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血氧饱和度测定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误吸可致反射性的支气管收缩,使血氧饱和度下降,故利用床旁血氧饱和度测定可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方法:选取2003-02/2005-02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康复组与非康复组各60例.对康复组患者入院后24 h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冷刺激训练、舌运动训练、软腭上抬训练、喉活动训练、进食训练及面肌训练),上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至患者出院为止.非康复组患者使用传统的鼻饲管护理等对症处理.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进行饮水实验(口腔含水至咽完的时间<5 s为Ⅰ级,6~10 s为Ⅱ级,11~15 s为Ⅲ级,>16 s为Ⅳ级,Ⅴ级为不能咽下,达Ⅰ,Ⅱ级者可正常进食)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选取同期住院无肺部疾患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康复组入院及出院时持续测定患者吞咽前后的血氧饱和度(饮水实验时),计算吞咽前后血氧饱和度降低值评估吞咽功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120例患者和对照组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饮水实验前后血氧饱和度降低值:康复组入院时显著高于出院时和对照组[(2.72±1.07)%,(1.90±0.91)%,(1.24±0.58)%,t=7.26 4.25,P<0.001].②饮水实验分级:入院时康复组与非康复组无差异,出院时康复组Ⅰ级18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9例,Ⅴ级7例;非康复组Ⅰ级7例,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14例,Ⅴ级16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11.22,P=0.024).结论:血氧饱和度测定可在床旁反映和评价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方法简便易行.
其他文献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医学课程.结合解剖学的专业特点、学生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我们精心编写双语教材,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加大双语教学力度的方式,即按照双语单词→双语句型→双语短文→双语授课的教学顺序,最终在神经系统理论课教学中实施双语授课,取得了初步成效。
本文对77名学生临床英语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医学基础课程期间英语学习对临床课程学习的影响程度,学生对临床课程英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为进一步广泛开展临床英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
我院对护理学专业开展了社区护理实习"345"教学模式的研究.即:基本原则-3对结合: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21世纪护理模式为框架,多门学科全程接力,加强意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社区护理能力培养为引线,多条途径全体参与,激发兴趣;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社区护理手段应用为支点,多种项目全面实践,提高质量.基本内容-4个模块:健康评估;健康教育;保健指导;家庭护理.基本保障-5项建
教学质量评估是高等医学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我院1998级、1999级共126名学生通过"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对授课质量进行评估,获得了大量第一手准确、详实、多层面的数据.通过分析,可以从中发现影响我院临床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而为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反馈及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学生评教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多年学生评教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评教的积极作用,消除或减少影响学生评教可信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