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fsfsdfsdf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可以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一定的压力,避免肺泡发生萎陷问题,起到有效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的作用。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一旦出现了呼吸困难、两肺充气不良的问题时就可以应用CPAP,适应症主要包括新生儿湿肺、早产儿呼吸暂停或者是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CPAP作为一种鼻塞法,能够起到有效减少机械通气的作用,是一种适宜于应用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呼吸支持技术。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临床应用
  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来说,无论是其肺容量还是功能残气量都非常小,致使患儿特别容易产生呼吸困难、呻吟、呼吸衰竭等问题。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指的就是为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其整个呼吸中,为其吸气与呼气提供一定的正压,增强功能残气量,确保在呼气的状态下呼吸道与肺泡处于扩张的状态,避免发生肺泡萎陷的问题,以此来增强肺顺应性以及通气/血流比值(V/Q)。如果在患病早期就使用CPAP还能够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它的简便性也使其成为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最普遍应用的呼吸管理技术[1]。
  1.CPAP的适应症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1.1CPAP的适应症
  第一,患儿胸部X线所显现出的弥散性透亮度不高,呈现出多发性肺不张、肺水肿、支气管充气征等问题;第二,在FiO2>0.4-0.5的基础上,Pa(O2)<6.67kPa,Pa(CO2)<7.33kPa的情况;第三,患儿有自主呼吸,但是存在呻吟、呼吸频率加快、发绀、三凹征的问题。
  1.2CAPA的临床应用
  1.2.1NRDS
  NRDS,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早产儿PS缺乏而引发的肺顺应性能降低,继而引发肺泡萎陷问题,Pa(O2)降低以及功能残气量的降低。将CPAP应用其中,可以促使肺泡的稳定扩张,增加肺功能残气量,起到改善氧合的作用[2]。对于NRDS不甚严重的患儿来说,可以先使用CPAP,压力控制在0.38-0.59kPa左右,或者根据病情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但是最高不宜超过0.78kPa。一旦CPAP过高的话,不仅会导致肺泡的过度扩张,影响到肺泡通气性能,而且会严重阻碍静脉回心血流量以及心排出量,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
  1.2.2早产儿呼吸暂停
  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CPAP,可以有效减少呼吸暂停发作的次数,它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未有明确的研究表示,可能有关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肺顺应性,有效降低肺牵张感受器的敏感性与对呼吸手术的反射程度;其二,减少肋间与膈间的神经抑制发射,以此来保证胸壁的稳定性;其三,增加功能残气量,对动脉血氧的水平起到稳定性功效。初时将CPAP压力设置为0.29-0.49kPa,具体压力值可以视患儿随时产生的治疗反应进行相应调整。
  1.2.3新生儿湿肺
  应用CPAP可以有效帮助湿肺患儿渡过呼吸困难时期,预防发生机械通气的问题。
  1.2.4肺水肿
  在治疗患儿肺水肿的时候采用CPAP可以有效提高其动脉血样分压,改善患儿当前病状。其作用机制表现在:首先,使用CPAP可以增加患儿肺泡的内压力,同时作用到肺小血管处,起到防止肺泡内有液体流出的作用;其次,CPAP可以增加功能残气量,稳定肺容积,改善氧合,避免由于缺氧或者是酸中毒对肺小血管壁带来的伤害,遏制肺水肿的发展[3]。
  1.2.5应用于气管插管拔管之后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气管插管给予的间歇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之后,早产儿可能仍然存在着暂时性自主呼吸微弱的问题,由于受到肺泡萎陷或者是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还有待成熟。NCPAP可以起到增加功能残气量与上呼吸道通畅的作用,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发生呼吸暂停的情况。对于气管插管拔管之后的早产儿,一般来说都需要NCPAP辅助其渡过数天的时间,在这其中CPAP的压力尽量控制在0.49kPa内。
  2.CPAP的并发症及防治分析
  2.1气漏
  通常来说CPAP比其他机械通气都安全,但是由于CPAP具有较高的压力,因此可能会发生肺静态顺应性的降低;比如说CPAP压力过高时,引发肺泡膨胀,就有可能致使肺泡裂开,引发气漏问题。发生气漏不仅与CPAP压力有直接关系,也与患儿的病理特点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要根据患儿肺部病症情况的变化及时调节CPAP压力,预防气漏的发生。
  2.2腹胀
  对于鼻塞或者是鼻咽CPAP治疗的新生儿来说,极容易因为吞入空气而产生腹胀,严重的甚至会阻碍其正常呼吸。一般相对于重量较轻的早产儿来说发生腹胀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了避免在CPAP治疗时患儿出现腹胀的现象,可以通过放置胃管进行排气来预防[4]。
  2.3鼻粘膜损伤
  由于鼻塞固定的太紧,就有可能发生对鼻粘膜的压迫而导致皮肤损伤,因此要注意不要固定太紧,并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在过程中进行精心护理。
  2.4CO2潴留
  因为CPAP增加了呼吸道的阻力,阻碍了CO2的顺利排出,发生CO2潴留問题。
  2.5影响心血管功能
  有的CPAP系统为了实现正压的提高,可能过度依赖于高呼出阻力阀门,这就会致使CPAP过高,从而增加胸腔内压力,使血流不能通常运行,淤积在肺的毛细血管床中;由于肺过度膨胀,也有可能使肺血回流到右心室量减少,增加肺血管阻力,降低心排出量,在通过卵圆孔时,导致血流发生右向左分流的问题。
  小结:
  对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来说,应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已经得到了愈来愈普遍的认可。CPAP具有简易、无创等优点,便于进行各种治疗。因此,使用CPAP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启新,陆长东.CPAP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综述,2009,15(5):34-37.
  [2]陈美艳.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59-160.
  [3]刘霞,黄绮薇.持续呼吸道正压在新生儿呼吸支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33(2):40-41.
  [4]张九花.CPAP在新生儿RDS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现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0(4):41-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行消化性溃疡修穿孔修补术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腹腔镜组60例、开腹组60例,比较两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米替林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慢性头痛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方法:选择62例慢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剂量 2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阿米替林片,剂量25 mg/次,3次/d。结果: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70.9%。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3例
期刊
软组织损伤主要是指肌肉、肌腱、韧带、滑膜、滑囊、软骨、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骨质增生等等。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颈、肩、腰、腿痛。慢性积累性软组织损伤发病原因众多而复杂,其主要病理變化为机体软组织损伤后,自身分泌胶原蛋白对损伤的软组织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胶原蛋白分泌量过多,形成胶原纤维组织过多,导致机体软组织的各种病理变化。软组织损伤程度不同,病理变化程度不同,分泌胶原蛋白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治疗与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8月收住的无排卵性功血患者68例,平均年龄(46.2±2.8)岁,平均病程(7.8±2.3)个月。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患者月经周期第3~7天范围内将LNG-IUS放入宫腔内,保持位置及宫腔深度正确。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炔诺酮5 mg,1次/8 h,自患者止血日算
期刊
摘要:目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检测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小儿急性上呼啸感染患儿148例。按照病毒血清学检测与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A组,n=76)和细菌感染组(B组,n=72)。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小儿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n=70)。对比分析检测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价值。结果:B组CRP水平与WBC计数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且差异统计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足病的诊断方法、治疗途径及其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观察56例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足病的患者,按照药敏的结果给予病人全身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降糖方案以调整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按照患者的组织坏死程度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56例患者通过治疗之后,48例痊愈出院,4例进行皮瓣修复,4例进行截趾以及跖骨离断术。结论:在对糖尿病足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采取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6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毒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小儿多见,传染性较强,夏秋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合性经骨干骨折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治疗组(n=29);对照组给予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抽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糜烂病人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单纯微波治疗;治疗组病人采用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观察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每例病人均常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均选择月经干净后3-7日内进行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