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根治性减压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o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告前路后纵韧带根治性切除治疗椎管占位率>50%的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采用前路切除骨化韧带减压术治疗椎管占位率>50%的严重OPLL患者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3~73岁,平均59岁;骨化物形态均为基底开放型.术前骨化率50%~85%,平均(65±20)%;脊髓矢状径相对值(25±7)%;JOA评分(8.7±2.8)分.采用前路减压直接切除骨化物,行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固定.26例患者中,行一个椎体次全切除+单节段椎间隙减压10例,2个椎体次全切除术3例,单节段椎体次全切除13例.所有患者均行脑诱发电位(ECP)监护,CT横断面测量骨化率,MRI T2 加权测量脊髓矢状径相对值;记录患者并发症、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前路手术,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2年8个月).术后骨化率平均(10±5)%,脊髓矢状径相对值(75±15)%,JOA评分(14.2±2.5)分,改善率(61±24)%.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短暂神经症状恶化,其中1例行二次血肿清除术,患者神经症状均在8周内恢复;2例出现脑脊液漏(包括1例合并糖尿病者),经保守治疗2周后痊愈;无内固定失败.结论 前路手术直接减压治疗严重OPLL,神经功能恢复更彻底,但对技术要求较高。

其他文献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进程。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制定实施规划的必要所在,针对本院数字化建设情况
尼莫司汀( ACNU)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药物[1],以往采用浸有ACNU的明胶海绵材料为载体、于胶质瘤切除后术中直接铺布于瘤腔壁[2],对ACNU接触局部正常脑组织后影响的报道尚少.我们以大鼠血象为主要评估指标,观察不同剂量ACNU接触局部大鼠正常脑组织后,大鼠血象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的变化,探讨大鼠正常脑组织对ACNU的最大耐受剂量。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和化学科学的的基础,学生们的化学学习状态与成绩能够最直接的反映学生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细微、准确、深刻、透彻的观察。  一、学好化学的关键首先就是提高观察能力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第一位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化学研究课程的特性来决定的,客观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过程非常复杂,也非常吸引人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而我校是地处郊区的一所高中,学生基础薄弱,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薄弱,每个班级的人数相对来说较少。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着力将我的课堂打造成“人人能学习,人人会学习,人人爱学习”的课堂。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我从以下几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进行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要“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这充分的说明了幼儿课堂教学同样要面临的有效性教学问题。为此,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就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随着新课程提出的幼儿园基于“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实施,已经掀起了幼儿课程改革的热潮,这种教学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幼儿教师的幼儿教学中,同时主题区域性的教学手段也逐渐受到教师的关注
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在理解上较为困难,并且高中阶段的数学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假如教师利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数学内容的讲述,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
【摘 要】当前小学现行的课程标准较之以往的教学大纲已经有了重大的变革。其中最核心的理念提出了:强调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以明理、激情、导行为基本特征的课程。为此,在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应积极推行“体验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思想品德课程的体验通过师生共同融入到一个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小学德育课堂 教学实践  “体验式教学”方
【摘 要】创新教育促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师角色 教育发展 教师  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是创造、创新能力。创造、创新也是一个人
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高速发达,在促进我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的便捷和享受。但是另一方面,信息化的无处不在,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比如:互联网病毒肆虐,色青内容泛滥,黑客横行,这些都会对于好奇心重,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造成精神上误导和不良的影响。这也正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容易忽略之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培养青少年正确辨别是非,加强健康意识,树立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