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数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而现代教育技术则为创新与改革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就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措施提出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275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因此,近年来教育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针对数学教学的改革更加重要。对于学生而言,数学是比较“头疼”的科目,而对于教师来讲,教学的改革更加是“伤脑筋”的问题。虽然我国始终提倡教育改革,但是很多改革措施都缺乏创新性,往往都是“穿新鞋,走老路”,多数都为形式上的改革,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灌输式”教育模式依然普遍,教学方法仍以“题海战术”为主,不断要求死记硬背。所谓的教学改革也只是采用不同的“题海战术”或者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死记硬背”,教学的根本模式没有变,只是形式上做出了调整,这种改革难以取得实效,属于“换汤不换药”的改革。在此背景下,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有增加的趋势,因为花样频出的“改革”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能正确认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内涵,甚至会错误的认为教学便是将教材的内容转接给学生,即使这样,还有很多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其教学改革的效果必然不会让人满意。另外,教学的根本模式没有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主流,学生的思维依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会在课堂中开展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活动形式虽然实现了多样化,但是很多活动都与教学内容相偏离,根本起不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积极探尋更加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模式。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
  教育观念是教育实践的灵魂,教育实践会受到教育观念的支配和影响,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新时代,正确的教育观念应该包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无疑会给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新的生命力,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而教师一方面要正视现代教育技术,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教师要逐渐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将现代教育技术更多的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更好的指导与帮助。而从学校的层面来讲,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仅可以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而且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应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解答教师的疑惑,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二)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提升现代较技术的应用效果,但要注重把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态度,虽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现代教育,以免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应用的相关技术必须是教学需要的,而不能过度的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做到适度,一方面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另一方面要注重把控使用量。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并不是对现代教育应用的越多越好,只有做到适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学校,同样要正视现代教育技术,既要鼓励和指导教师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对现代教育的应用效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实践探索
  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始终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小学数学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这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合理的应用现代教学技术,这本身便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与创新。而要想保证改革的成效,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做出更大的努力,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创新,探索出一种更加有效的应用模式。不仅如此,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教师的培训以及相关设施的建设。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任务,需要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实践探索。
  结束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合理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迎难而上,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黄娟.应用玲珑画板辅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教育要求也在不断的更新,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其教学重点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但是,根据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进而造成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因此,针对于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结合当前的教育需求,需要进行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入大量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学习内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将综合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文章主要分析教师如何在数学素养下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促进“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在数学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数学素养;综合与实践;小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
期刊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较高。因此,教师应对作文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大量的写作素材,并且学生还应具备扎实的文字应用能力和写作技巧。教师应针对这些方面开展更加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作文写作水平,进而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经广泛,教学质量也大大提高。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素质,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新媒体的时代发展中,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灵活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初中英语;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271  
期刊
摘要:趣味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追求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数学教学工作的需要,增强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基于此情况下,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领域中的新兴科学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依托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优质教学课堂的建立,便是数据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将大数据信息技术融入高中数学课堂,也被视为核心素养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和前提。基于此,本文将对巧用大数据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大数据背景;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英语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国际通用的交际工具,由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构成,想要学好英语,每一种技能都要掌握。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多掌握一门语言,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在英语学习中,听相较于其他三种技能而言难度较大,说、读、写都是要先思考,而听是先听后思考。本文就现阶段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进
期刊
摘要: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整体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掌握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现阶段积累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各科学习打好思维基础。因此本文将以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主要切入点,构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善数学计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趣味转换;形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279  学生在还未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学校各学科教学中的不断深入,社会公众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也致力于寻找新途径和新手段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其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游戏等兴趣较高,教师可以通过以小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口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在让学生分组学习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基础,做到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组,并根据分层和分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自愿、自发地去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