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高考生物内容的增加,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的重要科目,其地位越来越突出,但由于长期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学低效等问题还很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生物教学 有效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101
  在新课改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成为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故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旨在提高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缺乏创新。
  新课改实施初期,由于教师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使得生物教学不得不保持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单一化的说教成为生物教学的主要手段。很多教师为了减少教学成本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满堂灌”教学成为高中生物主要教学方法。高中生物由于知识的加深、难度的增加,使得很多教师选择说教的方法来讲解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教学方式枯燥单一,缺乏创新性,课堂教学成效不高,不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
  2.学生学习生物态度不端正,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维。
  多数高中生对于生物学习持“考前背背就行了,平时看看书就能理解”的态度,对于生物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生物的学习简单地理解为机械的记忆和知识简单的累加,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影响生物学习的质量。生物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将自己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生物问题,然而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是脱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学习效果非常差。
  3.顶着新课改理念的帽子,沿用传统教学理念实施教学。
  尽管新课改的呼声越发的强烈,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分数至上的思想仍然成为教学的核心。教师注重学生分数的提升,无形之中就落入了应试教学的窠臼,使得新课改的理念未能完全贯彻到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习得做题的技能,对于生物知识的价值欠缺更深层次的认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新改下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成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生物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积极思考,提高听课效率。如教师可采用微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这种形式将生物课程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各种运输方式的理解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对运输的种类进行有效的区分。对此,教师可通过指定导学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之后教师再根据抽象的知识点制作微课程内容。在微课程导学单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有哪几种?2.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定义是什么?3.请说出各种运输方式的异同点并举例。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为什么被称为被动运输?4.主动运输对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先给学生发放导学单,并指导学生怎样用微课程学习,上课后留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之后播放微课程。学生观看完微课程后对学习的任务进行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由的讨论,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对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总,对于疑难问题由教师来进行解答。
  2.结合当前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热点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模式。
  生物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与生物相关的现象和原型,这就需要我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掘生活中有关生物的相关知识,从而巩固学习成效。例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其相关的社会热点进行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思考空间。如学习《人类的遗传病》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选择与之相关的病例进行教学,以“明星产下兔唇宝宝”为热点进行遗传病话题的讨论,并通过病例的典型解释让学生明白遗传病的特点以及危害性。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明确地知道感冒不是遗传病,尽管每个人都得这个病,还知道猫叫综合征是遗传病,并通过遗传病的划分理解遗传病界定的本质,能够根据遗传病定义的本质判断哪些属于遗传病,哪些不属于遗传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
  例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不能局限于书本教学和讲解的方法,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模拟模型教学方法,可以设计PPT教学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生物的“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3.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习特点组织课堂教学。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新课改的重心,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开展,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例如,教师采用微课程教学方法就是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复习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将复习的内容知识点巩固一遍,然后观看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通过教师展示网状知识点检测自己在复习中的遗漏点,最后通过教师的测试题目检测复习的效果。由于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学生常容易遗漏,这就需要学生在复习时将教师制作好的微课程进行反复地学习,从而提高复习成效。本节课对于教师而言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实现知识点的展示,旨在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4.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实验是验证生物知识和原理的有效工具。学生通过操作生物实验,观察生物现象,得出相关的知识和结论,从而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要经过取材、制片、低倍观察、高倍观察等步骤,对此教师可将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制作成微课程,尤其是操作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课前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掌握要点,并能顺利地完成实验。如果在实验中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解决,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就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开展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更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许国清.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J].广西教育,2014(6).
  [2]宁世才.论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3]李庆林.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途径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4(28).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化现象,是历史教学与研究的热点之一。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重“教”而不重“导”,学生的学习被动,其学与思不能有效结合,其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严重不
研究互动式教学,不仅能改变教法,而且能改变学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营造氛围和借助问题两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的相关策略.
[摘 要]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良好的课堂组织可以保证教学的高效开展,又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体育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需要投入激情,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堂规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关键词]体育课堂 组织教学 情感 规则 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71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
阅读教学符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通过关注阅读的基本原则、角色定位,阐述阅读教学应读什么、怎样读,从而使广大教师了解阅读教学,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发泡聚乙烯板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填缝板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久性优异的特点.对发泡聚乙烯板材的物理、力学、耐久性等试验成果进行了论述,同时对这种新型填缝板在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严峻的缺水问题,开展了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分析了灌溉水量、稻田土壤温度、地下水埋深、土壤水分、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等,形
[摘要]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可帮助学生将知识由难化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验对学生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却面临着重重困难,需要教師创新解决。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策略  物理是学生在初二接触的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涉及大量的观察、探究等实验,这些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现根据实际分析合作学习在当前英语教学中相关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62  在新课程标准之中提出,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应该注重
“功能无机材料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黑龙江省化学学科以及黑龙江大学目前唯一一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其是在整合黑龙江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