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预应力简支梁桥固有频率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要介绍ANSYS中对预应力筋的几种建模方法。结合一个例子运用各种方法求得固有频率,并将其与轴向受力的艾勒尔-伯努利梁[1]的固有频率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不同的模拟方法对固有频率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比较节点耦合法与荷载等效法的适用性,引用文献的预应力简支梁模型,并将其与ANSYS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ANSYS;预应力;固有频率
  中图分类号:TU39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固有振动分析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理论计算结果,但是对于有预应力的混凝土梁的固有振动分析,还有待于进一研究。本文应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来计算预应力简支梁桥的固有频率,采用不同的方法模拟预应力筋,比较不同的模拟方法对固有频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预应力简支梁桥的振动特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建模方法
  有限元分析方法[2]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传统分析方法是将混凝土结构模拟成梁单元,而力筋的作在用以荷载的形式作用于结构,即所谓的等效荷载法。为详尽的的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行为,宜采用“实体力筋法”。
  (一)、等效荷载法
  等效荷载法在静定结构中的优越性并不显著,而在超静定结构分析中则显出其优越性。等效荷载法建模简单,对结构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整体效应比较容易求得。
   主要缺点:
  1、无法真正反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行为。
  2、无法考虑力筋对混凝土作用的分布和方向。
  3、当力筋线不是二次曲线时,其等效荷载将比较复杂。
  4、张拉过程难以模拟。
  5、细部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
  (二)实体力筋法
  实体力筋法可消除等效荷载法的缺点,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分析能够精确地模拟,该法在力学模型上有三种处理方法,即实体切分法、节点耦合法、约束方程法。
  1、实体切分法:基本思路是先以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创建实体模型,然后用工作平面和力筋线拖拉形成的面,将混凝土实体切分。用切分后体上的一条与力筋线型相同的线定义为力筋线。这样不断切分下去,最终形成许多复杂的体和多条力筋线,然后分别进行单元划分、施加预应力、荷载、边界条件后进行求解。
  2、节点耦合法:基本思路是分别建立实体和力筋的几何模型,然后对几何模型的实体和力筋线分别进行独立的单元划分,单元划分后采用耦合节点自由度将力筋单元和实体单元联系起来。
  3、约束方程法:在分别建立几何模型和单元划分后,只需选择力筋节点,CEINTF命令自动选择混凝土单元的数个节点(在容差TOLER范围内)与力筋的一个节点建立约束方程。通过多组约束方程,将力筋单元和混凝土单元连接为整体。
  二、算例
  (一)、算例1
  一直線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5E10梁。预应力筋的面积为139mm2,其张拉力为200E3,弹性模量为1.95E11,质量密度为7921kg/m3。混凝土标号为C50,其弹性模量为3.4,质量密度为2300kg/m3。混凝土横截面为矩形,底边长0.2米,高0.3米。预应力筋只布一根,切偏心布置,距梁底0.1米位置。
  1、有限元模型
  对于该预应力简支梁采用了四种形式模拟,分别是梁单元等效荷载法,实体单元等效荷载法,节点耦合法,约束方程法。后两种方法的预应力施加采用初应变法。实体单元的网格划分见下图。
  
  有限元模型
  2、计算结果
  表一预应力筋简支梁的固有频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艾勒尔-伯努利梁受轴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即:(其中m是梁的单位长度上的质量)与梁单元等效荷载法所得到的固有频率值非常接近,表明此种模型对求解轴向受力梁的固有频率可行,而且效率较高。但是梁单元等效荷载模型与较好的模拟了预应力筋的实体模型,即节点耦合法和约束方程法相比,基频比较接近,误差不大,且二阶的误差为4.5%,但三阶的误差达到了23%。进一步看梁单元等效荷载法和实体单元等效荷载法就可以发现,简单的用梁代替实体所算的固有频率存在很大的误差,因为简单的梁单元不能够如实的表现钢筋所在的位置、钢筋的线形等等。实体单元等效荷载法与节点耦合法所得到的固有频率相比,一阶相差4.65%,二阶相差0.54%,三阶相差2.37%。有一定的波动,简单的用力来代替预应力筋难免会带来些许的误差。采用实体建模的节点耦合法和约束方程法得出的固有频率值一样,显然运用时选取其中任一种均可。
  (二)、 算例2
  见参考文献[3],考虑一带直筋的预应力简支梁,截面形式如下:
  
  (横截面尺寸单位是mm,L=25m, Ac =848121mm2,Ic=2646e11mm4,Ec =35 GPa, Zcab =940 mm, Ecab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工程造价在项目中的全过程控制及管理。  关键词: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
期刊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在未来占据建筑行业的主导地位,因为它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使用。本文结合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途径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  中图分类号: 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简介  绿色建筑就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节约能耗,保护环境,避免污染,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的给
期刊
摘要:国家现在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已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我国的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正逐步上升,因此建筑节能成为当务之急,大力开展节能工作,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材料、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筑节能系统和技术,鼓励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和用能设备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工民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节能技术;现状;应用  中图分类号: TE0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民建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中将对人工挖孔桩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重点环节,对促进我国工民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人工挖孔桩;特点;应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人工挖孔桩技术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操作简单,成本造价相对较低,结构的承载能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物流行业繁荣兴起,人员往来日益紧密,铁路发展日趋重要,尤其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载铁路,促进人员交流的客运专线,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市场靠基础建设拉动内需之时,铁路建设规模正逐步扩大。本文主要对铁路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工程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建筑节能施工的特点,从几个方面就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节能;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节能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当前的社会对绿色节能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绿色节能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建筑领域也必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林业的重要地位日趋突出,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宜林地单纯地发展生态林或经济林来起到水土保持和增加收入的作用,如何利用有限的林地在满足生态需要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人们思考的焦点。文章阐述分析了实现林业生态高效栽培,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非常有效和可行的途径,供各地林农参考借鉴。  关键词:科学栽培;绿化造林;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
期刊
摘要:混凝土耐久性是混凝土在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下,能抵抗内、外不利影响,而保持其使用性能。文章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结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其材料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常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设计确
期刊
【摘要】本文先从废旧基础桩拔除中因桩与桩周围土壤较大的附着力、地心吸力以及废旧基础桩拔除时无法正确计算它的附着力和粘结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废旧基础桩拔除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随后进行废旧基础桩拔除方案的选择,通过方案比选得出采用在废旧桩的周围打拉森桩或钢板桩能轻松拔除旧桩的结论;然后在此结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打拉森桩或钢板桩拔除旧桩的注意事项;最后以上海杨浦大桥南主桥墩施工时,施工单位选用了打12m长的拉
期刊
摘要:本文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和设计阶段有效控制造价的措施三个方面阐述工程建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1、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1.1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键性环节,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