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mk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实效 文本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文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虽然执教了二十七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地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 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等问题。
  (一)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二)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生对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牧童>>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读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既享受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其他文献
在当今新课改的形势下,课堂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我认为课堂改革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老师、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搞一刀切。我认为理想的历史课堂应该
摘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减负 高效 合作交流 激发欲望 走进心灵  在减负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新政的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因
时下,一些电视台游动字幕和广告泛滥,已到了叫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某些电视台似乎成了谋求小团体利益的工具,其社会效益受到漠视。为了增强广告效果,进一步招揽客户,广告字幕
雄浑、苍劲、博大、悠远,这就是西部。湖南卫视《新青年》日前在重庆、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现场录制的“西部正年青”之观念、人才、科技创新和生态篇(四部曲),我已经听到
在从教24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就一直和“班主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一个真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  诚然,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但这“辛苦”却得到了莫大的补偿:首先,接近孩子的心灵,我便会触摸到快乐的源泉。它还会留给我那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不断催我奋进,促我砥节砺行加强师德修美,更重要的是它使我真正认识到自身素质,需要不断提高的重要性。  让我从记忆的长河中掬一
《幸运地球村》从文艺审美的视角出发,力图以综艺手法表现环保主题的做法,可谓是一次开先河的有益尝试。为了更好地体现“透视环保现实、宣传环保理念、致力环保行动、引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概念性知识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在教学中有一定难度,因为大多数概念都比较抽象,与小学生的认知特
摘 要:在初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学生解错题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解题错误,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应该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学生的错误根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小学知识的干扰;另一种是初中知识前后的干扰。解决错误根源应该做到:首先老师课前要有预见性,其次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最后要进行总结性的讲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经历了错误、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数学教学思想已很难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为此,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老师不妨根据教与学的实情
作为最新SINAMICS驱动器家族中的一员,SINAMICS驱动系统之一的SINAMICSS120具有模块化设计,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单轴和双轴驱动,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价值。展会上,西门子SINA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