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名警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是一名反扒警察,他抓获的小偷不计其数。用他的话说,反扒警察就得练就火眼金睛,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发现小偷,然后跟踪,在其作案时闪电出击,人赃并获。父亲常说,优秀的反扒警察就是一位好演员。试想一下,身着便衣混在或游客或乘客或病人或商人等等的人群当中,不能另类,否则便引起小偷警觉,因此,就得在什么场合演什么角色,这样才不会打草惊蛇。同时,跟踪小偷要自然,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容易脱钩。抓捕的火候要掌握适度,一定要在小偷下手得逞没有转移赃物的一刹那,闪电出击,猝不及防,人赃并获。正因为父亲是一位好演员,他每次行动都获得成功,从没有失败过。父亲对此很是得意。
  父亲最引以为傲的是在火车站只身一人抓获几名团伙盗窃犯。那一次父亲受到省厅的表彰,是他从警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父亲本以为再干几年,光荣退休,对得起这份荣誉。没想到,在即将退休的节骨眼儿屡次失手,不是抓错了对象,就是人抓住了赃物却转移了,每次都弄得父亲灰头土脸很没面子。派出所领导也责怪父亲屡屡失手,愧对之前的荣誉。每当被领导批评,父亲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嗫嚅着。
  父亲在家经常呆坐在一旁,嘴里喃喃自语,也听不清他说什么。有时候,冰箱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我问爸怎么啦,他说怕冰箱门没关好。有时候明明戴着老花镜,却到处嚷嚷着找老花镜。母亲看着日渐消瘦、萎靡的父亲说,到医院检查吧。
  从医院回来,母亲告诉我,你爸是脑萎缩,没办法治疗,只能顺其自然。这种病人,最开始脑子会时清醒时糊涂。
  父亲单位的领导来看望父亲,说,你就在家安心养病吧。言下之意,父亲已经不适合待在反扒岗位了。不去上班的父亲就只好待在家里。
  待久了,父亲憋不住要出去转转,母亲就跟着,但有时父亲会偷偷地跑出门。有几次,父亲是被邻居送回来的,邻居说,你父亲找不到家了。父亲的病越来越厉害,有时候糊涂到连我母亲都不认识,他会指着母亲问,你谁啊?母亲哭笑不得。甚至有的时候,他会扭着母亲的胳膊说,抓小偷,这次我可逮着你了!母亲的胳膊常常是淤青不断,母亲看着父亲因生病而走形的脸,默默垂泪。
  被关在屋内的父亲天天嚷嚷着抓小偷,为了缓解他的情绪,我会扮演小偷偷母亲的钱,父亲就会直奔过来,抓住我的胳膊说,人赃俱获!父亲开怀大笑,我们却想哭。
  谁能整天陪着他玩抓小偷的游戏呢?不玩游戏的日子里,父亲就是摆弄他的警服,穿了脱,脱了穿,警服都被弄得皱皱巴巴。
  一次,父亲又偷跑出去,正当我们找得火急火燎的时候,父亲的几位同事把父亲送回来了。他们埋怨道,我们正在广场上跟踪几名小偷呢,你父亲不知从哪儿跑过来,抓住一个行人就大喊我抓住了小偷,惊动了那几个人,使得这次抓捕行动落空。
  我对父亲说,爸,你不是反扒警察了,你现在是病人。父亲突然暴怒,你才是病人呢,我不是警察是什么?说着,他去翻找他的那套警服。
  对于父亲,我和母亲是束手无策,只能耐着性子由他胡闹。闹急了,我们就把他关在屋里。被关在屋内的父亲确实安分了许多,但也一天天苍老,一天天糊涂。
  春节期间,我和母亲见父亲安静地呆坐着,就外出置办年货。回来的时候,发现父亲不见了。春节期间满大街人潮涌动,到哪儿找呢?我们一筹莫展。正当我们找得精疲力竭时,我的手机响了,是父亲的同事打来的,让我们赶紧到县医院,说完就挂了。
  我和母亲心急如焚赶到医院,父亲已奄奄一息。在我和母親的声声哭喊中,父亲微微地睁开眼睛,用尽力气说了一句:“这次……可是……人赃俱获……”说完,父亲安详地闭上了眼。
  原来,父亲跑到广场上,发现一个小偷正在行窃,他闪电般地冲过去扭住了小偷的胳膊,并大喊抓小偷。小偷挣脱不得,掏出匕首连连刺向父亲。父亲死死地抓住小偷的胳膊不放,直到父亲巡逻的同事赶到制服了小偷,把父亲送到了医院。
  父亲的同事流着泪对我说,你爸,这次怎么都不像病人!追悼会上,父亲穿着一身警服,躺在鲜花丛中,是那么威武,那么安详!
  选自《啄木鸟》
其他文献
秋天赏枫的季节,我好几次在京都。几个星期,一个月,好像忘了时间。好像春天才刚来过,同样的山,同样的道路,同样的寺院,同样的水声,同样的废弃铁道,同樣的水波上的浮沫,同样的一座一座走过的桥,桥栏上的青苔,回首看去,那桥栏,不是刚才还铺满落花吗?然而只是一回头,落花杳无踪迹,已经是满山的红叶了。水渠清流里也都是重重叠叠的红枫落叶,随波光云影逝去。每一次回头都踟蹰犹疑,害怕一回头,一切繁华都已逝去。一个
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有几个不待见之人。或因立场不对,身份不配,或因三观不同,不相为谋,但多数时候,嫌其俗,俗不可耐、俗不可医的俗。俗者,《荀子·儒效》谓之:“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谓之不学问;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谓之无正义。最是“以富利为隆”,当下体会为深。林语堂当年说社会十大俗: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贵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
谁把打铁声摁在了文明喧嚣深处?此时的雨覆盖了这个山村的各个部位,那个叫铁匠铺的地方,蛛网上粘着许多小虫子,我能想象出当年铺子里的热闹,所有的人都是顶着雨声到来的。铁匠铺永远都是一个动词,动在雨声的浸淫之下。它的持续时间是那么久。红钢从烈火中钳制到铁砧上,锤起锤落,叮当磅礴,小锤点击,大锤紧跟。铁匠对于铁是一场浩劫般的惊扰。铁匠铺的热闹为什么总是在雨天里?当然,更多的热闹是在冬天。真正的冬天开始了,
曾记得今年早些时候,北京画院展出“咫尺天地———北京画院画家小幅油画展”,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前往观看。有意思的是,画作中很多还不到一尺大小。常逛画展的人,很容易察觉到国内这两年展场上的大画越来越多,尺寸在2米以上的比比皆是。“画家小幅油画”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是因为颠覆“画面撑大”的做法,不啻回归了艺术爱好者们的审美习惯,也自是还原了国画创作和油画创作的本来面目和本源意义。“画幅撑大”是有原因
“裁缝”这个词,在我看来,是带着声色的。从嘴里读出来的时候,眼前便活脱脱一个匠人的形象。一副花镜儿,一把皮尺,半截儿粉笔,又一把锋利的剪刀,变戏法儿似的将手里的布匹裁剪成了衣裳。一个“裁”字,一个“缝”字,一开一合,是一门让人羡慕了几辈子的手艺。我对裁缝的全部记忆,源于儿时,也停驻在了儿时。那个时候的乡村,纯粹得就像一首诗,什么都是干净的,简单的,质朴的。那也是一个物质生活不算丰富的年代。隔三差五
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家读《西游记》,正想着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其实是一个人的四个侧面,门就被咚咚敲响。咚,咚,门还在敲,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是哐的一下,用脚踢了。我有些愤怒,一把将门拉开,门口站着的却是刘书祯。他说:哎呀,我还以为你不在家哩!我说:是你呀,几时进城的?他说:我已经在城市生活啦!他的嘴里永远没有正经话。“书祯,你个嘴儿匠!”“你不要叫我书祯,我现在改名高兴了,你得叫我刘高兴!”这就
世界是相异相悖的。北京很夸张地把湖称为海,不知是见识所致,还是狂傲的结果。云南那儿,那么巨大的湖,竟叫为池,相比北京就真有些边陲仆从的感觉了。而港岛的东陲西贡这儿,有一地方叫作“清水湾”,以中文和中原的世俗文化去理解,清水湾既是一地名所赐,那就一定缘于一条河流的弯道和弯道所箍围的村落而致使,自然也是潺潺水澈,袅袅烟青,如同一首淡诗,或是一篇富有韵致的散文吧。然而,清水湾并没有那河水的湾流和炊烟。原
我到一个城市去讲课,一个企业老板到机场来接我。路上他给我讲了个故事,是他亲身的经历。有一天他想开车出去办事,可是发现车牌子被拆走了。小偷留了一个纸条夹在车窗上,上面写着:“先生,对不起。我把你的车牌子藏起来了,你要是借我一百块钱,我就会告诉你到哪里取回车牌。如果你不想给自己找更多的麻烦,请把钱放到XX地方。给你个忠告,按照我说的做,绝对值。”一百块钱是一个很微妙的数目,显然小偷的开价是经过深思熟虑
我认识这样一个长辈,长得德高望重,和年轻人聊天的时候更是高深莫测到令人发毛。前辈总是点一根烟把面目隐在烟雾中,眼睛斜着半开半闭。可想而知,坐在对面的人是多么的惶恐啊。小年轻們前倾着身体哇啦哇啦说个不停,简直要掏尽平生所学。若是讨好成功,这长辈就会沉吟良久,过了好半天才给出终极褒奖———“我觉得你不像个80后。”这是从他那里能得到的最高评价,妙就妙在这个句子是个半开放的命题,所有人都能自行意淫出后半
老母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影片《哼哈二将》的摄制过程中。没能赶上葬礼。我是晚了一个星期才回到老家的。按仪式焚香供奉后,我想趁尚未下葬前,见见老母的遗骨。打开佛龛上的骨灰盒,看到了老母的遗骨。突然冒出一股强烈的不愿与老母离别的感情。我咯吱咯吱地咬啮遗骨。在一旁的阿妹们叫起来:“不能这样,快点住手!”阿妹们以为我的头脑失常了吧。不,不是的。那是难以解释的冲动。当时,无论如何不能与老母分别的强烈欲望左右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