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如其人惊艳千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清照热爱大自然,尤其喜好花类,在其创作的词中常常把花作为欣赏、歌吟的对象。无论是在天真、多愁善感的闺中生活,还是在幸福、弥漫浓郁情思的少妇时期,抑或是在逃难、孤苦无依的晚年生涯,对花的关注始终是她创作的重要主题,李清照的一生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易安词中的“花”意象很多,有红梅、黄菊、梨花、桂花、荷花等等。花虽多,但它们身上所寄的意蕴特征有着共同之处。
  一、前期——清新明丽、伤春怨别、忧郁自怜
  易安出生于宦臣之家,她热爱大自然,天真纯洁,多愁善感。其词明快清新,“蹴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其中“露浓花瘦”“青梅”等形象正是词人卓然高洁、清新脱俗的人格写照。李清照青年时期作品《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品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作者正如清新优雅、超凡脱俗的荷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高洁独立人格的追求。
  李清照喜欢花,在词中往往表达对花的珍重爱惜、怜悯之情,“花”意象成为她怜悯之情的寄寓体,她借怜花来自怜的情绪在词中也较为常见。如少女时期的《如梦令》,关心被风雨一夜吹打的海棠花“应是绿肥红瘦”,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感叹,从中不难体味出作者对时光命运的忧伤和自怜情怀。
  又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李清照为怀念初婚不久离家远行的丈夫而作的一首抒情小令。它集中抒发了夫妻各居一方的相思之苦。词中写夫妻分离就像飘零的落花随水飘流一样,花随水去,只有空枝,自己因丈夫远去,家中只有自己孤零零一个,陡生闲愁,于是就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叹。她的家居寂寞,相思无奈,形成了易安词的早期浓重的伤春怨别、忧郁自怜的风格。
  再如:婚后的《醉花阴》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比拟,已入闺中的人,和帘外的菊,词人用一个“瘦”字来形容,菊不胜西风,故形容憔悴;人不胜其愁,故玉肌暗损。“瘦”字写出了人与菊的外在的表现形态,又揭示了二者的内在精神。用“人比黄花瘦”结束全篇,“瘦”与“愁”呼应,这种展露内心情感世界的语言,传递出李清照浓郁又深婉的哀伤痛苦情思,其忧郁感伤的风格尽显无遗。
  二、后期——感时伤怀、怀旧思乡、抑郁哀愁
  宋廷南渡,赵明诚病逝,又有玉瓶案,李清照的爱情与希望跟着死去,无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郁。李清照以一个孤苦的年迈妇人之身寄居兄弟之家,终又不堪寄人篱下而再嫁市井。国破家亡的悲痛现实、颠沛流离的孤身逃难生涯,使得她精神非常痛苦,因而她词作的风格由以前的清新明快、怨春惜别、转变为伤时念旧、怀乡悼亡、抑郁哀愁。如《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作者在浙江金华避难时所作。这年她五十三岁,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自己流落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词中“风住尘香花已尽”流露出李清照对花的珍爱,表达了她对好花不常在的叹息之情,当她看到风雨中摇摆的残花,想象到随时间凋零的鲜花,引发了她对花的千般惋惜,万般无奈。因而词人在赏花、咏花的同时,又在伤花。
  最能体现这种国破家亡之深切感受的当属晚年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通过写黄昏向晚时分的生活感受,抒写她国破、家亡、夫死、独守、饱经忧患的悲哀。“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说的是菊花虽盛,但自己已憔悴,心绪不佳,所以不能采摘,为眼前美景的命运感到忧伤,这些都是李清照忧郁感伤气质的自然流露,在花的身上寄寓了她无限惋惜的感叹和珍爱的深情,不仅写出了人如憔悴黄花般无人问津的悲惨凄沧,表达了经历沧桑、生死离别给她创伤的心灵带来的沉痛,而且还融入了对国破家亡、社会动荡的深切感受。
  李清照的忧郁感伤风格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敏感多情、相思离别,更重要的是沉淀了更多的社会忧患意识,她以特有的敏感心灵去折射社会的动乱及人民的灾难。创作了无数佳篇。如《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捋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词人借咏梅表现国破家亡、沦落天涯的痛苦,寄托词人对国势衰颓的深沉忧虑。词人截取自己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早年是“常插梅花醉”,中年是“捋尽梅花无好意”,晚年是“难看梅花”),深刻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幽怨,晚年的沦落,这是词人生活的概括和总结。“梅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遭难,而且颇有禁受不住之势,此情此景,她那里还有赏梅的闲情逸致呢?正是这种融合了社会忧患意识的感情,才使得李清照晚年的词意境更为开阔,忧郁风格也更趋深沉。
  总之,花如其人,李清照喜好花,常在词中以“花”为意象作高洁情趣的载体,寄寓它们以怜惜之情,这正是李清照高洁独立人格和忧郁感伤风格的体现。她筆下的花不仅具有清新雅洁的形象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们身上寄寓了词人高洁情趣的志向,它们已成为李清照高洁独立人格的外化。李清照,正如一朵忧郁的荷花,在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超凡脱俗,惊艳千年,永远飘逸着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
其他文献
不久前,笔者在南京聆听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的《葡萄月令》教学示范课,至今意犹未尽。整堂课完全践行了其本色理论主张,值得一线教师学习深思的地方不胜枚举。笔者试举三例进行分析,以不负黄老师授课中的真情、真意、真境。  一、基于学习过程的灵动对话  基于学生学情、基于学习起点、基于课堂反应进行授课,是语文人共同的认知,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黄厚江老师真正做到了,而且做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用的是平实的语言,但作者笔下的老王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老王一辈子孤苦伶仃,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他心地善良、讲感情,知恩图报,即使在“文革”那样的年代里,精神上也没有受到任何污染,能同情尊重遭遇不幸的作者夫妇。同样,不幸的他也得到了作者及家人的同情与帮助。在他的弥留之际,他竭平生之积蓄,给作者一家送来了香油和鸡蛋,为的是报恩。老王走了,作者每想起老王,
第四届全国师范类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浙江师大如期落下帷幕。从开始准备到最后走上参赛的讲台,每一步我都很用心地在走。虽然最后因为过于紧张没有发挥好,但是这一过程中的收获是不能单单用名次来衡量的,参加这次比赛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和收获。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375名,其中语文学科65名。比赛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即席讲演和模拟授课,都为现场抽题,准备时间共两个半小时。就课文写一份电子版的教学设计,并对模拟
语句补写题是高考新课标卷较具特色的语言表达题型。这一新题型,属于语言文字运用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这一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此题型自2012年全国卷出现后,连续五年的高考都得以延续,颇受命题者青睐。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虽说是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实质上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  随意补写,似顺而不通,缺贴切欠连贯,是学生做此题常见的失误。对
没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被无知所左右;受过教育的人,又常常被知识所裹挟。  一、概念化主题:那些年我们学到的“语文知识”  不久前,再度执教鲁迅的《祝福》,郁结于心中多年的困惑又凸显出来,它与我对“阅读”的认知连成一片,促使我不得不去反思语文教学一些本质化的问题。  阅读《祝福》到最后,总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谁戕害了祥林嫂”,老师组织学生们讨论,从鲁四老爷、鲁四婶、祥林嫂的婆婆到柳妈、卫老婆子,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蕴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古诗词就像是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绚丽多彩、耀眼夺目的明珠。新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那么,在鉴赏古诗词时从哪些角度入手呢?该如何鉴赏呢?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举例作扼要分析说明。  一、捕捉意象  古代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象,就是客观物象;意,就是主观情感。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大
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了一本书《帕金森定律》(也称《官场病》),深刻揭露了平庸者得势的原因。作者将incompetence(无能)与iealousy(嫉妒)综合为一,加以医学疾病名词的词尾,创造了injelitis这个词。他创造出的这个新的英文病名“因嫉怠等死症”,意即无能与嫉妒的综合症。他指出:如果一个单位的領导层里有一个人染上了这种病,他总是排斥一切能力比他强的人,也总是反对任
细读海子诗歌,那些极具主观性的语言实乃诗人自我生命、情感和精神的表现,这些隐喻性的语言蓄积着诗人生命的张力,只有读其诗,方能识其人,明其意,感其情,悟其思,达到与诗人的生命相通,灵魂相融,进而实现诗词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九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高中语文老师看到那种“得语文者得高考”的标题,会有种他乡遇故知的热泪盈眶感,其实如果不是在教育岗位上,这又与我们何干?更何况有时这种消息也是一厢情愿——说到底,还是希望能有更多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更多人热爱语文吧1  2016年的江苏高考卷让人眼前一亮,充满人文情怀。看到卷子时,真心希望那些真正喜欢读书的同学能够有充分的施展空间。古诗词鉴赏中关于李广事迹的那题,和《史记》的勾连,从一首词到一篇传记,
在现今的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册都出现了大量的文言文,甚至还有一本文言文的经典——《论语》,更是占据了高中生三个月的课堂时间。新课程的考点中,考查文言文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文言文的其他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唯独翻译文言文的句子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果说前者,不少考生还能从容应答的话,那么在翻译上,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丢分,鲜有只扣一二分的,更别说是不失分了。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