流;纵然是青春不再的稻草人,只要继续舞蹈,依然可以舞出自己的风采。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细读这三首诗,如在河边嬉戏的午后,从水中拾起远方飘落来的叶子。三片叶子的纹路各不相同,但颜色相似,都是在由绿转黄的临界处,隐去了热情,愈发转向深沉。  在《万》叶中,叶脉平缓地展开,“人到中年/我们习惯在/对方的眼神中读出悲喜”,如洛夫照镜子时看见镜子中的狼盯着镜子外的狈。虽不像洛夫的诗句具有妙趣之感,但在展现人到中年趋于平和的心境时却恰到好处。不借助花哨的意象,将生活点滴中的感受真诚道来,既让读
期刊
花语:您从小生活的标志性事件有什么?能谈谈您自认为比较难忘的经历吗?生命中的确有一种经历,你无法把它写到各种简历里。比如在库区生活并长大,比如家在河流堤坝南约500米。这和那些不在库区长大、不在一处距离河流堤坝500来米的家生活的人们比,多些什么、少些什么吗?  林雪:少些什么,我先不去罗列。多出的什么,我记得大概有两份:一是采菜拣鱼安乐窝看大水,二是防洪防涝防溃坝。童年记住的几件大事里,是深更半
期刊
我第一次看到“人生”这两个字的时候,还是在少年时期。或许是青春期必然要有的伤春悲秋,那时候写东西、说话,总爱拿“这就是人生”一类的话说事,俨然一副智者的模样,好像自己经历了多少事情一样。但不知从何时起,“人生”这两个字再不敢妄谈,当初动不动就为人生皱眉惆怅的样子只觉得可笑。“这就是人生”,再不是强说的感慨,而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后的真情实感。每个人都是这样,诗人自然也不例外。  徐书遐是一个不忘故乡的
期刊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命题,力求唤醒审美主体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以重视,在审美惯性或倦怠中激活对事物的原初感受,使石头成为石头。本期的三首诗歌《万物同喜》(李之平)、《一根针丢了》(徐书遐)、《奔丧帖》(哑木),其在地性、日常性书写背后隐藏着的,并不像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审美主体中那坚硬冰冷的“磐石”,恰恰蕴集着人间性的温热和生命的感动:《万物同喜
期刊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诗的起点应以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6号发表的8首白话诗为标志。[1]其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年里,新诗创作如破土而出的春笋,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展蔓延,成为文化激变的先行者。如今百年的历史过去,回望这段波澜壮阔而充满沧桑的历程,新诗的成就有目共睹,不仅产生了一大批卓越的诗人和经典的诗作,构成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环。同时,围绕新诗的论争也是最激烈的。创作的丰富
期刊
“整个下午,我坐在水泥丛林中/每一口清茶,都有兰香回归血脉/每一次冲泡,都能看见/白马弯弓的身影”。当诗人曾章团把成年时期那阳刚的毅力与萌春年华那阴柔的微力结合在一起时,他诗歌所持有的语言“造型能力”立刻把非本质的东西——时间,给取消了。也正是在时间“被取消”的一刹那间,他诗歌的“恒定值”显露出来。  在福建诗坛,曾章团的诗一向以知性、硬朗、灵性、开阔见长。这次,我从他新近出版的《镜像悬浮》拜读了
期刊
一  穿越千年,去翻检中国古人关于海的言说。对没有见过海的中国古人来说,海就是彼岸,是有别于悲欢人间的完美世界。《诗经·小雅·沔水》中对海的描述是“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其中既包含对百川归海的认识,又包含忧乱思宗的情怀;《论语》中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把海洋视为美好的退路;《楚辞》里提到了海神,“令海若舞冯夷”、“历祝融于朱冥”,行文瑰丽,不乏奇幻;《山海经》中更是记载了大量的海外风土人情
期刊
给女儿做完褥子,  习惯性把针别在左侧的衣襟上,  这是早年母亲别针的习惯。  针不知什么时候没了,  遍寻了床上地上,  它带着自身的沉能走多远?  夜里,我梦到它,  闪闪地躺在似乎床板与地面接触的地方,  却怎么也够不到它。  一根针都能走,  我躲在哪里,朋友們同样望不到。  其实,我在不远处,  闪闪地望着你们,  带着故乡打上的针孔。
期刊
一  最初知道李白凤这个名字,是在阅读和辑录朱英诞新诗史料的时候。朱英诞在回忆文章中多次说到李白凤是他早年的诗友,1934年与他就读于北平民国学院,为同班同学。其时来兼课的是正在现代诗坛获得诗名的林庚先生。林庚先生讲授新诗创作,朱英诞、李白凤深受影响,从此走向现代诗歌创作。他们一同写诗,课余到林庚先生家中拜访、论诗,后经林庚先生结识废名,李又先朱一步结识当时文名正盛的周作人[1]。李白凤夫人刘朱樱
期刊
如果你太久置身于都市后现代缤纷绚丽的奇幻迷宫中,猛然间读到老井的《采煤者说》组诗,似乎便会瞬间降落到扎实的地面,甚而被他诗中那地下深处黑暗的力量紧紧攫住,惊异于在我们的脚下和背后,还有如此这般的诗意和现实。读到这组诗的标题,“采煤者说”,我们会自然地想起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捕蛇者说》是知识分子或曰体制中人的一次采风事件,柳宗元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采访记叙蒋氏三代的不幸境遇,最终目的是“故为之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