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方向之一。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学会自主阅读教材是高中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材料题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的考查,比如2008年全国卷Ⅰ第37题唐代科举制及其对西方的影响,第39题土尔扈特人回归,2009年全国卷Ⅰ第37题中国赋税改革,第39题三角贸易,都是从阅读材料入手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把握。学生若不具备自主阅读能力,考试的时候便无从下手。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归纳教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历史学习效率,提高高考成绩。
  有些学生以为教材背得越熟越能考高分,于是把阅读教材简单地理解为背教材。目前,初中历史考试重点考查记忆能力,高中历史考试重点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如果说初中历史考试还能靠“背多分”,高中阶段肯定不行。实际上,我们的高中历史教材文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主观论述文字和史实描述文字,其中大部分是主观论述文字,因为历史教材的编写都渗透着编书者的意图及政治立场。主观论述文字中有不少属于结论性语言。结论性语言就是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的总结和评价。如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关于西安事变意义的叙述:“西安事变显示出中国各个阶层,包括国民党内部的爱国人士,要求实现团结抗日的强烈愿望。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充分表现了团结抗日的诚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是典型的主观论述文字。这部分内容是既需要记忆又需要理解的。史实描述文字运用叙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指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过程的描述(客观历史)。如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叙述:“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随后,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南渡黄河,挺进豫陕鄂边区;不久,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学习主观论述文字重在理解,史实描述文字重在记忆。高中历史考试重点考查主观论述文字部分。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主观论述文字和史实描述文字的关系,重点理解把握主观论述文字。区分清楚学习重点,可以减少记忆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强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自主阅读历史教材中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读好主观论述文字,深挖有效信息
  自主阅读高中历史教材时,要把重点放在主观论述文字部分,挖掘出教材包含的最有效信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三章第一节有如下叙述:“秦王嬴政即位时,统一条件基本成熟。那时,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其中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应该联系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采用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各国经济发展,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统一;“民族之间……联系加强”是指华夏民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地域之间联系加强”是指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了统一的趋势,有利于统一。再如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叙述:“尽管各国的具体政策有所不同,但仍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密切同美国的联系,充分利用美国援助;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对以上文字的阅读,应该能够归纳出西欧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措施: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二、用好主观论述文字,深度构建知识网络
  教材中的史实似乎很零碎,许多学生记忆理解时有困难。其实历史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现代高中生要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应该培养从不同角度深度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既然高中历史考试重点考查的是主观论述文字部分,那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时,就要有意识地用好主观论述文字,以主观论述文字为主体,通过挑横勾连的办法,去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归纳总结,形成一个个不同角度的知识网络,从而深化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习效率。挑横勾连,犹如人工刺绣,就是以某一知识点为出发点,通过某种关联,把相关的知识连接形成不同网络,然后不同的小网又通过某种关联,继续联小网而成大网。熟悉了小网与大网,历史知识自然烂熟于心。如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一节讲的是抗日战争的爆发,阅读时可以从“爆发”的角度出发,根据历史事件三段论(即历史事件的背景或原因、经过、结果或影响),概括出本节课最简洁的知识网络:原因、经过、影响。再如本章章题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而节题分别为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抗日战争总过程的角度出发,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知识网络:第一节讲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国共双方的抗日情况,是全局性的;第二、三、四节介绍了三支统治势力,即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国民党在国统区的政策行为,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斗争的情况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形成了这样的知识网络,学生就不需要再孤立地记忆这些知识点,同时降低了记忆难度,形成了宏观认识,加深了对抗日战争的理解。用好主观论述文字,从不同角度与深度归纳网络结构,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得更好,而且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三、圈点批注主观论述文字,深悟教材主旨
  自主阅读中,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才更有成效。我在实践中发现,在阅读的同时,边记边画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更可以方便自己在以后的复习中通过对比提高认识。主观论述文字是高中历史重点考查的知识点,理应是学习中圈点批注的重点所在。主观论述文字的圈点批注,可以是别人经验的总结,也可以是个人的感悟,只有多多综合归纳主客观的不同意见,才能加深领悟教材主旨。比如对曹操的评价,《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书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人。毛泽东反对贬损曹操,对把曹操看作奸臣的传统观念十分不满。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为曹操辩护: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朝是没落的。到底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教材持何种态度?读者应持何种态度?恐怕只有深入研究之后才可定论。惟有深入研究,在应对历史知识考查中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应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能充分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总之,历史学习贵在得法,贵在有效。只有帮助和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和实践,掌握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3月10日,昆山公交“阳光车队”班组的5名志愿者来到锦溪镇顾家浜村开展“一对一”爱心帮扶活动,帮助村里三名学生完成学业.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
期刊
农药可湿性粉剂是当今农药重要的剂型之一,与乳油、悬浮剂并称为农药三大剂型,在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朋。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er,WP),简称为可湿粉,是指可以充分
低容量、低密度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率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率的困境,增大容量,提高密度应是可行的办法。愚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中职生规模随之增多。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相信未来几年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会迎来一个大的发展,但随之带来的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中等职校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自己多年的从教实践来看,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而应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四驱并进”才能使受教育者知行统一,增强实效。  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在新
求极值是物理解题中常遇到的问题,因同学们不太熟悉求极值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求极值成为同学们解题中的难点问题。通常解决物理中的极值问题有两种方法,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数学方法侧重数学技巧,物理方法侧重物理原理。下面以两个例题说明两种方法的解题技巧。  图1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拴住,悬挂在O点,将小球拉到与O点成水平的A点,让细线绷紧,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则小球
近日.从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完成的“江西棉化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专家的鉴定。
尊敬别人的人,同样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正像站在镜子前面一样,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
咪唑是用途比较广泛的杂环化合物,主要的工业合成路线有两条,一是由乙二醛、甲醛与硫酸铵作用得到产品;二是以邻苯二胺为原料,与甲酸环合得到苯并咪唑,再经过双氧水反应开环,最后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