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是一种不健康的演唱心理,不仅给演唱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还严重影响演唱效果。因此,心理因素在声乐演唱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声乐演唱中学生紧张心理的成因为切入点,据实分析了克服紧张心理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声乐演唱;紧张心理;策略
在具体的声乐演唱中,教师普遍只重视歌唱的技巧,却往往忽视演唱者的心理素质,究其原因,是其没有意识到心理素质在演唱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唱好,一旦离开教师,就不知该怎样发声;甚至有些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发声方法,但在考试或演出时,却无法发挥真实的演唱水平。形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消极性的紧张情绪,无论是一些初涉舞台的表演者还是具备专业能力的表演者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类似的紧张心理。由此看来,在当前声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
一、为演唱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一场成功的演出,必需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演唱之前,演唱者对歌曲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全面理解和掌握,认真细致地研究歌曲,为演唱的成功做到十足的准备。一个演唱者若对自己演唱的曲目准备的不够充分,就会产生一种担心的情绪,害怕某些方面出现问题如:由于歌词不熟练,害怕忘词;伴奏没有对好,害怕在台上出糗,由此可见,演唱者的紧张心理就是这样产生的,因此,一定要为演唱做好准备。首先,针对演唱的曲目,要给予足够长的试炼时间,对待乐谱、音准、节奏等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为避免错词、忘词的现象,歌唱者要熟背歌词,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其次,加大合伴奏的力度,要注意与合伴奏配合,就像真正在舞台上一样;再者,对于歌曲中的重难点,要及时分析并解决,对于歌曲的音、字、段、间奏等都要准确把握;最后,在上场之前,必须集中精神在脑中静过一遍演唱的曲目,做到有备无患。在这样充足的准备下,才能为克服过分紧张的心理障碍打好基础。
二、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声乐技巧
从声乐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感知是歌唱者对歌唱的理解,从基本的呼吸和声音到完成谱上的综合音符节奏的能力。在唱歌之前,我们的大脑指挥员应该发出什么样的指令,如何正确吸气,如何握持,在哪里发声,唱歌时腰腹部是否支撑,词语是否处于同一位置,情绪处理是否到位等等。这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歌唱思想。它们是声乐训练与演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学习者的声乐训练与演唱,必须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形成促进感知与思维相结合的意识。在平时的训练中,演唱者要讲究发声方法的科学性,为避免将嗓子弄得十分疲劳,要杜绝使用“只凭嗓子训练”的形式,这样不但无法体现训练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经研究表明: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声乐技巧,与演唱者的演唱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不仅能够使演唱者产生自信,还能使其泰然自若地演唱。要想呈现这种效果,必须要对情、气、声、字、腔、润、味、形等八大要素进行长期地训练,对于其中任意一项技能的练习都需要精琢细研。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练习“气”时,为锻炼控制气息的能力,可要求學生鼻子吸气3秒,然后控气,慢慢将气息从舌尖送出,发si的音,持续30秒,依个人能力,往后逐渐增加时间,每组坚持30至90秒,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对于在歌唱中控制气息、换气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舞台经验
舞台实践能力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演唱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学生一上台会紧张到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在平时的学习或训练中不断调动积极情绪,调整到最佳的舞台状态,则表演效果才会大幅度提高。此外,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方式就是舞台表演,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知识,还能发展学生创造力,在克服其紧张心理的同时,积累表演实战经验,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演练,积极为学生创设舞台实践的机会,第一、建设舞台实践基地,以学校的名义与相关的文体娱乐单位取得联系,为学生取得稳定的演出机会提供便利条件;第二,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园舞台娱乐活动,如:学期汇报演出、周末文化广场、校园艺术大赛等;第三,在学生内部可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有关声乐方面的问题学生可在讨论会上沟通交流等。学生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后,避免了外界因素如:环境、氛围、场地、听众等的干扰,歌唱状态会随之提高,从而为克服过分紧张心理奠定了有效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观众心目中所喜爱的是好的声音以及卓越技巧的演唱,尤其是喜爱歌唱者在演唱中生动的表达及感受,带给观众的是美的享受以及心灵的共鸣。因此,在声乐演唱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声乐技巧,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度,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从而为克服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涛. 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 参花:下半月, 2019, 000(012):P.135-136.
[2] 盛瑞强, 王延松. 声乐演唱中上场慌现象的心理学归因及对策[J]. 中国证券期货, 2011(03):34.
[3] 杜丽芬.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J]. 戏剧之家, 2016, 000(011):66.
[4] 苏磊, 王丽. 论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对演唱的影响[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5]朱梦如.声乐演唱紧张的心理表现与训练方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9):134-136.
[6]张晓俊.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紧张与放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35-36.
关键词:声乐演唱;紧张心理;策略
在具体的声乐演唱中,教师普遍只重视歌唱的技巧,却往往忽视演唱者的心理素质,究其原因,是其没有意识到心理素质在演唱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唱好,一旦离开教师,就不知该怎样发声;甚至有些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发声方法,但在考试或演出时,却无法发挥真实的演唱水平。形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消极性的紧张情绪,无论是一些初涉舞台的表演者还是具备专业能力的表演者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类似的紧张心理。由此看来,在当前声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
一、为演唱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一场成功的演出,必需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演唱之前,演唱者对歌曲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全面理解和掌握,认真细致地研究歌曲,为演唱的成功做到十足的准备。一个演唱者若对自己演唱的曲目准备的不够充分,就会产生一种担心的情绪,害怕某些方面出现问题如:由于歌词不熟练,害怕忘词;伴奏没有对好,害怕在台上出糗,由此可见,演唱者的紧张心理就是这样产生的,因此,一定要为演唱做好准备。首先,针对演唱的曲目,要给予足够长的试炼时间,对待乐谱、音准、节奏等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为避免错词、忘词的现象,歌唱者要熟背歌词,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其次,加大合伴奏的力度,要注意与合伴奏配合,就像真正在舞台上一样;再者,对于歌曲中的重难点,要及时分析并解决,对于歌曲的音、字、段、间奏等都要准确把握;最后,在上场之前,必须集中精神在脑中静过一遍演唱的曲目,做到有备无患。在这样充足的准备下,才能为克服过分紧张的心理障碍打好基础。
二、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声乐技巧
从声乐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感知是歌唱者对歌唱的理解,从基本的呼吸和声音到完成谱上的综合音符节奏的能力。在唱歌之前,我们的大脑指挥员应该发出什么样的指令,如何正确吸气,如何握持,在哪里发声,唱歌时腰腹部是否支撑,词语是否处于同一位置,情绪处理是否到位等等。这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歌唱思想。它们是声乐训练与演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学习者的声乐训练与演唱,必须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形成促进感知与思维相结合的意识。在平时的训练中,演唱者要讲究发声方法的科学性,为避免将嗓子弄得十分疲劳,要杜绝使用“只凭嗓子训练”的形式,这样不但无法体现训练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经研究表明: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声乐技巧,与演唱者的演唱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不仅能够使演唱者产生自信,还能使其泰然自若地演唱。要想呈现这种效果,必须要对情、气、声、字、腔、润、味、形等八大要素进行长期地训练,对于其中任意一项技能的练习都需要精琢细研。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练习“气”时,为锻炼控制气息的能力,可要求學生鼻子吸气3秒,然后控气,慢慢将气息从舌尖送出,发si的音,持续30秒,依个人能力,往后逐渐增加时间,每组坚持30至90秒,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对于在歌唱中控制气息、换气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舞台经验
舞台实践能力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演唱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学生一上台会紧张到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在平时的学习或训练中不断调动积极情绪,调整到最佳的舞台状态,则表演效果才会大幅度提高。此外,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方式就是舞台表演,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知识,还能发展学生创造力,在克服其紧张心理的同时,积累表演实战经验,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演练,积极为学生创设舞台实践的机会,第一、建设舞台实践基地,以学校的名义与相关的文体娱乐单位取得联系,为学生取得稳定的演出机会提供便利条件;第二,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园舞台娱乐活动,如:学期汇报演出、周末文化广场、校园艺术大赛等;第三,在学生内部可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有关声乐方面的问题学生可在讨论会上沟通交流等。学生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后,避免了外界因素如:环境、氛围、场地、听众等的干扰,歌唱状态会随之提高,从而为克服过分紧张心理奠定了有效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观众心目中所喜爱的是好的声音以及卓越技巧的演唱,尤其是喜爱歌唱者在演唱中生动的表达及感受,带给观众的是美的享受以及心灵的共鸣。因此,在声乐演唱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声乐技巧,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度,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从而为克服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涛. 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 参花:下半月, 2019, 000(012):P.135-136.
[2] 盛瑞强, 王延松. 声乐演唱中上场慌现象的心理学归因及对策[J]. 中国证券期货, 2011(03):34.
[3] 杜丽芬.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J]. 戏剧之家, 2016, 000(011):66.
[4] 苏磊, 王丽. 论声乐演唱中紧张心理对演唱的影响[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5]朱梦如.声乐演唱紧张的心理表现与训练方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9):134-136.
[6]张晓俊.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紧张与放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