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13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可帮助学生将知识由难化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验对学生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却面临着重重困难,需要教師创新解决。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策略
  物理是学生在初二接触的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涉及大量的观察、探究等实验,这些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中很多实验是学生所熟知的。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总会出现学习热情难以保持的现象,不能持久地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总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导致实验教学效率不高。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也重视实验教学,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仍然有限。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演示实验
  物理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有些实验,或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或是由于实验的危险性,导致相关的演示实验无法有效开展。因此,这些实验的教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思路,如自制实验器材或是借助多媒体等。
  比如,在学习光的色散知识时,可以用玻璃杯、水来做实验;在研究压强时,可以用笔或者小刀等日常用品做实验;在研究电路知识时,可以用家用开关、手电筒、小灯泡等材料来做演示实验;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可以利用可乐瓶、乒乓球、玻璃球等材料来做实验。
  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实验中,对生活物品的合理利用,可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能让学生增加对所熟知事物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生活化的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在探究中创新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重知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已经明显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由于时间的限制,导致传统教学中,探究实验,更多的是教师提前设计好实验步骤,让学生在实验室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这样的实验,学生缺少思考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这样的实验教学,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电路知识时,可以直接向学生分发电池组、开关、导线、小灯泡等器材,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你用课桌上的器材,使小灯泡亮起来,并找找看有多少种办法让小灯泡不亮?在实际教学中,让小灯泡亮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事,也没有多少种不一样的办法,但让亮着的小灯泡熄灭,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学生断开了开关;有的学生取出了电池;有的学生拆除了导线;有的学生弄松了灯泡。此时,教师可以再抛出一个小小的要求:不做上面任何一件“破坏性”的事,能不能再增加一根导线,使电灯熄灭?学生是没有什么电学知识的,但对这样感兴趣的问题是有积极性的,他们摸索着如何增加一根导线使小灯泡不亮。不少学生终于找到一个办法——用导线直接接在小灯泡的两端。
  因此,探究实验中的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自制实验器材。提升实验效果
  新课改实施后,教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改版后的物理教材增加了不少课外实验,其中有些是帮助学生开展课外小制作的家庭小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分数要求,也因此忽视了课外实验的指导与探究,认为课外实验不在考试范围内,就不用做。其实课外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需要学生进行一些小制作,因此,课外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利用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弹簧秤等,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开展问题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教学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80  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问题的产生、提出、分析和解决的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班主任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班主任应先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然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等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113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适应、发展的旺盛时期,生长的需要、适应的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化现象,是历史教学与研究的热点之一。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重“教”而不重“导”,学生的学习被动,其学与思不能有效结合,其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严重不
研究互动式教学,不仅能改变教法,而且能改变学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营造氛围和借助问题两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的相关策略.
[摘 要]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良好的课堂组织可以保证教学的高效开展,又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体育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需要投入激情,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堂规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关键词]体育课堂 组织教学 情感 规则 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71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
阅读教学符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通过关注阅读的基本原则、角色定位,阐述阅读教学应读什么、怎样读,从而使广大教师了解阅读教学,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发泡聚乙烯板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填缝板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久性优异的特点.对发泡聚乙烯板材的物理、力学、耐久性等试验成果进行了论述,同时对这种新型填缝板在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严峻的缺水问题,开展了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分析了灌溉水量、稻田土壤温度、地下水埋深、土壤水分、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