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中英语教材的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03年秋季期教育部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颁布执行新的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配套的以话题为形式、功能与结构相结合的“任务型”新教材。该教材要求课堂以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教材要求教师教学应该以启发启发学生思考为主,提倡创新,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在培养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新的教材和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面授记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的能力。广西作为最后一批进入新课程改革的省份,面对新课改,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反应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思维创新,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才能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特点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更要以人为本;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的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其次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一套死的规则,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忽视它的交际功能,不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大体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课下做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为了改革传统教法弊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适应这种全新的“任务型”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1.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课堂要有互动交往的教学设计
  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交际(交往)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在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境中,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频繁交流,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同时,活化了教学内容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乐意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 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 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5.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传统教学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其他文献
让学生“学会生活”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高中物理教学重要的价值追求,对学生普及生活常识是帮助他们学会生活的基础。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选取了大量与生活相关的科普知识,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是普及学生生活常识理想的学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生活常识学习
卫生部通报2008年全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时指出,根据全国各地报告,2008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设行业。 The
目的 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寒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其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MM患者12例,其中包括9例难治复发和3例初发,沙利度胺 100~200 mg/d口服,每28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同时联合小剂量地寒米松15 mg/d口服,第1天至第4天,第15 天至第18天,每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3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 无效1例;不良反应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物理知识”;其次要求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自然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的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CAG方案治疗的12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阿柔比星(ACM)14 mg/m~2,1次/d,第1天至第4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Ara-c)10 mg/m~2,1次/12 h,第1天至第14天,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ìg/m~2,第1天至第14天,皮下注射,G
摘要:选修课程能切实有效地增加阅读量,拓展学习视野,使学生接受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的同时,发展个性,塑造人格。开设选修课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的空间,也给了教师更大的个性化处理的空间。但诸多原因造成选修课并未真正有效开展起来。从选修课的开设动机与目前现状及持续发展来看,学校对选修课做到正确地理解、领导教师科学地落实非常重要。要做到科学管理,必须依据校情对选修科目进行取舍进行合理的设置,优化配置师资资
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某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迁,为该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
《谁来拯救美国》作者:肖金泉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月开本:16开页码:212页定价:36.00元推荐理由: 2008年,“金融风暴”、“经济危机”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曝光率
初中化学理论性较强,要想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能通俗易懂的学好它。那么我们就要让化学是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化学。其实,随着化学的发展,生活中一些奥秘也逐渐被揭示。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知识。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饮食方面。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相信大家都吃过馒头吧!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要在发好的面中放入“碱水”,此“碱”在化学中其实属于盐类,名为碳酸钠,其水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