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上)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9714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事实上,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文化的内核,我们可以通过中华文化去展示民族精神,也可以透过民族精神去发掘中华文化内在的价值支撑。
  一、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既是中国人修养的境界,更是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等,虽然对天的理解不同,但都认同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在中华文化中的含义非常复杂,有如天人合德、天人相参、天人感应、天人一体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为天在中国文化中就有不同的含义,既有人格神意义上的“主宰之天”、道德意义上的“义理之天”,还有自然意义上的“自然之天”等等。在中国文化中不管天有多少种含义,也不管天人合一有多少种表现形式,大家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是一致的。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的天人合一也最为复杂,含义多种多样,但天人合德是其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天人合德就是人与天在德性意义上相统一、相一致、相协调。在此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对人而言是一种修养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顺天之意,效天之德,以全部的生命去体现天德,天德即己德,己德即天德,实现天人合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至健,运行不息,从不知疲倦,这是天的德性,作为君子应当效法天德,自强不息。大地广大深厚,无所不载,这是大地之德,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之德,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我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中国哲学家告诉人们,海不足大,大地才大,海只能纳百川,大地还可以纳千山、容万水、包万物。“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头上能跑马”,包容心已经够大,但效法天地之德的人是真正的“大人”。大人之大不是年龄大、官大位高,而是心量大、德性大。“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上下与天地同流,天人一体。
  有人会说,作为大儒的荀子主张“天人相分”,难道他也讲天人合一?是的,他的思想从本质上讲也是天人合一。荀子是要先明白“天人相分”,才能真正领会“天人合一”。他的天人相分的“分”不是分开、分离的分,而是职分的分,说到底他的分不是分开、分离的意思,而是“角色定位”的意思。他的天人相分是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天、地、人三才各有其能,不能混同,但这并不是说天与人没有统一性、一致性,天与人都离不开礼,天与人在礼的意义上实现统一。他说:“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荀子·礼论》)荀子的天人合一是天与人合于礼这个一。
  先秦时代的重要思想家都讲天人合一,孔子、孟子是在“德性”意义上讲“践仁以合天”,墨子是在“天志”意义上让人顺天之志,老子是在“法自然”的意义上讲天人合一,庄子是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荀子是“履礼以合天”,汉代董仲舒是在“天人感应”意义上讲天人合一,宋明理学家们在“理”的意义上讲天即人、人即天、天人不二等等。天人合一是中国人修养的境界,也是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在天人合一这一大的思维框架下,中国人在个人修养上,追求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家庭生活中,追求家和萬事兴;在邻里关系上,追求和睦相处;在国际关系上,追求和平相处;在生意场上,追求和气生财;在艺术创作上,追求情境合一;在哲学上,追求物我一体等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追求人应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等等,要求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守中贵和的处事方法
  “中”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论语·尧曰》载:尧将天子之位禅让给舜,同时也将自己平治天下的政治智慧传授于他,这就是“允执厥中”四字。“允执厥中”就是要牢牢把握住平治天下的中正、中道原则。舜禅让天子之位给禹时,同样以“允执厥中”相告诫。朱熹认为,尧、舜、禹为天下之大圣,而天子之位相传授是天下之大事,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叮咛告诫,不过如此。中国文化的道统,说到底就是中道之统。
  中道就是中正之道,中和之道,中庸之道。它既是我们做人的原则,也是我们处理一切事务的方法,同时还有恰到好处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适度原则”。守中一方面是守住中正、公允的原则,另一方面是要坚守恰到好处地处理问题的分寸。
  “和”就是和睦、和谐、和平,贵和就是“以和为贵”。《尚书》中就有“八音克谐”,不同的音符可以产生最美的乐章,同一个音符不可能形成乐章。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和同之辨,西周末年有位名叫史伯的思想家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认为不同性质元素的事物的恰当配合就可以产生新的事物,而同一性质元素的结合则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主张有差异的多样性统一。比孔子稍早一点的齐国宰相晏婴也从君臣关系的角度论证和同问题。孔子则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而孔子的学生有若旗帜鲜明地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确立了中华民族“贵和”的处事方式。
  《中庸》进一步将“中”与“和”联系起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就是达到中和的状态,实现了中和的理想境界,一片天机自然,天在上,地在下,各具其位,秩序井然,万物发育流行,生生不息。中和就是最好的和谐,恰到好处的和谐。“中”,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动态观念,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范畴,这就是时中。“时中”既包括时时而中,也包括因时而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因而我们处理问题时不能死搬教条,更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用兵打仗方面要因敌制胜。这是中国人很高明的智慧。
  守中贵和既是中国人的处事方法,也是中国人的理想追求;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作为处事方法,中国人认为坚守中正原则,秉持公正精神,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作为理想状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一切问题是中国人的追求。在中国哲学那里,手段就是目的,目的也是手段,手段与目的二者高度统一。   三、与时偕行的应变心态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站立河岸上,望着滔滔而下的河水,发出这样的赞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一切如河水滔滔,一去不返!万物在变,人也在变,世界上的一切都会变,世界本身就在变,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既然一切都是变化的,人就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随着变化而变化,这才是守中贵和之道。
  《周易·益卦·彖传》说:“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是说,上天施气于地,大地接受天之气而化生万物,这是天损于上,大地受益于下。大地受益,化生万物,没有规定要怎么样或不要怎么样。因此,益之道就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恰当的评判,与时代一同进步,一同发展。《周易·乾卦·文言》也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我们要努力进取,争取与时偕行。
  中国古代所说的“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观念,不能简单地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时间等同,“时”有时机、机遇等含义。范蠡在劝越王勾践抓住灭吴的大好时机时说:“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国语·越语下》)“从时”就是顺应历史机遇。机遇期的窗口一开随时可能关闭,因而应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否则历史机遇稍纵即逝。《汉书·蒯通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值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蒯通劝韩信要抓住时机时说,功业难建,但却非常容易败坏,历史机遇非常难得,却很容易丧失,良好的时机一旦丢失了,就不会再来了。唐人刘禹锡也感叹:“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何卜赋》)故孔子有“使民以时”之言,孟子有“不违农时”的告诫等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也是与时偕行的表现形式。
  中国文化一向反对固步自封、画地为牢、食古不化,而追求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唯变所适的求变、应变的心态。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反映了昂扬、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着中华儿女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
  四、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世界上有不少文明古国,但这些文明古国基本上都已经消亡了,没有延续到现在,而唯有中华文明保持着同一种族、同一文化而延续了下来,中华文明为什么会保持数千年而不绝呢?我们认为,这与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是分不开的。
  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华夏儿女祖先的图腾崇拜——龙本身就是不同图腾的融合,有人说它头似驼、角似鹿、鼻似狮、身似蛇、鳞似鱼、爪似鹰、耳似牛等,显然它是融合诸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而形成的。包容是融合的前提,没有包容,融合便无从谈起。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史记·李斯列传》)。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就是开放包容、融异创新的历史,夏、商、周三代在礼乐文化上因革损益,文质交替,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著《春秋》,是对夏、商、周三代文化的融合。西汉时代所谓的“罢黜百家,推明孔氏”,“罢百家”事实上是融合百家、超越百家,汉人如董仲舒的理论体系就是以儒家仁义礼乐思想为主体,融合墨家的天志、明鬼,阴阳家的阳贵阴贱、五德终始以及名家学说等综合而成的。唐代以后,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思想成为许多思想家的追求,由此才有宋明理学的出现。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强势输入中国,从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起,中国人就踏上了学习西方文化、融合西方文化,并再造中国文化新形态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过程,开放包容,融异铸新,是中华文化生命力之
  所在。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中国古人认为,世界并不是冲突的矛盾体,而是各安其位、各有分际、运行不息的和谐体。天覆地载之道、日月光明之道、四时交替之道、江河流淌之道等等,并行不悖,万物在天地之间生生不息,谁也不妨碍谁,正是万物不同,有差异,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象传》)大地宽广而深厚,无不承载,君子应该效法大地,胸怀宽广,无所不容。《增广贤文》有言:“将相胸前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走马”与“撑船”都是形象的说法,意在向人们表明:大凡举大事、成大业者,一定要心胸广大。一个人心量的大小与事业的大小成正比,一个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尤其是不能容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以至于嫉贤妒能,就超出了心量问题而成为品德问题。《水浒传》中梁山泊白衣秀才王伦,由于不能容人,结果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由此可见,有没有宽广的胸怀,有没有足够的容量,不仅关系到事业的大小,有时甚至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安危。(未完待续)
  (选自《崇先祖 重道统——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书局。作者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远在两三千年以前,我国的诗歌就已经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其标志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11世纪—前6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提起《诗经》,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论语》中记载的“过庭训”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堂上,他的儿子孔鲤快步从庭中走过,孔子问道:“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
期刊
北宋初年,海内初定,武功歇而文治兴。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下诏编修类书,有史实、典故一千卷名为《太平御览》,野史小说五百卷名为《太平广记》,诗文一千卷名为《文苑英华》。太宗死后,其子真宗继位,又以“历代群臣事迹”一千卷名为《册府元龟》。后人称以上四部书为宋代四大书。这四大书中最先完成的就是《太平广记》,由李昉、扈蒙等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奉旨编纂,历时约一年半的时间,于次年修成。书名中的“太平”
期刊
进入12月,我国北方的降雪逐渐增多,真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时间,大地银装素裹。置身其间,纵情游乐,别有一番趣味。那么,让我们在欣赏雪景的同时,也一起来品味这“雪”的美妙吧。  “雪”在甲骨文中写成等形状,描摹的是雪花从天空中飘落的景象。可见,这个字从一开始指的就是从空中降落的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白色晶体,即下雪的“雪”。《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名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描写
期刊
西儒培根说过:“读书造成完人。”考其意思,盖以为读书可以打破人类的愚昧,纠正人类的错误,增进人类的智识,充实人类的生活。地无中外,时无古今,谁都承认读书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  工作。  但今爱好读书的人,常有一种难题在心目中横梗着,便是如何读法的问题。我以为除了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和疑辨、笔记、思索之外,其最普通而基本的条件,还是要多阅读、多比较、多应用。  所谓多阅读,当然不是说有
期刊
“尸”,甲骨文里象人屈腿蹲踞之形。古代祭祀,让活人坐在祭位上,以代死者,接受吊唁。尸与禄相连,成“尸禄”一词,意指无功而受禄,或食禄而不尽职:“非不眷恋明代,盖忧逼近死期,述度德量力之心,减尸禄素餐之咎。”(王禹偁《小  畜集》)  尸禄,用于内省则为自警。据《说苑》记载,虞丘子辅佐楚庄王“霸诸侯”后,谦逊退让,认为自己当令尹十年,“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厌”,于是向楚庄王推荐下里之
期刊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公文作品。这些公文不仅是中国文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古人心中,公文以其强烈的现实指向和独特地位,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影响后世。本期为您介绍的是北宋苏东坡的公文。在一般人眼中,苏东坡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而苏东坡似乎更愿意把自己看作一位心忧庙堂、情系黎民的政治家。那么,作为政治家的苏东坡,他的公文有哪些特点,其公文写作风格于今又有哪些借鉴意
期刊
街坊邻里遇在一起,相互打招呼,多半都会说一句:你吃了吗?如果与对方比较熟稔,往往还会再问一句:吃的什么饭啊?问话的人,其实并不真想知道你吃没吃饭、吃的什么,更不是要请你下馆子。他不过是同你打个招呼,以表示友好。这是中国百姓生活中,一种很普遍的礼节和风俗。  我由此想到,倘若有一天,邻里间的问候语改为“你读了吗?”“读的什么书?”那该是怎样一种令人振奋的情形啊!  在生产比较落后、经济生活水平比较低
期刊
中国是一个有着家教传统的国度,阅读史书,经常能读到古人重视家教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很有  启发。  据《因话录》一书记载:唐代有个叫刘玄佐的人,在仕途上很有發展,曾经官至宰相。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和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有关。他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艰苦度日、戒骄戒躁,在他已经当上宰相之后,他母亲依然每月坚持织绢一匹。有人曾问她:“您的儿子贵为宰相,还用得着您每月织的这匹绢吗?”她回答
期刊
编者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王朝为监督政府官员、维持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草创于秦代,此后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逐步完善。当前,党和政府大力反腐,如果我们能够重新梳理和研究古代的监察制度,从前人那里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启示,这对当今监察体制的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廉洁政府的构建是有积极意义的。为此,今年本刊于“百家论史”栏目下设置专栏,邀请历史学博士
期刊
一日,正和秦老坐着,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叙礼坐下。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因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拜在他名下,叫他干爷,所以时常下乡来看亲家。秦老慌忙叫儿子烹茶、杀鸡、煮肉款留他,就要王冕相陪。彼此道过姓名,那翟买办道:“这位王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么?”秦老道:“便是了。亲家,你怎得知道?”翟买办道:“县里人那个不晓得!因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