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走进生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理论性较强,要想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能通俗易懂的学好它。那么我们就要让化学是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化学。其实,随着化学的发展,生活中一些奥秘也逐渐被揭示。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知识。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饮食方面。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相信大家都吃过馒头吧!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要在发好的面中放入“碱水”,此“碱”在化学中其实属于盐类,名为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由于面发久了以后,会发酸,这是由于发面里的葡萄糖变成了乳酸。发面中放入“碱水”,正是利用了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原理,乳酸遇碱后,就马上被中和了,并且还有气泡产生让面膨胀更好。其次,大家都知道香蕉一受冻或碰伤皮就会发黑,其实,在香蕉皮的细胞里,通常有一种氧化酵素的化学物质,平常,它被细胞膜包裹着,不与空气接触,可是,若受冻、碰伤,细胞膜破坏后,那氧化酵素便会流出,经氧化后,生成一种黑色物质。梨子碰伤发黑也是这个道理。再次,常喝茶的人都知道,茶壶用久了会出现茶锈,茶锈是什么呢?经分析,茶锈主要还是茶叶中的鞣质,它使茶叶有了涩味,是一种复杂的酚类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尤其是沸水。当你吃不太熟的柿子时,舌头会感到涩得发麻,就是鞣质的原因。鞣质具有不稳定性,当它和空气中的氧“会面”时,它就会热情和氧交配,把氧原子吸收,使自己氧化为暗色,因此茶水放置后颜色总是慢慢变深。此外,鞣质分子间也会发生聚合、脱水等化学变化,使自己的“个子”变大,并生成一种叫鞣酐的化合物。鞣酐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红色或棕色物质,当其慢慢沉淀出来,就会依附在茶壶中,日子长了,你就会看到一层棕红色的茶锈。还有,你见过家里熬猪油吗?把厚厚的板油洗干净,切成方方的一小块,一小块,放进预先加有一点水的锅里。也许你会想锅里还有水呢?其实水是有意加的。锅里先放点水,熬出来的猪油就会比较多,颜色也会特别洁白可爱,香味更浓。如果不放点水,干巴巴地熬,熬出来的猪油,色香味都会较差。让我们先来看看,假如不先放点水,事情会怎样?原来这是猪油在高温下发生的一场化学变化。猪油是一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它经不起高温的“考验”,在高温下很容易“瓦解”,我们闻到的那股刺激味,就是猪油在分解时所产生的一种叫“丙烯醛”的物质引起的。经验告诉我们,干熬时,油渣中残留的猪油量也会较多。部分猪油分解了,部分猪油还没有完全熬出,当然熬得的猪油就会少些。如果先加点水,一方面免得猪油分解,另一方面水还会“钻”到残余的细胞中,把那些赖着不肯出来的猪油挤出来,使熬得的猪油较多。可是干熬的害处,还不光是损失一些猪油。更叫人生气的是,干熬时因温度太高,部分油渣会熬焦,不但使猪油的颜色变得黄焦焦的,而且还带有一股苦涩的味道。洁白的熟猪油会有一股独特的香味,是由于猪油中含有一些芳香的能挥发的物质。在长时间的高温煎熬下,这些香味物质散逸较多,冷后香味自然就会差些。可是如果在熬猪油时先放入一点水,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水的沸点比猪油的低,当油锅的温度升到100℃以上时,水就先沸腾了。你知道,水化为蒸气时是要吸收热量的,这样一来,油锅中的猪油温度就不会升得很高,上面讲的一些害处,也就不会发生了。当然,熬猪油时,加入的水也不能太多,大概1斤猪油放小半碗水足够了。水多了,油熬好了水还没有气化完,这就不好了。因为水能加快猪油变“哈喇”。
  生活材料方面。国家颁布的《禁塑令》相信大家都知道原因。塑料袋的材料多为两种高度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高度聚乙烯又简称HDPE。一般落水管上标有PVC,化学上称之聚氯乙烯,此材料也常被用作电线绝缘层等。但为什么食品包装袋不能用聚氯乙烯材料的塑料袋呢?原因是大家可能会感到吃惊吧!因为聚氯乙烯塑料袋只要受热就会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这种气体有毒。大家都见到过照相底片吧!那黑色的东西是什么?回答一定出乎你的意料,是银!其实,相当细的银粉就是黑色的。在底片上,涂有一层溴化银,由于溴化银见光极易分解,就可以将外面的光影印于其上。随着科技发展,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化学新材料,人们用其特性,制造出了各种种样的新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比如,用聚四氟乙烯制成了不粘锅,用聚乙烯醇、聚氧乙烯等制成吸水性极强的尿不湿……。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变色眼镜的奥秘,许多汽车司机在开车时常常戴着一副变色眼镜。在阳光下,它是一副黑墨镜,浓黑的玻璃镜片挡住耀眼的光芒。在光线柔和的房间里,它又变得和普通的眼镜一样,透明无色。变色眼镜的奥秘在玻璃里。这种特殊的玻璃叫做“光致变色”玻璃。它在制造过程中,预先掺进了对光敏感的物质,如氯化银、澳化银(统称卤化银)等,还有少量氧化铜催化剂。眼镜片从没有颜色变成浅灰、茶褐色,再从黑眼镜变回到音通眼镜,都是卤化银变的魔术“。在变色眼镜的玻璃里,有和感光胶片的曝光成像十分相似的变化过程。卤化银见光分解,变成许许多多黑色的银微粒,均匀地分布在玻璃里,玻璃镜片因此显得暗淡,阻挡光线通行,这就是黑眼镜。但是,和感光胶片上的情况不一样,卤化银分解后生成的银原子和卤素原子,依旧紧紧地挨在一起。当回到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玻璃镜片又变得透明起来。
  以上,我只是从两个方面谈了一下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希望大家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生活中涉及化学的方面还多着呢!涉及的具体知识更多,只要大家留心,多观察、多发现,化学的发展将会突飞猛进,我们生活中的奥秘也将进一步被发现,生活将会更加方便、舒适,用心去体验,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化学书。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相当好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在儿童恶性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及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初诊时、化疗中期及停药后随诊过程中~(18)F-FDG-PET扫描结果,并与同期的CT扫描相比较.结果 67例初诊儿童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共评估了1072个解剖部位,PET和CT均提示瘤灶阳性及阴性部位分别为11.10%和77.52%
让学生“学会生活”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高中物理教学重要的价值追求,对学生普及生活常识是帮助他们学会生活的基础。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选取了大量与生活相关的科普知识,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是普及学生生活常识理想的学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生活常识学习
卫生部通报2008年全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时指出,根据全国各地报告,2008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设行业。 The
目的 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寒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其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MM患者12例,其中包括9例难治复发和3例初发,沙利度胺 100~200 mg/d口服,每28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同时联合小剂量地寒米松15 mg/d口服,第1天至第4天,第15 天至第18天,每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3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 无效1例;不良反应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物理知识”;其次要求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自然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的
‘贝克’为引种驯化薄壳山核桃品种,坚果椭圆形,平均粒重4.8 g,纵径3.52 cm,横径1.94 cm;壳薄,壳面灰白色;果顶钝尖、稍歪、凹陷,底钝圆;仁内脊沟窄,取仁易,仁黄白色,出仁率5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CAG方案治疗的12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阿柔比星(ACM)14 mg/m~2,1次/d,第1天至第4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Ara-c)10 mg/m~2,1次/12 h,第1天至第14天,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ìg/m~2,第1天至第14天,皮下注射,G
摘要:选修课程能切实有效地增加阅读量,拓展学习视野,使学生接受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的同时,发展个性,塑造人格。开设选修课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的空间,也给了教师更大的个性化处理的空间。但诸多原因造成选修课并未真正有效开展起来。从选修课的开设动机与目前现状及持续发展来看,学校对选修课做到正确地理解、领导教师科学地落实非常重要。要做到科学管理,必须依据校情对选修科目进行取舍进行合理的设置,优化配置师资资
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某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迁,为该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
《谁来拯救美国》作者:肖金泉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月开本:16开页码:212页定价:36.00元推荐理由: 2008年,“金融风暴”、“经济危机”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曝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