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公元2009年之时,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其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大地的改革也以其不可阻挡之势进行了整整30年。30年来,教育战线的改革也掀起了层层波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体会到“创新是一种意识,一种素质,一种文化,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靈魂”。因此创新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历史教师,我对它有了点滴认识,而我认识最深的则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时刻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和民族的希望。
  从事教育教学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探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认为这才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所说的创新教育并不全是标新立异,更多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重新思考。创新思维首先是在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是世人皆知的,每个中国人也都以此为荣,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教师也都是在颂扬先人的功绩,至于落后方面却很少谈及,因此学生们都知道古老中国的先进,却很少知道不足和落后,不能谈出古代辉煌与近代落后的内在联系。当然,教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这却难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思,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是单纯的继承而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又怎能进步呢?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开阔他们的眼界。
  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都蕴含于历史知识中,历史像一团火,谁都可以从那里引取火种。人类要进步、要发展,避免或少犯错误的良方就是深刻地认识过去,从而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决策。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需要继承历史遗产,更需要反思历史,得出正确结论,从而催人奋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及时引导。例如:教师在讲解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时,往往只介绍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他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每次都有200多艘,组织严密,技术先进,在当时世界上无人能及。他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发现新航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半个多世纪。学生自然得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壮举的结论。我认为,这种比较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则注重让学生探究航行的成果,让学生查找资料对比成果,得出:郑和归国后,明政府实行“禁海”,下西洋建造的海船全部被焚毁。而且,郑和下西洋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负担,所以郑和的航海壮举不但未能像哥伦布等人的航海那样导致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并且终因明朝国力的衰退而悄然结束。因此,郑和下西洋并不具有实际意义,而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欧的经济飞速发展,出现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发现——哥伦布发现美洲。教师还可以提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才是最值得后人深思的问题,也是开启创新思维大门的钥匙。如果只比过程而不看实际意义,只能培养学生的“夜郎自大”的心理,不能培养创新思维。
  由于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想法: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得到知识。这种思想的影响,造成了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讲解事件的过程,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关系,考虑问题不全面,拘泥于前人,不能大胆的质疑,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中国近代的一位历史人物——林则徐,他进行虎门销烟,抗击英国侵略者,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教学时我让学生再举出几位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他们几乎不约而同的回答我:岳飞。这使我非常诧异。原因何在?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历史人物,在中国家喻户晓。岳飞的英雄事迹往往是教师教学讲解的重点,对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提及很少,这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岳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种错误结论的产生是基于教师不当的教学得出的。很简单的问题就会使学生否定自己的回答:中华民族包含多少个民族?岳飞与谁作战?学生很容易得出:岳飞进行的斗争是汉族反抗女真族的斗争,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岳飞与林则徐不同,不能称作中华民族英雄。究竟什么样的英雄才能叫民族英雄呢?只有那些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才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样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力量。我国是十大文明古国之一,炎黄子孙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有责任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因此,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历史课的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多少年来,在世俗的眼里,形成了一种偏见,好像一提到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内容,至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则与之无缘。在教学中,我则将爱国主义教育的触角伸到了各个方面的内容中,特别是文化和经济这两个方面。如《九章算术》在数学界的影响,隋唐时期的建筑的成就,宋元时期的天文学、立法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的戏剧发展成就;隋唐时期经济的繁盛,宋代经济的发展及领先世界的成就等。随着这些内容具体、生动地再现,我将爱国主义的教育贯穿始终,在向学生传授基本历史事实的同时,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祖国文明、光辉成就的理解,而且爱国主义教育就这样顺其自然地被学生接受了,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了爱国的含义,爱国不仅是保卫祖国,还有发展祖国的文化和经济。文化和经济的内容尚且能与爱国主义相联系,那么其他领域的内容联系就更加紧密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的每个领域已成为我历史课堂教学中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地方。
  正是由于我对课堂教学坚持不懈的创新,大胆地向世俗提出挑战,所以,当我每讲到一个新问题时,学生总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有些回答颇有新意。
  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不负重托。教学中只有教师的大胆创新、敢于质疑,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教学中应尽量锻炼学生,给其大胆说话的机会。实践证明,这使得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恢复了生机。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催人奋进,进而促进民族进步的目的。
其他文献
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知识溢出现象,会对溢出方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和危害,使溢出方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创新组织模式的发展。因此,对合作创新中溢出方的利益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有十个年头了,回顾走过的教学生涯,觉得语文教学常常受大形势所左右,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研究,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极端倾向: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有些公开课中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又是让学生表演,又是做游戏……语文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落实。究其原因,教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
时代在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不断深入,从而社会就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决定教学的成败,怎样使自己的课堂符合改革的要求,又能收到更好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的探索,积极的实践,打开了语文课堂的绿色通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日光浴。特别是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的阅读更是另辟蹊径,引
影片《天下无贼》中有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我们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叹编剧的睿智。21世纪的世界瞬息万变,充满机遇与挑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根本上取决于各自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又取决于教育,而教育的成败则在于是否培养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人才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
随着由中央和地方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政府的国有资本代表职能与一般社会管理者职能初步实现了分离。国有资本既要体现出资人的经济利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在同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企业劳动用工情况呈现出多样化,在劳动合同制管
国有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必将面对外资银行日趋激烈的竞争,我国有商业银行可持续性的竞争力来源于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公司治理的完善。因此,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顾客在市场中起着主导作用。要让顾客满意,就必须以创造需求、创造顾客,创造市场的精神去达到顾客的满意,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我国税务会计分立以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