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月亮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秋的黄昏来得迟走的快,进村的时候几乎家家的灯都亮了。灯光暖暖的,混合着山芋的土腥味和粥饭的清香缓缓流出来。就着碎碎的亮光,裹着一肚子的食欲,我小跑几步就到了家门口,却发现自家的灯没亮,门前黑乎乎的,屋里黑洞洞的,显得和左右隔壁邻居家很不一样。
  奶奶坐在门口的石凳子上摸黑绕着麻线,小弟和小妹坐在门槛上哼哼唧唧的,像是肚子饿了。圈里的小猪也是哼哼地叫,拱着食槽哒哒地响。我晓得了,家里还没吃晚饭。我心里有些自责,怪自己放学贪玩没有及时回来,家里人一定是在等我。
  就在我低头进屋的时候,奶奶用埋怨的口吻数落我说:“你怎么到天黑才进门?放学该早点回来才是,不晓得家里有事么?”我知错不敢吱声,进屋把书包放好,然后开灯准备吃晚饭。小弟和小妹见灯亮了一蹦爬起来,跟着我的屁股就进了厨房。奶奶这时又说道,“开灯做什么?电不花钱啊?一度电一毛五呢!你妈还没回来你想先吃么?”
  母亲还没回来?我这才发现屋里没有母亲的身影。于是就问:“妈去哪了?”
  奶奶说:“在冈头上,滴小麦凼呢。”
  我立即跑出来,朝着冈头方向望,嘴里咕哝着说:“天都黑了怎么还不回来?现在滴凼也看不见的。”
  “肯定是事情还没做完唦!”奶奶说着又责怪我,“你就晓得玩,十三四岁的人一点都不晓得给你妈凑个手帮个忙,地里那么多事全靠她一个人。队里要做,家里也要做,什么时候把你妈累倒了一家人喝西北风去。不晓得你哪天才能懂事帮你妈分点忧。”
  我惭愧,奶奶的话让我觉得自己错大了。我小声对奶奶说:“我到冈头上看看去……”
  估计月亮就要升起来了,东边的天角在慢慢放大一片亮光。我迎着那亮光寻着地间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朝冈头上自家的地块走去。山芋都挖上来了,整个冈头是一片空旷,昏暗中能看到一畦畦小麦地裸露在脚下,晚风一吹,散发着潮气,还有粪便的臭味。
  母亲正静静地坐在地头埂,一手杵着粪瓢把一手按住膝盖,很疲惫的样子。两只粪桶离她脚跟不远,恹恹地躺在地沟里,也像是累了。尽管光线不好,但我还是能看见自家的麦地有一大截是焦干的,明显和滴过凼的地块有区别。
  我走近母亲,怯怯地喊了一声“妈”,然后说:“你怎么坐在这不回家?是不是累了?”
  母亲见是我,杵粪瓢把的手忽地一歪,粪瓢把险些倒地。她急忙扶起粪瓢把回答我说:“小麦凼还没滴完呢。”
  我说:“没滴完就明天再滴吧,天黑了小麦凼也看不见,怎么滴?”
  母亲说:“我在等月亮升起来。今个是阴历十五,月亮光很亮,能看得见小麦凼的。这冈头上一大片地就我们家小麦没种了,今晚怎么也得把凼滴完,明天起早把麦种撒上。不能误了季节,这是明春口粮呢。”
  我的鼻孔里忽地酸酸的,被搅乱了的心绪里顿觉有些沉重感。母亲太累了,自从我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肩上的担子就像两只沉沉的粪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干活,我和弟弟妹妹年纪小也不能干活,母亲是白天在生产队做工分,晚上还要不顾劳累打理着自家的活儿,种自留地、挑水、洗衣、搓麻线……月光之下,母亲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我有时想,如果没有月亮就好了,母亲就可以歇歇了。但我知道,母亲离不开月亮!
  地里开始亮堂起来。母亲双手杵着粪瓢把站起身来,朝天上看了看,兴奋地说:“月亮升起来了。”
  我也朝天上看,月亮的确升起来了。很圆,很亮,把冈头照得白银银的一片,也把母亲瘦弱的身影拉得老长。我知道,今晚的月亮又属于母亲。
  母亲欣喜地看了看月亮,然后很快挑起粪桶朝地边的水凼走去。
  水凼旁边有个粪窖。小麦凼打好后需要滴些水粪,这样种子容易发芽麦苗也容易生长。我还不晓得母亲是什么时候把家里茅厕里的大粪挑到这个粪窖的。一担大粪不比一担水,很重的,挑到地里不容易。母亲身子骨本身就很弱,我估计她是挑一程歇一程,咬着牙硬撑着才挑来的。
  我抢着拿粪瓢,说我来舀粪。母亲不依,说你身子还没长全,做不得体力活的,还是我来,你站着陪我就行。
  我只好在一旁站着看。月光下,母亲用单薄的身体挑着两桶沉沉的水粪,颤巍巍地走向小麦地,尽量穩住身子轻轻放下,再一粪瓢一粪瓢舀着粪滴向麦凼。冈头上很静,粪瓢蘸着月光磕碰土坷垃的声音很响,水粪潮湿泥土“吱吱”的声音也能听得见。深秋的晚风有些凉,吹在身上冷丝丝的,我不禁打了个寒噤。可我明显看到母亲还在不时地捋着头发擦着汗,丝毫没有冷的样子。有时,母亲也会停下粪瓢喘口气,稍歇一会儿,看看越来越高的月亮,看着渐滴渐少的麦凼。我想母亲真是累了,这么长时间不吃不喝,怕是体力跟不上,我后悔没从家里带点吃的喝的东西来,给母亲填填肚子解解渴,补充点体力。我心疼,心酸,可又帮不上忙,只有暗暗怜爱母亲。我恨不得自己一下子长大,把挑粪桶这类的体力活全包了,把自留地里的活儿全包了,让母亲歇歇,就像大伢子和二狗子他们的母亲一样,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都坐在门口的树下聊天,乘凉。
  月光下,粪瓢在母亲的手里一趟趟走着……终于,到了地头。母亲长长嘘了口气,杵着粪瓢如释重负说了一句:“好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升到了小半空,像太阳,却没太阳温暖。月色洒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清光冷冷的。我抢先挑起两只空粪桶,一路磕磕碰碰朝家走。母亲扛着粪瓢跟在后面,撵着我喊:“快停下,你个子矮够不着,别把粪桶碰坏了。”我尽量踮起脚尖走快点,时而回过头望一眼,唯恐母亲撵上。
  母亲的后面,是一路跟着的月亮。
其他文献
台风退后,暴雨退后,地震退后,书籍退后,火车退后,钢筋水泥退后……时光退后……母亲,听,阳光在歌唱!  那是两块狭长的土地,面积不过两分,母亲获得一个好听的名字:自留地。然而整个世界的阳光都聚集到了这里,听,阳光在歌唱:那是成千上万的小天使的大合唱,那是各种粮食与布匹的馨香,那是无数金灿灿的细碎金子的相互碰撞。风潜伏下来,昆虫潜伏起来,静穆的蓝天白云下,只有阳光在歌唱。阳光在召唤各式各样的种子。 
期刊
“白纱衣,绿罗裙,奈何令我销断魂?”女子对华服罗裙的喜爱和向往,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五岁时,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条裙子,是母亲用缝纫机亲手缝制的。我穿着那条粗陋的裙子,出尽了风头,也成为全村女孩子羡慕嫉妒的对象。  想来那是母亲学习缝纫以来,第一件赶上时髦的作品了。拿今天的眼光审视,它的款式何其简单:一大块藏青色的棉绸布,裁成上小下大的梯形,缝圆了,再安上一条松紧带,便成了裙子。没有一点儿花色,也没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以“讲故事的人”为题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对全球发表45分钟的演讲。演讲中,他首先深情回忆了他的母亲,他说:“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之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高尔基也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如果说生命如歌,那么母爱就是一首温婉而美丽的诗,无论平凡还是华丽,简短还是绵长,那点点滴滴的文字里,平平仄仄的韵角
期刊
今年是母亲去世20周年,父亲去世15周年的日子,我们全家及孙辈、重孙辈20多口人从北京、呼市、薛家湾等地齐聚东胜,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在神山公墓父母的坟前共同祭奠了爸爸和妈妈,重温了两位老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弟弟永平代表我们这一辈追忆了母亲、父亲的一生,大侄子军军和外甥峰峰从各自的角度追思了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的抚爱。  曾经在父母膝下的时候,我们向往远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我们理所当然的离开,
期刊
很喜欢《印象武隆》里的一个情节:一位老纤夫和一個老婆婆用方言讲故事,说话间说到了哭嫁。这时,舞台后边一个小楼的窗户打开了,卷帘微微上提,露出一排女孩的芊芊玉足。她们在一个无水的木盆中洗脚,然后就唱了起来——“我的父啊我的母,出嫁才知道父母的苦……”“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  之所以喜欢这一
期刊
过年在家,有一天太阳心情好,风和日丽的,母亲高兴得要和我出去走走。我自然地朝着不远的青山望去。那山,似乎没有了我记忆中的不可逾越,静默地收容着我的眺望……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常常带我走向那青山。我知道,半路上有自家的田地。为了供我们姐弟三人上学,父亲外出赚钱,家里田间便由母亲一个人打理。那时,村里没有任何的农机,家里也没有可用的牲畜,一切农活全靠双手。村人有赶着驴车去田地的,母亲偶尔便搭坐上半路
期刊
壮丽黄山,国之瑰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四绝”之首为奇松,奇松之王当推迎客松。  公元1979年7月,夏雨雨人。千年迎客松伸长热情之手,迎来了中国人民崇敬的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自此,黄山,在世界旅游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秋十月,云淡风轻。我们从凤阳来到黄山。18年前首登黄山,来赏景。此次再上黄山,专程来寻伟人行踪。  沿着当年邓小平健步登山的磴道走,探循伟人登山的意
期刊
母亲已经老了,老得那么真切,老在掉落的牙齿,老在蹒跚的步态。虽然在我的心里,她和我记忆中的母亲形象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她原本就不高的个子,因为年老伛偻而显得更矮了;她原来整齐的牙齿,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渐渐地突出、变长,更多的是已经断裂或者脱落了,没有脱落的却又经常疼;她原本灵活的手指,现在已骨节粗大,有的甚至不能弯曲了。但她还是喜欢给儿女给孙子外甥们做点针线活。  我现在虽远行他乡,但脚下踩的,还
期刊
“看到《妈妈月月盼女归》,泪满盈眶,忍住没哭。”这是中国彝族网站苏月飞阳在回贵阳的火车上给我发的手机信息。他是忍住没哭,我却没有忍住而泪潸潸了。  我边用手背擦着滚落到下巴的泪,边给他回信息:“我是流着泪写完的。我很想妈妈,但天堂里没有电话。”妈妈去世后,我才知道妈妈在我心里的重要性。失去妈妈,我的心就像断了根的浮萍,没有着落,没有依靠。我好想再听听妈妈山泉般呢喃的唠叨啊,哪怕只是电话里!但天堂里
期刊
江西婺源,说是农村,它在山区,说是山区,它有农村。走了一趟,觉得还是叫它山村准确。  婺源回来,有次在车上跟友人闲谈,津津乐道,盛赞婺源“中国最美的农村”,名不虚传。我侃侃而谈:整整一天,我们都在画中游,古树撑着的晓起村,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村,长虹卧波廊桥,徽式建筑典范延村,电影拍摄热地思溪……  友人静静地听着。也许我讲得并不生动传神,也许天下美景皆如此这般。但当听到朱熹祖籍在这里,闹赤潮蒋介石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