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能使学生迅速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法趣起学生的学习乐趣,注重环境、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方法引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激发中职生
爱恩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激发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状态之中,使他们乐于探索知识。下面针对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烘托气氛,引发兴趣
为了宣染体育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课时我坚持用激励语组织教学。每接一个班,我总是用两三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师生全部用体态语自我介绍,总结过去学习的得失,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学生谈今后学习的打算。包括练习课和讲评课之内的各种课型都基本上用体态语讲课。,同时,引导学生们用体育思维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检查一下自己的探究和合作能力,还可以使他们不断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气氛和谐,培养兴趣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关键是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识活动。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反感,就会对其上的课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反之,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体育教师健壮的体魄、富于幽默的谈吐、洪亮的口令以及精明的组织才能,对专业的高度热情、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等,这一切不仅使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使学生具体生动地看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产生模仿的愿望,从而引发学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教师良好的运动能力是指教师正确、优美、轻松和熟练的示范动作,以及良好的运动成绩。首先以跑步为例,教师即使示范一个简单的“起跑”动作,只要动作协调、流畅,给人以一种美感,学生都会十分羡慕,并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学习以及练习过程中就会十分认真,且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教师要很好的运用自身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锻炼,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展示出最佳的精神风貌,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吸引每一个学生,影响每一个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本着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不讽刺挖苦,与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在体育课堂上,我常常用“你胆子真大”、“我相信你能完成”、“你的动作大有不同”等这些鼓励安慰的句子来与学生沟通。对成绩好的学生我用高标准要求他们,对特殊生则适当要求。学生有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鼓励肯定。这样学生自然也就爱上我的体育课了。
三,教学灵活,保持兴趣
教学方法多样化,能使学生的兴趣稳定、长久。而教学求活,第一是使教学语言在力求准确清晰的同时,讲究生动、形象、、文雅风趣富有吸引力。作为一个体育教师,组织教学中首先就要有一口地道的幽默语言,幽默的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一般由易到难。在每节课讲授前,我都花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我花了大量时间搜集相关的信息,比如体育健儿,我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及所从事的体育项目,学生们的兴趣顿时高涨,这为我后面上好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就提些体育技术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并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后再逐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这样,不但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而且对发展智力也是有益的。
四.教学方法灵活,精讲多练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的有效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还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一是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描述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参与。二是运用图画显示创设情境:即用图板(小黑板等)标示活动路线、方向,用挂图显现动作形态、过程,利用景物烘托环境氛围,以及在场地上描画“河沟”、“鱼塘”等。三是运用歌谣口诀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把技术动作要领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歌谣口诀,使朗诵与意念相结合,学习与锻炼相结合,尽快领会动作要领。四是运用动作模仿创设情景:即把各种派生的角色,通过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五是运用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利用电影、电视、录音和多媒体等工具创设情境,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当我们学习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有条件时常常观看技术电影及录相,分析动作要领,观后使学生直接感受技术要点。
2.游戏教学法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把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安排“快速集合”、“指挥棒”等游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因为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在为下课的事喋喋不休,有的还在为上一课的情况争论,采用了以上游戏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有利于教师对下面的内容进行教学。
3.分组教学法
为了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分组方式
(1)自由组合的分组。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生高矮的分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生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例如:每次整队,让学生们比哪一个小组排得快、静、齐时,小组之间为了争夺第一,都站得整整齐齐,而且也做到了快和静,这样不仅缩短了整队时间,还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为进行下面的内容作了很好的准备。
(2)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为各小组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老师,让不会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这样,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跳绳,提高了体育成绩。
(3)分层次教学的组合分组形式。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能够相应的提高,有效地解决了课堂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男女各四个小组,各分为组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练习中,横杆的高度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上等生用优秀的成绩严格要求,调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上等生高度适当,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高度一般,巩固动作;下等生则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错,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所学知识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不仅会学,而且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如何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在“引趣”、“激趣”的问题上多下些功夫。
【关键词】兴趣激发中职生
爱恩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激发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状态之中,使他们乐于探索知识。下面针对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烘托气氛,引发兴趣
为了宣染体育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课时我坚持用激励语组织教学。每接一个班,我总是用两三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师生全部用体态语自我介绍,总结过去学习的得失,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学生谈今后学习的打算。包括练习课和讲评课之内的各种课型都基本上用体态语讲课。,同时,引导学生们用体育思维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检查一下自己的探究和合作能力,还可以使他们不断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气氛和谐,培养兴趣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关键是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识活动。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反感,就会对其上的课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反之,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体育教师健壮的体魄、富于幽默的谈吐、洪亮的口令以及精明的组织才能,对专业的高度热情、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等,这一切不仅使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使学生具体生动地看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产生模仿的愿望,从而引发学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教师良好的运动能力是指教师正确、优美、轻松和熟练的示范动作,以及良好的运动成绩。首先以跑步为例,教师即使示范一个简单的“起跑”动作,只要动作协调、流畅,给人以一种美感,学生都会十分羡慕,并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学习以及练习过程中就会十分认真,且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教师要很好的运用自身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锻炼,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展示出最佳的精神风貌,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吸引每一个学生,影响每一个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本着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不讽刺挖苦,与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在体育课堂上,我常常用“你胆子真大”、“我相信你能完成”、“你的动作大有不同”等这些鼓励安慰的句子来与学生沟通。对成绩好的学生我用高标准要求他们,对特殊生则适当要求。学生有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鼓励肯定。这样学生自然也就爱上我的体育课了。
三,教学灵活,保持兴趣
教学方法多样化,能使学生的兴趣稳定、长久。而教学求活,第一是使教学语言在力求准确清晰的同时,讲究生动、形象、、文雅风趣富有吸引力。作为一个体育教师,组织教学中首先就要有一口地道的幽默语言,幽默的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一般由易到难。在每节课讲授前,我都花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我花了大量时间搜集相关的信息,比如体育健儿,我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及所从事的体育项目,学生们的兴趣顿时高涨,这为我后面上好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就提些体育技术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并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后再逐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这样,不但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而且对发展智力也是有益的。
四.教学方法灵活,精讲多练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的有效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还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一是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描述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参与。二是运用图画显示创设情境:即用图板(小黑板等)标示活动路线、方向,用挂图显现动作形态、过程,利用景物烘托环境氛围,以及在场地上描画“河沟”、“鱼塘”等。三是运用歌谣口诀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把技术动作要领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歌谣口诀,使朗诵与意念相结合,学习与锻炼相结合,尽快领会动作要领。四是运用动作模仿创设情景:即把各种派生的角色,通过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五是运用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利用电影、电视、录音和多媒体等工具创设情境,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当我们学习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有条件时常常观看技术电影及录相,分析动作要领,观后使学生直接感受技术要点。
2.游戏教学法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把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安排“快速集合”、“指挥棒”等游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因为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在为下课的事喋喋不休,有的还在为上一课的情况争论,采用了以上游戏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有利于教师对下面的内容进行教学。
3.分组教学法
为了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分组方式
(1)自由组合的分组。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生高矮的分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生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例如:每次整队,让学生们比哪一个小组排得快、静、齐时,小组之间为了争夺第一,都站得整整齐齐,而且也做到了快和静,这样不仅缩短了整队时间,还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为进行下面的内容作了很好的准备。
(2)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为各小组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老师,让不会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这样,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跳绳,提高了体育成绩。
(3)分层次教学的组合分组形式。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能够相应的提高,有效地解决了课堂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男女各四个小组,各分为组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练习中,横杆的高度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上等生用优秀的成绩严格要求,调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上等生高度适当,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高度一般,巩固动作;下等生则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错,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所学知识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不仅会学,而且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如何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在“引趣”、“激趣”的问题上多下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