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体育锻炼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影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注意力是當今教师家长认为学生能否在其他小学生群体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如何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了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师能做的就是探究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否会存在影响。而事实上体育对于学生注意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体育锻炼;小学学生;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75-01
  注意力是人神经系统受外界客观刺激后产生的系列反应,而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对于学习的效果是有重要影响的。近年来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也正因为如此,笔者将从注意力的发展规律、注意力和体育锻炼的关系这两个部分进行展开如何利用体育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一、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规律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的指向和集中,他可以让人清楚地了解现实中产生信息,并将其转化成与自己有用的信息。但是注意力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就跟学生被动画片吸引,是学生的无意注意,这个时候很难再让学生集中精力转化成对于作业的有意注意。在小学阶段,低阶年段的学生主要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而随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对于自己思维的把握程度造成了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渐步上正轨。而一般教师的课堂导入都会选择利用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方法让学生无意集中注意力,而在上课期间教师也会时不时地要求学生注意集中精力来锻炼学生的有意注意。
  正是因为如此,笔者认为体育锻炼想要发展学生的注意力也应该像上文一般,先利用趣味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再逐渐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而笔者也会结合这两种方式对注意力进行讲解。
  二、体育锻炼如何影响学生注意力
  运动是人们一生都会进行的生命活动,但是体育锻炼和这样的生理运动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随着专家学者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注意力还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力中的广度是指学生注意的对象是否会由少变多,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针对足球锻炼而言,中等强度的锻炼和小强度的锻炼相比,对于学生注意力的广度效果中等强度的锻炼会更加高效。
  (二)注意稳定性
  注意稳定性是指学生持续对某一个事情的注意力是否持久。孔九春的教学实验中表明少儿拳和乒乓球的锻炼可以明显改善学生对于一件事的持久性。而像跳绳就明显降低学生对某件事物的注意力。主要还是因为跳绳的运动过于枯燥,而乒乓球是互动型,少儿拳是沉浸式的运动,这样两种类型的体育锻炼会让人忽略时间的流逝,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三)注意分配
  周伯通的左手画圈右手画方就是典型的注意分配的案例。而毕波和hillman等人的实验也表明了这个方面的注意力身体健康的学生比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优秀。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笔者认为这还是能够和体育锻炼有所关联的。
  (四)注意迁移
  注意迁移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将对一件事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上。赵晓波的实验中结果表明篮球运动员的注意转移能力比田径运动员要高。这和体育运动性质有所关联,因为像球类运动更加瞬息万变,而田径这系列爆发型的运动则不需要运动员有高强度的迁移能力。
  三、如何利用体育锻炼来发展学生注意力
  通过上文中提及的有关体育锻炼和注意力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体育锻炼来发展学生注意力呢?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从体育锻炼如何影响小学学生注意力着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掌握小学学生认知规律
  上文所提的注意影响力也显示了不同的运动锻炼对于学生的注意力会有不一样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了解自己需要学生掌握何种注意力。只有了解学生的注意力发展规律以及学生需要发展的注意力,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充分利用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
  无意注意是需要教师花心思才能够吸引的,而有意注意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所侧重点进行教学。
  (三)重视体育运动的作用
  注意力是学生学习最基础的能力,也是重要的智力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注意力水平基本可以和学业成绩相关,而体育锻炼明显可以改善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主动重视运动。要积极说服其他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和教师明白运动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改变对于体育锻炼的偏见,从而提高自身的注意力的发展。
  四、总结
  小学是学生注意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家长与其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报补习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还不如利用低成本、安全易开展的运动锻炼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体育教师也要有所侧重改善自己的上课方式,有效结合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通过改变体育器材或者是互动形式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达到改善学生的注意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秀丽.不同锻炼强度对大学生工作记忆负荷的影响[D].山东体育学院,2017.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景式教学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将对沉浸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学生在沉浸式教学课堂中的表现来进一步地研究和推广,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身入其中,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结合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和音乐产生心理共鸣,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综合能力的要求,更好地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沉浸式;小学音乐;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倡导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的教学手段需要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两种特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就目前的现状来分析,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小学生就不能得到较好的成长。本人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
摘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总能发现一些教师比别的教师更加有趣,学生对这些教师的喜爱程度更高,对在这一知识的课堂掌握也更清楚,这是因为这些教师的教学课堂更加有趣多样。所以,教师要注意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课堂的趣味性。高中数学的知识点都比较复杂,它是在小学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的知识相加和深化,其难度更大,学习任务更重。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就需要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去丰富教学形式,用更加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进行多方面提高,实现教学效果提升。文章主要围绕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展开研究,重点介绍了重视虚词教学,降低文意理解难度;增强朗诵教学,提升语感理解程度;开展翻译比赛,提高知识熟练程度等几种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有效提高数学成绩,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辩证思维习惯,在解题时,学生不会局限于一种解法,善于利用逆向思维,在不同角度找到不同的切入点,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本文重点研究了逆向思维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逆向思维;培养  中图分
摘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首先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课堂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精讲,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让学生多练;最后,让学生全员参与,学生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  关键词 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21,C41,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6-0169-01  体育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身体素质的教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备受关注。本文分析核心素质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路径,结合教学案例,给出创新教学具体措施,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149-02  初中教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向学生传
摘 要大自然是儿童最好的老师,科学教育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在当前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幼儿主体性和探究性不足,操作流于形式,科学活动开展都很不充分,没有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实践的成果。针对于此,本文以大自然观察为例,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案例,对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活动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科学领域;學习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6,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最常见的就是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的美是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窥见的,无论是韵律美还是字词美都需要学习与揣摩。审美教育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审美教育与古诗词教学相互结合,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反复诵读、韵美词俊,教师要让学生从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他们情感和外在共同的美好。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最灵动”的学习者,他们思维发散,好奇心极强,他们可以由一个“点”延伸出一个美丽的立体的世界。语文教师教授的是“最灵动”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段语句都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都能展现出现实生活中无尽的事物、人情、思想。  关键词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