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难点突破四招式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76669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课内外阅读脱节的现状,笔者探索出基于小语课文拓展性课外阅读的重点指导策略:对接原文,精选课外阅读文本激趣;联系背景,品味课外阅读文本怡情;优化方法,感悟课外阅读文本增效;比较写法,用活课外阅读文本练笔,以此来帮助学生突破课外阅读的难点,达到以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促进课内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拓展性;课外阅读;难点突破;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及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把课外阅读纳入了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家长、学生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然而,在这看似繁花似景的热闹场面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学生究竟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怎样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课外阅读如何为语文学习激趣增效? 都是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怎样才能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两条相互交织、共同生长的“常春藤”,让学生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在这两条“常春藤”上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开放出美丽的花朵呢?笔者做了一些探索,总结出了小语课文拓展性课外阅读的重点指导策略。

一、对接原文,精选课外阅读文本激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一步也走不出教科书的框框,也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1]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改编或节选自名著、名篇,但因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入选课本时,编者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因此,学生就无法感受到原著中发人深思、引人玩味、让人会心一笑的精彩表述和个性表达。教师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去亲近原著、深入阅读原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案例回放:
  《月光启蒙》教学片断
  师:诗人的母亲不识字,但天资聪颖,能说会唱,她用一首首民歌民谣滋润着诗人幼小的心田,让他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然而,就是这样的母亲,晚年时却得了老年痴呆症。
  PPT 出示原文中母亲得病一段往事的描写
  师:谁来给同学们读一读?(配乐朗读)
  师:听完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那份深深的感激,对母亲浓浓的爱。
  生:我感受到了诗人难过、痛苦的心情,母亲病了,他却无能为力,不能改变这一切。
  ……
  师:读完了这一段,我们再回到课文中,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吗?
  生:诗人是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来表现母亲对他的影响,抒发他对母亲的感激。
  生:诗人是想通过对童年甜蜜往事的回忆衬托出现实中的痛苦。
  ……
  師: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
  案例分析:
  1.由课文到原文,阅读面在拓展
  课文《月光启蒙》节选自诗人孙友田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月光母亲》,在诗人的童年,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在夏夜的月光下,爱让母亲忘却了白天劳作的辛苦,不厌其烦地给孩子吟唱讲述民歌民谣,可以说孙友田成为诗人与母亲的聪颖以及母亲给予的爱是密不可分的。文章在入选教材时删减了诗人母亲得病了这一相关背景,这就使文章的内容略显单薄,诗人的情感也无法得到完整的体现。教师适时地对接原文,就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有兴趣去读读原文《月光母亲》,再进一步地去读读孙友田的其他作品,从而由一课的学习拓展到完整原文的学习以及一个作者、一类文章的学习。
  2.由兴趣到经验,体验度在加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2]。引导学生对接原文的课外阅读,唤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更多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各类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而且对作品会有更深层次的、更全面的理解,对人物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也会更透彻,特别是原著语言对学生的感染和其习作能力的提高,更是改编作品和节选作品可望而不可及的。对接原文,既协调好了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又让学生丰富了阅读体验,在浓厚的人文情怀中,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完成与作者的心灵共振。

二、联系背景,品味课外阅读文本怡情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品佳作,但有些文章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阅读浅的缘故,一时无法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读、去想、去思。如果教师能针对这些课文,引导学生以文章的作者、相关的背景作为课外阅读的拓展点,去熟悉文章的作者、背景,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评点、札记,为随后进行的课文研究和探讨打好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本,阅读起来自然比较轻松愉快。
  案例回放:
  案例分析:
  1.基于背景的学习,人物形象更鲜活
  《二泉映月》一文是以民间艺人瞎子阿炳的苦难经历以及他对音乐的挚爱和不懈追求为蓝本创作的。在课前,引导学生了解阿炳生平及阅读《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回忆阿炳)》《阿炳曲集》等,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阿炳所生活的时代和阿炳凄惨的个人遭遇,再去学习课文,文中所描述的人、物、情在他们的大脑中就能鲜活起来,对阿炳能在那样的境遇之下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更生钦佩之情,同时,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文章中对《二泉映月》一曲所反映的跌宕起伏的情感的描写。
  2.立足课前的铺垫,领悟内涵更深刻
  通过以课文作者为阅读拓展点,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作者,了解文章的写作时代背景,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了解更多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增长学生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潜心会文,领悟文本内涵,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潜移默化中颐养性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点”扎扎实实,“扩展”丰富多彩,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就可以相得益彰[3]。

三、优化方法,感悟课外阅读文本增效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及阅读材料的选择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共同阅读的同时,应当注意到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教师在进行拓展性课外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同一篇课文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同一类的不同课外阅读文本进行阅读,以“课外拓展阅读感悟卡”的形式反馈阅读的成果,从而达到以教材主题为主线,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集体阅读和自主阅读有机整合的目的。
  案例回放:
  学生读后感节选:
  案例分析:
  1.运用感悟卡,能力提升快
  《珍珠鸟》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冯骥才以亲切、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小珍珠鸟可爱的外形以及他对珍珠鸟的爱护,展现了人与鸟友好相处的美好温馨的画面。《燕子》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同样是写小动物,作者郑振铎则以活泼、欢快的语言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小燕子灵活轻快的特点。在课内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同类的文章阅读,并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收获写在感悟卡上。有了课内学习的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时,就会感到十分亲切,理解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而通过阅读感悟卡的整理,则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主题,使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升。
  2.优化好方法,阅读增效能
  倡导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维的碰撞;阅读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的迸发;研究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智慧的磁场[5]。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学生由一篇描写小动物的课文学习,延伸到一组写小动物文章的阅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类文章的认识与掌握。同时,课外拓展阅读感悟卡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习惯,《海燕》的读后感就是学生对课文《燕子》更深层次的一种领悟。课外阅读方法的优化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也为课内语文学习增了效。师生在课内外有滋有味地吮吸着阅读的甘露,就能听到学生在语文广袤的天地中拔节成长的声音。

四、比较写法,用活课外阅读文本练笔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6]因此,语文拓展性课外閱读的目的不止在于阅读本身,而是要掌握一把钥匙,用它去开启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比较是最容易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领悟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特点的。只要比得恰当,则越比内容理解得越清楚,越比方法掌握得越深刻。在此基础上,用活课外阅读文本练笔,使学生不仅知道文章的表达方法,而且还能够掌握这一表达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语文学习的“出”与“入”。
  案例回放(见附表)
  案例分析:
  1.由阅读延伸到写作,使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
  由《青海高原一株柳》引入了《杨柳》的拓展阅读,并通过对写作内容、情感、方法的异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写物的基本方法,还认识到可以从不同的立足点写出同一物体的不同特点。课后的练笔要求使学生的阅读没有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浅层,而是落实到了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做到了“学以致用”。
  2.由比较学会了鉴别,使阅读不再是“管中窥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7]比较性拓展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在横向、纵向的比较中,学生不再是管中窥豹地去认识作家作品,而是学会了鉴别、表达。由于作者对柳树的认知、情感及自己心境的不同,笔下的文字也就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就不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描绘同一个事物。而教师在教学中选好分析、鉴赏、模仿的切入点,就可以为学生多打开几扇窗,使学生阅读的内容更加广泛,也可以使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认识从点延伸到面,在练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表达方式,为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这个阅读的重要基础,更应当由课内阅读向课外有效延伸,把课内外的阅读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课内阅读是主导,课外阅读是补充;课内阅读是热身,课外阅读是实践。总之,课外阅读难点突破必须以课堂为核心进行适宜的拓展性阅读,不但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更会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修订本 全一册) [M].杜殿坤,编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荀艳敏. 课内课外相结合 提高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35.
  [3]刘光芬. 以课文为媒介,架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 [J]. 中国校外教育,2015(4):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刘章云. 巧借课文教学 指导课外阅读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3):35.
  [6]钟诗莲.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新透视 [J]. 教育导刊,2012(10):75.
  [7]方燕青.开展扩展性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17-2):173.
其他文献
【摘要】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孩子的天性和童真需要在大自然里感悟和释放。为此,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整合现有资源,依据园所现有的场地性质、地形地貌、空间环境,怀抱自然,就地改造,进行了一场“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的田园变革。  【关键词】整合资源;怀抱自然;田园变革  农家乐,现代人追求的惬意生活;农家乐,回归自然的梦境田园。相信很多人都曾被农家乐触动过情怀,也心之向往。儿时,
期刊
【教学内容】科书第49~50页例3和“练一练”,第51页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和思考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能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比较,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
期刊
【摘要】当前,德育处在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要进进不去,要退退不得。如果把学校教育教学比喻成一个学生的正餐,那么德育充其量只是一道小点心,可有可无,更多的时候只是品尝一下味道而已。然而,德育工作者们一直在做着一个美丽的梦:小点心的正餐梦。  【关键词】花式点心;大德育观;幸福动力  小点心的正餐梦  ——论德育如何回到自身的轨道  江苏省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 周群芬  当前,德育是什么处境呢?从孩子
期刊
【摘要】后现代主义小说家马丁·艾米斯于1984年出版的《金钱——绝命书》被称为二十世纪末的《双城记》。小说中大量使用元小说叙事以及反宏大叙事等后现代技巧,完全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作者用游戏文章的态度对英国现代物欲横流、无道德底线的现状展开尖锐的讽刺。本文将探讨后现代技巧在《金钱》这部小说中的使用,解读作者如何在凌乱的叙事下表达深刻的主题。  【关键词】马丁·艾米斯;《金钱——绝命书》;后现代
期刊
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年龄的差异,有学科的差异,有水平的差异。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将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结合在一起,共同研究发展,形成合作文化,促进共同体内的每个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达成教师专业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  我校有区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共计16人。骨干教师比例占在职在编教师的24%,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不
期刊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能,也可说是教师的天职,自古而然,天经地义。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主观努力与其目标达成之间并不完全匹配。比如,作为教师,你在课堂上认真讲课,有的学生就是听不进去;你在努力传授知识,不少学生并未照单全收……面对这些情况,咋办?于是,一个新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本身,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更需要做一名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也许事实就是如此,课堂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持之以恒地写教后摘记,通过教后摘记的形式进行反思,既有益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备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后摘记的作用;教后摘记的内容;教后摘记的形式一、教后摘记的作用  都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教师精心准备的教案在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数学课堂的航标,需要有机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应基于儿童经验,瞄准最近发展区;尊重儿童认知,丰盈探究过程;适度拓展延伸,发展数学思维,不断提升思维品质,培育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儿童学习;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下水文”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在习作教学中,唯有善于思考的实践者才能让习作教学富有活力。教师针对实际情况,研究“下水文”的有效运用,并适时“下水”,必能在习作教学之路上真正成为“师者”,让习作之花越开越红艳。  【关键词】下水文;下水;运用策略  在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深感习作教学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耗时多,见效慢,学生怕写,老师怕批,学生的表达乐趣不翼而飞,
期刊
【摘要】结合常规媒体、交互白板、智能教学一体机及平板电脑在课堂中的实践,我们对智能教学平台的构想真正落地,使神奇技术真正融合于日常课堂之中。为了使广大教师对教育技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提出了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致分为1.0版常规媒体、2.0版交互白板以及3.0版数字化学习这样三个层次。在引入“混合式学习”的理念后,我们把这三个层次的教育技术进行融合,打造出了简洁高效、移动互联、多元交互、资源融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