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美育教育初探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着重大意义。美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个体自身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美育的任务是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美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人们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的审美创造力,塑造完美的人格。
  [关键词]中学音乐 美育教育 思考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但是,如何上好 中学的一节音乐课呢?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我根据我这三年来的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广大同行有一点帮助吧。
  一、发挥师爱的魅力
  师爱无疆,任何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作为一个学生,老师的爱对他来说显得特别的重要,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二、煽动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具有分辨学生类别的能力,有些学生好像很调皮,其实只是他们稍微好动一点而已,又或者是他们对这个科目比较有兴趣,在课堂上显得比较兴奋而已,对这种学生,我们一定要分外注意,正确引导,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三、好作品的运用
  模仿能力、好面子和在异性面前表演的欲望是初中生明显的标志,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着教师学习。
  四、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
  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可以多样化的进行了,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我们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 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很多时候,老师的个人演讲或者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进行深刻的认识。
  五、互助互爱,团结合作
  现在的学生很缺乏合作的能力,尤其是独生子女,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分组合作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学,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课上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课下可由教师或音乐课代表组织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强的人,而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是随便就有的,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养,而初中阶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音乐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总而言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的确,发展性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挣脱了以往只盯着学生学业成绩的束缚,强调对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的密切关注,改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帮助教师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课堂教学作为直接面对学生发展变化的阵地,可以使学生的细微变化都处于教师的“显微镜”中,通过适当的评价,能够促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以下就
[摘 要]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都花在尖子生和后进生身上,那么损失的就是大头,而且对中等生也的确是一种不公平。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感倾斜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发挥主体作用。一旦这部分学生的潜能被调动、被激发,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潜能 激活 思考  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的人数比例最大,成绩波动也明显,既可上升到优等生队伍,也可下滑到后进生行列。由
[摘 要]作文教学应成为培育思想者的摇篮,创新发散思维的诸多特性是靠联想来展示和发挥的。展开想像的翅膀很多问题可以出现新的转机。联想的主体可据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从而使主体可以张开思维之网,冲破一切禁锢,尽力接受更多的信息,进而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关键词]作文 教学 回归生活  作文教学的本源来与生活,叶圣陶先生曾呼唤的“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
[摘 要]电子白板是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可以配合投影机、电脑等工具,实现无尘书写、随意书写、远程交流等功能,还具有快速有效的人机交互功能,故已开始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辅助设备进入中小学教学。 教师有必要充分认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价值,并结合课堂教学需要,掌握高效利用电子白板的方法,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对教学的辅助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疆焉耆县维吾尔族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高血压水平及SUA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冠脉支架术后仍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试药组)。两组术后定
1对象与方法患者,男性,41岁,山西芮城县人,长期居住于农村。主因“胸痛4 d”入院。患者于4 d前劳累后感心前区绞痛不适,伴有胸闷、全身乏力、大汗,休息后不能缓解,无呕血、头
期刊
@@
[摘 要]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  [关键词]数学 求知欲 思考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作文还能集中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及语文技能运用等方面的情况。作文也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我认为,我们现行作文教学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把学生置入大社会、大自然之中,在他们的脑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唯独老师、家长是他们的影子,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渲泄的快乐,
目的 研究能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CR)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Ⅰ(Sirt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