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名师不能学只是『描红』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常常因其精巧独特的设计,热烈融洽的气氛和扎实显著的效果而受到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他们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描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教学效果却与名师们大相径庭。有些教师也常抱怨:“我用的是名师的设计和语言,为什么就达不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呢?”究其原由,就在于他们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一味“描红”,差之千里。“描红”是学习名师的起步,但不是终止,要真正汲取内化名师课堂教学的价值,就需要经历“描红”“仿形”“创新”的过程,方能实现教学能力的飞速提升。
其他文献
一、 观察封面,简介作者,初步感知  1. 绘本阅读一般是从封面开始,看看封面都有什么?(投影封面)(1)图画: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上盛开着几朵红色的小花,小兔和兔妈妈正躲在草丛中说悄悄话呢!(2)绘本的名字——《逃家小兔》(一只要逃离家的小兔子)(3)顾名思义,猜一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 简介作者:(投影照片)玛格丽特·怀兹·布朗,1910年生于纽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传奇女子。她写了
诵读是出声地朗读,不过它跟朗读相比,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即所谓“熟读成诵”。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呢?朱熹对此也有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清新、精致而优美的目录会紧紧吸引我们的眼球,它凝聚着教材编者的匠心和智慧,富有童真童趣,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对它视而不见,见而不教,放在教材前面的目录最终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一、 认知目录  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目录,知道什么是目录,目录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比方,深入浅出地让一年级的学生明白其中的奥
同学们,你有没有哭过?这还用问?谁没有哭过呢。或者哇哇大哭,或者小声抽泣;有时当着别人的面,有时躲在小角落里。这“哭”里有多少的小秘密呀!不信的话,读读下面这些小诗,你就会发现,原
一、 概念界定  1. 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的阅读活动。它是由教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或主题相关的丛书),共同阅读,进行讨论和延伸活动。  2. 有效讨论:指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师生围绕共同的话题畅所欲言,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并能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然后与同学交换看法,并深入探究,将自己阅读时个人的思考变成群体合作分享。  3. 小学班级读书会有效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高校校园电视遇到强有力的挑战.在新的形势面前,本文就高校校园电视如何在宣传和教学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提
【案例1】 这是一堂面向全区的公开课——《乡下孩子》。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一次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是默读课文,想想乡下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来,在小组中说一说。学生读完课文后,在小组交流时出现了几种情况:第一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你指我,我指你,最终没人愿意说;第二种,小组成员的目光同时聚焦在一个学生身上,那个学生便开始侃侃而谈,其他学生则洗耳恭听;第三种,小组说笑,游离于所学内容之外
一、思考人生  [设计意图]通过本组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人生、思考人生,懂得与他人分享是一种快乐,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能够引起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尝试用借物抒情的方式来写一
课文《普罗米修斯》的人文教育与情感熏陶方面的教学目标,一般都是单一地指向引导学生了解其思想、行为与受难经历,感知其悲天悯人、义无反顾、坚强不屈的形象特点,对这位人类伟大的朋友、伟大的英雄产生赞美和敬佩之情。  然而一次教学中,一位学生初读质疑时,竟“冒失”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们用的火真的是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下来的吗?”细读到火神劝普罗米修斯向宙斯认错,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