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废旧桩拔除方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hi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先从废旧基础桩拔除中因桩与桩周围土壤较大的附着力、地心吸力以及废旧基础桩拔除时无法正确计算它的附着力和粘结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废旧基础桩拔除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随后进行废旧基础桩拔除方案的选择,通过方案比选得出采用在废旧桩的周围打拉森桩或钢板桩能轻松拔除旧桩的结论;然后在此结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打拉森桩或钢板桩拔除旧桩的注意事项;最后以上海杨浦大桥南主桥墩施工时,施工单位选用了打12m长的拉森桩拔除两排废旧码头桩的实例证明打拉森或钢板桩拔除旧桩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废旧桩拔除方法。
  【关键词】废旧;基础桩;拔除;拉森樁;钢板桩。
  中图分类号: TG332 文献标识码: A
  在以往的基础工程施工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原有构筑物废码头,老基础中有废旧基桩存在,影响新构筑物、墩台及基础施工,设计又因考虑到新基础的承载力、沉降系数以及老基桩的污烂和基础的偏心受力而影响新基础的工程质量,而要求施工单位拔除老基础中的废旧基桩,特别有些废桩无利用价值,必须拔除。而这些废旧基桩在拔除过程中往往由于“年长日久”与地基的土壤的附着力粘结力很大,也很难正确计算,因此对处理这些废旧桩时带来很大的困难。有时现场虽有大型起重机械,也无法拔除,在施工中往往造成钢丝索具断裂损坏,机械倾翻等安全事故。
  1废旧基础桩拔除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
  废旧基础桩拔除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由于这些废旧基桩埋置在土中“年长日久”而引成桩与桩周围土壤的附着力很大,而且从理论上也很难正确计算其附着力究竟有多大,也就很难正确选择起拔机械设备。
  1.2很难松动旧基桩与周围土壤之间的间隙,因此在起拔时,难以消除它的地心吸力,使空气与水传渗之桩的周围和桩底部而无法起拔。
  1.3由于无法正确计算它的附着力和粘结力就很难合理配备起拔设备。如有些废旧埋置深度在10M左右,现场有50-100吨的起重设备或人字扒杆也根本无法拔起。
  1.4根据以往废旧桩拔除施工过程中,采用大吨位起重机械施工时,安全隐患较大,如钢丝索具、铁链条断裂,而弹伤施工人员和造成大型起重机械的倾翻或人字扒杆的折断等事故,有时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生等。
  2废旧基础桩拔除方案的选择
  如何合理选择有效的施工方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是施工单位碰到的一大难题,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案可选择。
  2.1采用高压水枪将废旧周围的土壤冲松,消除桩与土壤之间的摩阻力,采用该方案的缺隔,对原土地基、基土破坏影响较大,主要原因在用高压水枪刷时,不可能达到垂直冲刷的效果。如桩深在10-15m左右时,经高压水枪冲刷后,桩周围的基土影响面一般至少在4-5m范围左右,而影响新基础承载力,设计一般不同意选用这些种方法,同时采用此方案耗时多,工效低、成本高。
  2.2在废旧桩拔除前在桩周围打钢管注入泥浆,起到桩与基土之间的隔离作用,消除废桩与土壤之间的摩阻力。但如果废旧桩的桩径直径及截面较大时,如果只打2-3根钢管注浆其效果也不一定很好,工作效力也很低。
  2.3采用机械在废旧桩周围开槽挖土,来消除摩阻力。但由于挖土机械臂长不够,挖土的深度不一定能满足拔桩效果的要求,而且对废旧桩周围的基土破坏面较大,也会影响新基础的承载力。施工效率低、耗时也长,很难满足设计要求。
  2.4采用在废旧桩的周围打拉森桩或钢板桩,在打钢板桩时,可将钢板桩的槽口紧贴废旧桩,用2.5-3.5吨的振动锤,边打边拔,达到有效消除废旧桩与基土周围的摩阻力,从而轻松拔除旧桩。
  3打拉森桩或钢板桩拔除旧桩的注意事项
  3.1拉森桩或钢板桩的长度选用,可视废旧桩的埋置深度来选用,一般可比废旧长30-50cm即可满足要求。
  3.2拉森桩及钢板桩施打位置,一般应在废旧桩位的两侧对称施打,当两根钢板桩打拔结束后,即可拔除该废旧桩。当天打拔完钢板桩,应当天拔除该根废旧桩,隔天或数天后将会增加该桩的影响摩阻力和废旧桩的拔除难度。
  3.3当在该废旧桩拔除后,当即用人工在废旧桩孔内灌注中粗黄砂,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并可适量浇些水加快砂的沉入。灌砂一定要及时,以免拔除的废桩孔内土方坍塌,而影响灌砂深度及密实度及基土的承载力。
  4结束语
  由于利用打拉森或钢板桩拔除旧桩方案在我们以往的多次工程中实施过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设计单位的肯定。例如在上海杨浦大桥南主桥墩施工时,就碰到了两排废旧码头桩需拆除,需拆除的废旧码头桩桩长在10m左右。许多单位采用了大吨位起重机械试拔,均未取得良好效果,后来施工单位选用了打12m长的拉森桩起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天能拔除5-6根废桩,可见利用打拉森或钢板桩拔除旧桩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废旧桩拔除方法,值得使用。
其他文献
摘要: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阶段的质量的控制好坏关系到最终成品的优劣。因此,关于质量控制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直接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综合软实力,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质量安全也决定着施工单位能否在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质量控制;施工控制;研究;安全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  质量控制的
期刊
[摘要] 斗农渠管理的好坏程度,尤其是闸门管理,对保证整个渠系的工程质量,安全运行和发挥工程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交口押渭北干总站灌区实际,介绍灌区斗农渠闸门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斗农渠闸门 管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663文献标识码: A  交口抽渭管理局北干总站下设6个管理站,分别为北倪抽水灌溉管理站、官底抽水灌溉管理站、肖家抽水灌溉管理站、佐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工程造价在项目中的全过程控制及管理。  关键词: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
期刊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在未来占据建筑行业的主导地位,因为它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使用。本文结合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途径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  中图分类号: 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简介  绿色建筑就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节约能耗,保护环境,避免污染,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的给
期刊
摘要:国家现在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已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我国的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正逐步上升,因此建筑节能成为当务之急,大力开展节能工作,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材料、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筑节能系统和技术,鼓励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和用能设备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工民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节能技术;现状;应用  中图分类号: TE0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民建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中将对人工挖孔桩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重点环节,对促进我国工民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人工挖孔桩;特点;应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人工挖孔桩技术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操作简单,成本造价相对较低,结构的承载能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物流行业繁荣兴起,人员往来日益紧密,铁路发展日趋重要,尤其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载铁路,促进人员交流的客运专线,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市场靠基础建设拉动内需之时,铁路建设规模正逐步扩大。本文主要对铁路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工程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建筑节能施工的特点,从几个方面就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节能;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节能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当前的社会对绿色节能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绿色节能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建筑领域也必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林业的重要地位日趋突出,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宜林地单纯地发展生态林或经济林来起到水土保持和增加收入的作用,如何利用有限的林地在满足生态需要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人们思考的焦点。文章阐述分析了实现林业生态高效栽培,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非常有效和可行的途径,供各地林农参考借鉴。  关键词:科学栽培;绿化造林;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
期刊
摘要:混凝土耐久性是混凝土在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下,能抵抗内、外不利影响,而保持其使用性能。文章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结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其材料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常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设计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