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对学习的心理压力。为此,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相继产生,其中,“问题教学”法便被广泛运用到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成为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探讨利用“问题”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在物理课堂上,以问题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相互整合,使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极大地提高了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一、“问题教学”法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问题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是教师根据课本,对书本知识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讲,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学生往往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单滑轮和双滑轮,哪一个更省功的内容时,若教师像以前那样,根据课本的内容,设计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论开始讲解。那么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之人只是看和听,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但是,教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或独自思考,或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探索式的实验,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中间,教师只是负责课堂的监督和指导,作为课堂主宰者的学生,其学习的主动性高涨,对于课堂内容也有更深的理解。
  (二)提高课堂的效率
  提高效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采用“问题教学”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时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教师带着问题讲课,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提出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上,从而使物理课堂更有针对性,有效地减少了教师跑题、学生走神的现象。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面的能力,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只是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却被削弱了。
  利用“问题教学”法,学生针对问题,调用相关知识,自主探索,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此外,采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对问题进行提问、思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意思维,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运用中的不足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意义,但在实际的运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这种教学方法作用的发挥。教师对“问题教学”的组织不够专业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教师往往为学生设置尽可能多的问题。同时,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心存怀疑,担心学生浪费教学时间,因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进行严格控制,而留出大量时间用来讲解。这样,“问题教学”便成为一种教学形式,而流于表面,没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实行。
  此外,许多教师对教学目标不明确,提出的问题不能体现教学内容;学生对于问题的研究不深入,无法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等。这些都是“问题教学“法的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开展、实施。
  三、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使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改变,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任务减小了。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不再独占课堂的时间和发言权,而是要对课堂内容和形式进行组织,保证“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首先,教师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设定相应的教学形式。
  例如在讲“惯性”方面的内容时,教师要针对这个主題,根据大纲的要求,设置相关问题和具体情境。同时,教师还要确定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是自主探究还是小组合作,是单纯地讨论,还是查阅相关资料,亦或是运用实验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些都是教师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备课时,需要考虑的内容。
  其次,要为学生寻找答案留出足够的时间。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寻求新知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用来思考、实验和讨论,最后才能得出满意的答案。但如果教师将时间规定地过于严格,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则学习的效果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不能为学生设置太多问题,或规定严格的时间限制,从而制约学生思维的发散。
  此外,若是教学时间过于紧张,或教学内容过多,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为每个组分配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分别进行实验、讨论,然后与大家分享他们组的结论。同时,教师要激励学生的怀疑和问题精神,鼓励其他同学对结论进行提问,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加深他们对这个问题理解,还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节省课堂时间。但是,教师要注意对所有的问题及答案进行整合,防止学生顾此失彼,忽视了对其他问题的掌握。
  四、结语
  创新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利用“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更是它能够达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对它有足够的重视,认真研究和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保证初中物理课堂充实、有效。
  参考文献
  [1]韩树忠.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57)
  [2]胡红兵.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才智,2011(1)
  [3]周明根.用问题情境引导科学探究—例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1(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在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校园网络的使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更
【摘 要】 “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的永恒话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这个质量求生存的竞争时代,社会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大,用质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不仅仅靠的是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而是通过教学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创新、经验的积累等综合过程中逐步提高。  【关
【摘 要】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所有知识学习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准确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思考问题、推理证明有所依据,能有创见地解决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习的重要地位;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及内部联系;指导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体系、指导学生注意教材中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注意指导学生剖析数学概念的本质、要指导学生掌握好数学概念的符号、要指导学生重视对数
【摘 要】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既是重要部分,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良好的应用题教学能够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着重从两个方面探析其措施:一是实施课堂观察与分析,二是提炼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学习;现状与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极限思想是微积分的基本思想,用以描述某个无限变化过程的终极状态,是其他相关数学分支(如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的理论基础。极限也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挖掘体现极限思想的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极限思想。
目的:注意认知,作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关注热点。本课题研究一探讨老年化对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等注意网络加工的影响及
【摘 要】 课堂教改是我校一直常抓不懈的大事,坚持教改对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课堂的面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为了长足发展,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继续实践、思考、总结、改进,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路。我认为:要处理好以学生为本,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因材施教,要处理好使用教材与开发课程资源的关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处理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关系;三维目标共同落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