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l9970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是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
  1.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抒发不同的见解,消除上课的时候过分拘谨的场面,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能积极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挥。
  2.引发学生学会提问
  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学生探究的动力之一,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资,只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初中生产生好奇心的时候,就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和开始,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心,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新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行动,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鼓励学生探索新的知识。
  3.精巧设计问题的情境
  设计疑问是探究科学的动力,是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又一重要的动力,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教师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水平的提问技巧呢?教师应该准确定位好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摸清学生的层次,挖掘疑问的源头,带领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答疑问的时候寻找到切入点,顺藤摸瓜,轻松愉快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这样,教师设计的问题的情境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领学生提高了初中化学的解题能力。
  二、培养潜能,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学生的创新品质是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的、勤奋刻苦的、追求实事求是的、不懈探究的敢于冒险的优秀品质,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而是通过学习活动逐渐培养起来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挖掘探究心,让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称为学生的持之以恒的行动。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敢于冒险的敢于挑战的创造性的优秀品质。
  1.产生创新的动机因素
  动机可以从好奇心和好奇感产生,没有好奇心作为持久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性活动难以持久,也很难产生伟大的发明和创造。所以,一切发明创造来自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教育学生持续持久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维持创新的严谨品质
  我们知道很多创新都是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如果失去机会,就会造成巨大的遗憾。当年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其实,在他之前,法国的化工厂就将液体送给了李比希,让李比希研究液体的组成,李比希觉得是氯化碘,没有认真研究,结果巴拉尔发现了溴,李比希马上感觉到以前的判断是错误的,经过重新化验,果然证实是溴。粗心大意让他没有早几年发现,所以,他缺少严谨的品质,就没有产生创新性的伟大的发现。
  3.创新品质的重要因素顽强
  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千万次的挫折中产生的。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就很顽强、冒险,他从小跟随父亲在军事产品中研究,制作硝化甘油的时候,多次爆炸,他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了,但是他仍然坚持化学研究。市里不准研究了,他就在湖中的平底船上研究,最终获得成就,成为大发明家。创新需要顽强拼搏的品质,持之以恒的决心和精神。很多发展史上的创新的人才甚至为创新失去了生命,才有了伟大的创新成果。所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顽强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的品质基础。
  三、科学驾驭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发明创造活动中,创新品质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创新性能力的核心。教师要培养学生累积知识的能力,仔细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一系列活动,就可以从驾驭教材开始。
  1.给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师主动有准备地让学生联想,带领学生猜想、幻想、突发奇想,异想天开,并及时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2.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灵感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解题的训练,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突破定向思维的困扰。
  3.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产生发现的行动基础。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将创意的实现融进到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路径中来,帮助学生构造创新性研究的桥梁。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的能力,加大课堂内外的化学实验研究,增加学生实验,重视从学生实验观察,实验操作等方面发现实验的相同和不同现象,形成学生积极观察的好品质。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实验,得到一些实验的结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验和仔细观察中享受创新的快乐。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教育的高境界,教师要构造活力的创新课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展示给学生创新的活力和光辉,展示给学生人格的魅力,带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积极实践,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学)
其他文献
在社会有机体中,诚信具有道德性和制度性两种特性,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独特价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解读诚信缺失现象,不难发现我国当前诚信呈现“空心化”状态,即传统诚信缺
【内容摘要】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将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成效。在教学主题引入时教师可以使用灵活多样的暖场语,并且要注重对于教学主题的突出。在知识导入时教师所使用的导入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激发,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在进行知识讲授时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务必做到准确与规范,尤其是对于一些概念、定理、定律在展开阐述与论证时语言一定要准确而清晰。这样才能够让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的问题表现如下:单一
侯宝林:不达目的不罢休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抓住“读”字,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语文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都要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
Anomaly detection has been an active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for many years. 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anomaly detectio
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经过研究调查表明,数学故事应用在学校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The tradi
目前学生的个性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个性张扬自以为是听不进劝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如今课堂的纪律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
一、重视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特别是文言文,学生在语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