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穿越千年的惊艳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ue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绢作为灯笼的外壳,用竹或木条制作骨架,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现代社会,在春节、元宵等节日多悬挂花灯,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北京宫灯,是一种纯手工、纯木制的独特工艺美术品,过去是皇家专用,后来因皇帝赏赐朝臣才传出宫外,流入民间。制作一盏北京宫灯,需要经过锼、雕、刻、镂、烫、画等上百道工序,平均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其烦琐复杂可见一斑。
   每逢元宵佳节,在古朴宁静的仙居古镇,家家户户都会点起一盏针刺无骨花灯,美得让人感觉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一般。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源于唐朝,所以也称“唐灯”。整体玲珑剔透又不失典雅古朴,最让人称奇的是灯身无骨架,而是由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的,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十二道工序,上百个工时。花灯造型复杂,寓意丰富,彰显了古人的几何、力学等智慧。
   潮州最传统的花灯就是屏灯,主要是呈現潮州最有名的歌册《百屏灯》。《百屏灯》反映的大多是戏曲曲目中经典的场景。人物造型、脸谱、服装、道具等大多来自戏剧原型。屏灯的布景、人物的服饰等又与雕塑、绘画密切相关。比较高档的人物服饰还会用到潮绣、金银绣品等。
   芷溪每年正月闹花灯,花灯少则十几座,多则几十座,甚至一百多座。花灯大多由99个小花灯组成,有的106盏。每盏灯内都装着琉璃杯,点的是纯清的花生油或茶油,无烟明亮,点燃时,整盏灯显得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宝盖顶上有一红线系在一根弓形竹竿上,供擎灯人握住。每座花灯添油后重达15公斤。由于是“纸包火”,故擎灯人擎灯时总是小心翼翼的。他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至少得“步伐稳”“灯不晃”才行。要是站在高处远远望去,那花灯首尾相接,明烛当空,灿烂辉煌,蔚为壮观。
   秀山花灯是中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等艺术于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是中国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
  清宣统《图画日报》:
  上海新年之现象——闹龙灯
   清人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里有一首诗歌这样描绘:“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蟠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开埠以前的上海只是一个县城,元宵的灯与苏州、松江等大城市难以相比。不过,上海元宵灯节自有其特点,一种是制成有头有尾的“龙灯”,由多人舞动。舞龙灯的队伍由“灯牌”引导,灯牌上写有“五谷丰登清民乐”。还有一种用竹篾编制的形如球状的灯,叫作“滚灯”。
  上元佳节赏花灯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晃。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和《红楼》。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针;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选自萧乾《北京城杂忆》,题目为编者加)
  心香一瓣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体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萧乾回忆童年时上元佳节赏花灯的情形,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与传统文化色彩。第一段侧重描绘当时所见到的各式各样的花灯,突出其“是真正的艺术品”;第二段将中国花灯与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进行比较,突出花灯的文化内涵,其中重点描绘走马灯,表现出儿童的乐趣。
  胡萝卜灯
   正月十五又被称为灯节。这一天有傍晚时到祖坟上给老祖宗们送灯的习俗。
   这灯是自制的胡萝卜灯。把大个头的胡萝卜洗净,切成大块,切口大的那面朝上,用剪刀或小刀挖一个灯碗儿出来,底部注意留出一定的厚度,以备插灯芯。黄草秆作灯芯最好,用棉花把黄草秆包裹起来,插入胡萝卜灯碗底部就好了。注意,不能穿透哟,穿透就漏油了。
   胡萝卜灯的灯油一般用豆油,也有用洋油即煤油的。用洋油时,还要在胡萝卜灯上加一个盖儿,不然,一点,“哄”地一下,就全部点着了。灯盖儿是用紧贴灯的胡萝卜做的,薄薄的一片,中间挖个小孔,以便让灯芯穿过。
   天快黑时,到祖坟上去送胡萝卜灯。点好灯后,再点好香,等落了香灰,发完钱粮,才回去。正月十五这天傍晚,坟地里,四处闪烁着胡萝卜灯光。
   在贫穷的年代里,这些胡萝卜灯不会被浪费掉,那些贫困的人家会到坟地里把燃烧过的胡萝卜灯拾回去,做成饭菜吃掉充饥。
   胡萝卜灯也放在家里的各个门口,从大门口到正屋、偏房的门口,甚至猪栏、鸡圈的门口都放上一盏胡萝卜灯。
  (节选自李冲锋《正月十五做花灯》,题目为编者加)
  心香一瓣
   作者回忆了家乡正月十五给老祖宗们送灯的习俗。选段中,重点介绍了制作胡萝卜灯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隆重的仪式感。祭花灯的习俗象征着薪火相传,延续着家族源源不断的血脉,也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其他文献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寒噤( ) 霎时( )   驰骋( ) 推搡( )   告诫( ) 迂回( )   怒不可遏(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钻石( )缝 震耳欲( )   深不可( ) ( )( )成溪   ( )( )如泉 前呼后( )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
期刊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斡旋( ) 春宵( )   霍骠姚( ) 恐吓( )   怅惘( ) 争讼( )   锵然( ) 神龛( )   犬吠( ) 皎洁( )   燎原( ) 夜深星阑(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斡旋:       (2)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
期刊
下列生活小贴士,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往后一小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60分)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聯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   “往后一小步”,既是真实的退一步看风景、“退一步”让出空间,也是思想上的“往后一步”,留给自己更大空间来欣赏生活中的美。“往后一小步”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
期刊
故园春   故乡的三月,是田园诗中最美的段落。   桃花笑靨迎人,在溪边山脚、屋前篱落,浓淡得宜、疏密有致,尽你自在流连、尽情欣赏。不必像上海的摩登才子,老远地跑到香烟缭绕的龙华寺畔,从卖花孩子手中购取,装点风雅。   冬眠的草木如好梦初醒,抽芽、生叶,嫩绿新翠,妩媚得像初熟的少女,不似夏天的蓊蓊郁郁,少妇式的丰容盛髻。   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妍红,软风里吹送着青草和豌豆花的香气,
期刊
我们常常因为冲动、犹豫、固执、偏见,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以致追悔莫及。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说,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   请以“悔”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悔   步行街上,电视上的广告声、店铺前的叫卖声、行人的谈笑声不绝于耳;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种各样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①   街心花坛边,一位老人
期刊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美国西海岸某天的落日过程:一轮夕阳,像一颗悬挂在隐形枝丫上的特大号的熟透了的柿子,不知怎么“扑沓”一下,竟整个儿地跌落在山头上了。它从山背后涌流下去,陡溅起一天耀眼的绯红。那绯红自然是非霞莫属了,灿灿之霞。   我默然散步向前,看见归鸦成群地从天上飞过,在目力所及的一切角落,都有如烟似气的暮霭缓缓溢出。我想,这迷迷离离的巨网似的罩着的暮天之景,应是出自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故国的哪
期刊
文学是一种很艰难的艺术,从初学到成家,中间须经过若干步骤,学者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拿一个比较浅而易见的比喻来讲,作文如写字。在初学时,笔拿不稳,手腕运用不能自如,所以结构不能端正匀称,用笔不能平实遒劲,字常是歪的,笔锋常是笨拙扭曲的。这可以说是“疵境”,特色是驳杂不稳,纵然一幅之内间或有一两个字写得好,一个字之内间或有一两笔写得好,但就全体看去,毛病很多。每个人写字都不免要经过这个阶段。如
期刊
竺可桢的远见是为许多领域内学者称道的。   近几年雾霾天气多发,人们知道了PM10、PM2.5的存在,在竺可桢1936年的日记里虽没有这样精确的专用名词,却有关于空气中尘埃数增加造成污染的记录:“作近三年来南京之微尘数,知各月均有增加,1935年倍于1934年,而1934年又倍于1933年。但此项增加只限于空气最下一层。”这令李玉海尤为感慨。   “竺可桢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研究南北极,他早就
期刊
物候是自然界中生物或非生物受季节气候因素影响出现季节性变化的现象。农民根据物候变化来耕种收割,文人也于游山玩水中留下了许多反映物候现象的诗词名句。例如:   1.因地而异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的到来,动静结合,用得绝妙。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是春天的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首
期刊
《大自然的语言》虽然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是竺可桢先生却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把有关物候的科普知识写得通俗易懂。作者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描写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例如: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文章开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