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文,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要走出作文的低谷,必须首先打破了这个恶性循环,每个教师都苦恼于此。形式迫使作为教师的我们陷入了思考:那么学生的作文能力到底从何处来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做好指导
  “情景教学法”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说:“作文指导主要的功夫就是在写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学生有了阅读的积累,写起作文来肯定是文思泉涌。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上好每节阅读课,不要把课文的学习和作文的训练分开来,不能认为写作独立于语文教学之外。作文需要引导,而且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一次我听一节一年级语文,这位教师教的是一年级拼音内容,在课堂中她就很用心地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观察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用上一些关联词。她就是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的指导,学生训练了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积累了词汇,随着所学的课文不断增加,学生积累“仓库”里增加了存量,写起作文来就胸有成竹,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在教学中更应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学过的好词佳句,指导背诵优美的文章和片段,使学生熟记于心并进一步地去感受语言美,而后教会他们如何用、用在什么地方。
  二、写好观察日记
  从一年级起就要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孩子们学过拼音后,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开始学写日记,记录当天的所见所闻,这样,学生乐意把刚学过的词语和句子用来写话。如在教二年级《难忘的一天后》,孩子们再写日记去那里游玩,他们就会注意到了对天气的描写和场景的描写。如写去公园游玩,会用上“兴致勃勃”、“兴奋”等词语,比让他们单一的造句有意义。
  二、做好片段练习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或者布置课下观察任务。如在教学《翠鸟》一文后我让学生观察本人所见的鸟类,或者家养的小鸟进行习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在学了《看雪》后让孩子们写写自己所观察到的雪景,他们除了会用上书上的好词好句外,会写出自己对冬天深深的记忆,而且语言非常生动。
  三、激发写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会和同同学们一起观察周围的世界。我在二年级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我在班级布置了一个生物角,根据需要平时放有“兔子、金鱼、小螃蟹、含羞草”等,然后布置养殖和观察任务,让他们写观察日记。孩子们兴趣盎然,写的富有情趣,写出了童真。
  四、培养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势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象的突出特点。
  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力的作文语言如同白开水,没有一点文采和独到的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好修辞方法,特别是比喻,让学生发挥联想,说出生动的语句,在课后,要让学生多练笔。如编童话故事、续写故事、利用声响编故事、还有出示几个看似无关联的词语让孩子们选用几个续故事,这样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如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后,让学生续写故事;学过《水果故事人》时,我就应注重引导学习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积极开动大脑,扩展大脑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我们还能发明什么机器人,练习写这类想象作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极力挖掘学生的想象潜力。
  四、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
  要引导学生爱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堂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五、认真批改,做好评价
  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老师,似乎就是任务完成了,不管它好还是不好,自己不会再去修改。在教学作文完成后,可以采取生生互相交流批改,可以改正一些错别字、标点符号、明显病句、斟酌字、词、句的用法是否妥贴等。作文本收上来后,要认真批改,给学生指出一些明显进步和优点,同时给学生指出修改的目标,让学生再精细批改,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给学生进行个别、集体讲评。这样做,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大家都要经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思维过程。对于写得差的同学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表扬,哪怕是一个词语的灵活运用,一个恰当的修辞方法,使他们感受成功,感受写作的乐趣。在同学互相批改环节,他们改到写得好的作文可能学到方法,得到启发。那些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每互改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对于一些好的作文,我们即使不去报社投稿,也可以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也可以在班级的学习天地、黑板报上刊登,这样可以使孩子们体会作文的愉悦,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增强写作的投入感,作文水平好更上新台阶。
  总之,学生作文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我们教师努力的。有了我们循序渐进的指导,相信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兴趣会越来越高。
  
其他文献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许多能力的获得大大依赖于模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模仿是他们最初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他们掌握实际生活知识的基本形式。正是在模仿成人的行为过程中,儿童才从“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 。  我认为儿童时期模仿心里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模仿的无选择性  儿童善恶好坏的观念很薄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们不能有选择地对事物加以模仿,如:许多儿童模仿别人口吃的现象
期刊
期刊
2004年3月26日,编辑部与西南师范大学在西南师大桂园会议室举行了题为“西部大开发与西南民族史研究”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编辑部主任刘世哲编审、马骍编辑,西南师范大学副
远程教育是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文字、音像、课件等多种媒体传送,为学生提供知识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信息容量大的教学资源和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一面大锅朝天扬,五湖四海到咱校,语数美劳样样有,连着知识大海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增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课改实验的全面推进,
期刊
<正>(接上期)三、使评估行业基业长青近期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如何使行业的基业常青?从目前来讲,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形成共识。(一)证券业资质维护得到证券业资质,是许多机构
摘要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除了其为师应具备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应是其为人应具备的人格魅力。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业、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完善教师自身人格,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等,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教师学生人格魅力完善人格  为探讨教师与青少年的关系,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在广州市区进行了一项“教师与青少年”的调研。调查结果
面对金融危机,大庆石化储运中心把着力点置于自销产品在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上,依靠拳头产品带活市场,年初至今,三大拳头产品石油焦、石蜡、液化气尽产全销。 In the fac
如何转化后进生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班主任工作中,最头痛的就是对后进生的转化,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过程.本文就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
期刊
<正>围绕"推动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做大、提升行业专业服务能力"这个主题,我从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做大、评估市场建设、评估准则建设工作三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一、扎实开展注册
内容摘要: 针对现在的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有待加强的现状,浅谈本人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怎样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教书和育人同步。  关 键 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德育教育   记得一个教育家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说明教学与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现阶段有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动力和信心,更懒得动手,更有些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