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中运用激励理论的策略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xing8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三学生面临高考,而历史又是高考的关键学科。高三历史复习的内容较多,压力较大,所以效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以需要利用激励理论开展复习。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激励理论
  素质教育不只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目标,高三历史教师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利用激励理论研究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非智力因素补充智力因素的不足,提高历史复习质量。
  1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指的是利用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人们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简单来说,激励理论就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研究。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内容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以及综合激励理论等类型,其中内容激励理论是以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理论为依据的,而过程激励理论主要是以强化理论与归因理论为理论依据。
  激励理论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优化复习效果。首先,历史知识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学生可能会觉得与自己毫无关系,不愿意学习与复习,但是利用激励理论就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学习历史的内驱力。其次,激励理论可以让教师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开展历史复习,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让学生参与到复习当中。
  2高三历史复习中运用激励理论的策略
  2.1根据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的心理效应巨大,在学习中具有良好的驱动与激励作用。在高考等因素的影响下,历史对于高三文科学生来说只是高考的一个科目,学生只是想通过学好历史提高高考成绩。但是,高三历史复习的内容非常多,需要记的时间、事件、影响、意义也非常多,而教师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也不符合学生的需求,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复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在需要层次理论、激励理论等理论的支持下激发学生的历史复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魅力。根据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就是需要了解学生对历史的态度,明确学生是否喜欢历史以及不喜欢历史的原因,之后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复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清楚历史事件,建构清晰的时空观念。例如,毛泽东同志是学生的偶像,所以在复习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毛泽东思想》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好地脊柱毛泽东思想产生、确立的时间。
  2.2分层次进行问题驱动,加强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理论是认为人们希望通过努力达到某种目标,所以在合理目标的激励下,人们会形成較大的信心与决心,但是如果目标不合理、可望不可即或唾手可得的话会影响到人们的信念。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正常的客观现象,教师应该正确对待,也需要了解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应该分层次进行目标驱动,加强目标激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历史成绩、学习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化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化学基础、认知能力,并结合各个层次最近发展区的需求设置教学目标,实现既能达到基本一致又能促进个体发展的目标。例如,在复习《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优秀生用自己的话分析科技发展的意义,让中等生阐述科技发展的背景,让后进生熟知科技发展各个阶段的时间段。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多表扬学生、肯定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历史复习。
  2.3合理归因,帮扶后进
  归因理论是激励理论的关键理论依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归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归因指的就是根据某种行为的结果找出造成结果的原因。到了高三,大多数学生学习都比较努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而部分学生就会觉得是自己太笨学不会。这时教师就应该科学分析原因,明确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是稳定原因还是不稳定原因,是可控原因还是不可控原因,不同的结论会对学生的心理以及行为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找出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归因,加强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3结语
  激励理论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高三历史教师应该加大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力度,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复习兴趣,分层次进行问题驱动并合理归因、帮扶后进,从而构建完善的激励体系,优化学生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忠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0,23(31):135-136.
  [2]祁茂俊.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89):22-23.
  [3]李春燕.基于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与方法分析[J].文渊(小学版),2019,1(03):63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数学活动课成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重教轻学、形式固定、内容单薄成为了活动课开展的瓶颈。本文对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活动性内容进行整理,将当前受认可的课程形式:学科整合、先学后教、自主设计整合到活动课中。并通过案例为活动课多元化开展提供了指导方法。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形式;多元化  综合思维素养是指人们全面、系统、
◆摘 要:声乐演唱艺术,具有独特的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我国的艺术文化长河中。在声乐演唱中,构建的基础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语言。任何形式的声乐艺术表演,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和完成。因此,在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语言的重要性。把声乐教学和语言相结合,让声乐艺术的内涵和情感更直接、更流畅地表达出来,使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本文对高校声乐演唱教学的特征进行了介
摘要 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于综合材料绘画应自觉突显出中国的本土文化特色,以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思想为核心进行综合材料绘画的创造,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绘画能够更加渗透人文关怀。本文将以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为典范,对中国当代综合材料绘画的表达意识进行分析。  关键词:综合材料 当代 绘画 本土 表达意识 中图分类号:J2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
◆摘 要:初中语文科目中的阅读和写作虽为两个大的教学重点,但是其本质却是统一的,都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理解、应用能力。所以,说两者是形式不同但本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也能自圆其说。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把两者合而为一,进行一体化教学是非常可行的。其具体的教学方法运用,则值得仔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  对阅读和写作进行一体化教学,其本质是建立在两者的联系基础上,对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学,要求向每名学生因材施教,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获得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此外,也要减轻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的负担。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只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做到,采取小学数学高段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就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走班;有益尝试  采取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基本,充分尊重他们的自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