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目标教学法的实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u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许多语文教师开始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实施了语文课堂目标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 新课程 课堂 学生
  一、目標教学法的提出
  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呈现出单一、落后、封闭、专制等特点,不仅与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脱节,而且与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及生活实际相违背,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素养的提高。但是,由于多年的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局面,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新的挑战。要取得课改的成功,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热情地、高度负责地投入课程改革的实践,必须彻底地更新观念,努力地转变教学模式,真正用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感悟。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二、理论依据
  1、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有思想头脑,有主动积极性,有潜在创造力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他们潜能和素质的环境。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学生的心理特点
  好奇心强,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三、研究目标
  1、课堂的教学目标
  从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从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领悟、探索为主;从以学生“静听”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为主;从“师→生”间的单项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生→本”的多向交流合作;从以学生机械学习为主转变为听、说、读、写多种练习活动的综合进行为主;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重视对学习过程参与。
  2、学生的教育目标
  要以语文教学为切入口,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索,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其一生受用。
  四、实施过程
  (一)、依据文体特征确定阅读教学课堂学习目标
  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例,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依次为长征之歌、爱国情怀、至爱亲情、江山多娇、人与自然、高新科技。每个单元所选的文章体裁各异,有散文、诗歌、小说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确立每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心中有目标才能让学生知道掌握什么。
  如何来确立教学目标呢?从文体出发是关键,不同文体,教学目标不同。如小说《最后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1)了解小说的文体知识(2)分析人物象,理清故事的情节,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3)感受人物身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散文《背影》的教学目标可确立为(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2)怎样写背影及作者的感情变化(3)品味散文的语言特色。
  (二)、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
  学生的课前预习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良好的预习是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开始。因此在教师讲授新课前一定要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精心的预习辅导。预习作业要少而精,导学生课前预习有效的方法是“一读”。即让学生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通过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并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词典,查实词语,领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二思”,即要求学生探求文章的思路,艺术认识,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如何表情达意的,从而探求文章所表现的主旨。今年我们语文教研组精心编制课堂教学的师生共用导学案,导学案针对学生的学情,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理想的导学案,是因学定教,使教师教的着力点放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学双方知己知彼,从而提高教的有效性和学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学案的内容,特别是“课堂学习”,不宜太细致,比如可以多给学生提供资料,或提出几个启发性的话题,或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意在给学生自主学习以帮助和启发,体现一个“导”字,而不是全部教学过程的提前告知。“三提要”,即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作个提要,带着问题去听课,或向教师和同学请教。
  (三)、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前,教什么内容已确定之后,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教的方法。由于任何教育活动均带有科学性艺术性的双重性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需要相联系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才可能正确有效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这里面临着教师如何选择教法的问题,从而需要教师必须认识各种教法的大概情况,主要特点,以及在实际中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从自己的教学水平出发,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对采用的教学方法消化吸收,为己所用。
  语文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学,所谓“教无定法”,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我们现在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正是根据教学目标。所谓自主学习,即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如下四个特点:(1)学习者能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能安排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能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4)学习者能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需要组员的密切配合,需要组员有高度的责任感,需要组员能建立相互信任、互相沟通的和谐关系,并能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评估,并找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谓探究学习,也叫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课堂的45分中内,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始终要抓住教学目标。如果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教师讲的再多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四)、目标进课堂
  带着目标讲析课文,当一个老师在上一篇课文之前,根据事先确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预习的结果讲析课文。比
   如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我们不赞成将记叙文的知识在一篇课文教学中综合完成的教法。因为学生的知识层次,接受能力决定了教学必须由易到难。一篇记叙课文的教学目标,应根据具体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对于说明文的教学,也要根据说明文的个性特征,来确定教学目标,绝对不允许也不可能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一篇课文中全部灌注。应当将说明文的总的教学目标分散到各篇说明文教学之中。同样,小说的教学,也不能一气呵成,必须细嚼慢咽,分布完成其教学总目标。
  五、总结反思
  在新课教授完后,教师要做的是做好反思小结,语文课堂教学的完成不是教师讲了多少,也不是学生记了多少,而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那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要及时把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记录下来,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让每个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学习语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 《新课程与语文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运用多媒体,让生物课上得多姿多彩。  关键词:教学方法,阅读能力,探究能力    一、重视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就是迅速、正确地吸收书写或印刷载体的意义以及电子出版物的数字化信息的一种能力。该能力对学生的学业乃至整个人生都具有十分
【摘要】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生活当中,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实力,有创新才有腾飞。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得到能力的创新,知识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班级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摘要】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大潮下,公众舆论在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民意成为领导人在决策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但民意又是复杂的和多样化的,受信息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本身有着很多的弱点和局限性,如何既注重公众舆论的影响从而做到使政府执行的政策反映了民意,又能够克服它的弱点和缺陷并予以积极的引导,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摸索与大胆的尝试。  【关键词】中国政府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点,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是要求作文要体现个性化,提倡个性化作文。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呢?笔者仅从宏观角度浅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撷取个性化题材  选材上的创造性体现在选取的材料新、独、不落俗套。所谓作文题材的个性化,指的是文章内容能够避开一
在旧的教学理念下,人们从数学中学到的是千篇一律的计算和演算中获得的逻辑思维的锻炼。然而,从20世纪下叶开始,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广而深。有位著名数学家曾经说过:看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只要看这个国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就可以了。这无疑说明了数学应用的重要性。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求,不能仍以旧的课堂模式来上课,旧的教学大纲急需要修改。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这一难题
【内容摘要】数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新、普及性和创新性。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积极参与活动。  【关键词】兴趣 创新 实践 趣味性 普及性 教学目标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而《数学课程标准
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促进教与学的良好基础。作为职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能动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
【摘要】创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共进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树立起信心,产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精神愉快,充满激情,风趣幽默,教法灵活。其次,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不要控制太死板,耐心听取学生的观点  【关键词】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过程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和谐融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因为只有
一、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兴趣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一旦我们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获得巨大的动力,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兴趣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渠道,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实验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用实验“导”学,激发学生“学”的兴趣。通过鲜明、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会强烈的激起
诗歌是文学样式中最讲究含蓄和凝练。诗人的情感往往不是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往往是通过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意象”来抒发感情。读诗只有通过感受意象、领悟寓意,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  怎样才能正确把握诗歌的形象呢?首先要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相关资料,如生平、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其次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各类形象进行分析。如分析人物形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