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s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再加上中专学生自身的独特属性,导致当前中专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要促使中专能够有效的应对此类挑战,就要充分与大的时代环境相结合,分析当前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专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69-02
  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社会价值正趋向于多元的发展趋势,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把握到时代的特点与中专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从而促使其教育效率的有效提升。所以必须要对当前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分析能够提高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促使中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问题
  在21世纪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当前教育改革升级也正处于关键时期。而相比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来说,中专教育却呈现出了萎缩的态势。并且中专作为职业教育的低层次内容,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都十分不理想,也就导致很多的教师对于中专教育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并且很多的学生都自暴自弃,忽视了自身的潜力,放弃了继续学习。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之下,中专学校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进行正确的认识与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缺乏先进的教育手段与内容
  与其他的文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学生的成长與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学生都对于此类课程积极性往往较差。并且,由于缺乏足够先进的教育手段与内容,学生更加无法产生足够的兴趣,导致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较低。并且,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所进行学习的内容和社会所呈现出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更加无法对社会进行良好的适应了。
  二、改善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由于中专学生自身具有一些独特的属性,所以在对中专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使其能够重获自尊与自信。因此,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错误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为本开展相关的教育。首先,学生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主体,应该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去,而教师也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过程。这样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以后,就能够有效的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重视对教育载体的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在了多个领域。所以,要有效的应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互联网使中专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也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重视,从而抢占先机。可以通过对于网上课堂及网络家园以及公众平台的有效应用,实现思想政治的多元化教学,并使学生对网络进行正确的认识和使用。此外,还应该积极的应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进行营造,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于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建立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思政队伍作为中专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水平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中专院校必须要对其进行充分地重视,对于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与思想水平的复合型的教育队伍进行良好的建设。并对于相对应的工作机制和思政工作制度进行创新和建立。还应该对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与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的教育活动中区。此外,通过对于健全的思政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的有力建设,使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培养,促使中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中专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其对于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中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对于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率以及中专生的全面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认识与充分的重视,促使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使中专学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程玉芹. 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A].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4:1.
  [2]陈庆.新时期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6):25-26.
  作者简介:
  崔晨莉(1980.11-),女,本科学历;职称:中教一级。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本文对高校班级文化分层次建设进行初讨,将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在对三个层次的内容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班级文化 文化层次 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81-02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产生叛逆心理,不愿意听从教师和家长的管理和教育。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就需要班主任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进行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状态,可见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主要作用。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教师应该懂得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切不可以嚴厉的姿态威胁学生,让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和生活。本文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以及学习理论,主要强调了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而生成的意义,建构之间理解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往往是在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完成的。在建构主义环境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意识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通过创设情境以及协作对话和进行意义建构的方面阐述了建构主义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47-02  口语是人们交际的主要工具,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可以使相互熟识的人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意,使陌生的人产生好感,结成友谊;可以使意见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双方的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化干戈为玉帛,彼此友好相处。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口语能力在新课标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样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成为小
期刊
【摘要】随着《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2017年修订版)的出台,明确了高校学生对学校与学生权益相关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高校的抽象学生管理行为,即高校制定、修改、发布各项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行政诉讼的法律实践也逐步将其纳入了“合法性”审查范围,在这一形势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抽象学生管理行为听证制度已迫在眉睫,如何监督保障听证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以及保障听证结论的约束力成为这一制
期刊
【摘要】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它在语文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在学生发展中的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关键因素,取得良好的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40-01  《全日制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
期刊
【摘要】语文的知识积累,生活的经历和思维的成就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语感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一年级是儿童语文学习的开始,也是语文语感训练的初级阶段。要特别注重教学与认知相结合的引导,用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相联系,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  【关键词】一年级语文 语感训练 培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哲理思想和人文思想,这些宝贵的文化精华,经常应用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高校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摘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必须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积极主动的想学、乐学。本文从“联系生活,主动思索;结合热点,感悟时代;组织实践,提升素养”三个方面论述如何紧扣历史课堂观察的“魂”——内驱力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内驱力 魂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新媒体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新媒体的发展尤其对当今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以此为落脚点,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形式下产生了哪些改变,从服务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的思政教育是否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同时对当代的大学思政教育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