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ffan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体现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索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本文从“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着手,分析了适用于初中探究性学习的数学问题,得出了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探究式 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
  
  二、适用于初中探究性学习的数学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问题中的一种,其特征是:问题本身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或条件),只提出几种可能需要经过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得出结论(或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探究性问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创新精神。现以教材中的部分问题为例,试对探究性问题进行归类,并探求其求解问题的策略。
  (一)条件性探究
  此类题型给出问题的结论,探究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其解题策略常采用分析方法(执果索因)。
  (二)结论性探究
  此类题型给出问题的条件,探究问题结论,其解题策略常用综合法(执因索果),即已知条件→问题结论。
  (三)结论存在性探究
  此类题型是探究符合条件的结论是否存在,常采用:假设存在→推理→得出结论合理或矛盾。合理者结论存在,矛盾者结论不存在。
  (四)规律性探究问题
  此类题型由特殊推广到一般,探求规律,其解题方法常采用归纳法,将一般化归到特殊,寻求途径找到规律。
  
  三、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其最基本的态度之一就是质疑,好奇和质疑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是孕育探究未知世界的摇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出问题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要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妥善解决他们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扑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与“灵感”。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解决学生“敢于学习”的问题
  通过设疑置问,创设了一定问题情景,既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又能为学生铺设解决疑问的阶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为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在“引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同桌之间、组内和师生之间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呈现自己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解决学生敢于学习的问题。教师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程序中扮演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引导学生,务必做好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工作,让其在思维的碰撞中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三)启发引导,画龙点睛,解决学生“善于学习”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尝试知识形成的过程,对探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善于在知识生长点上设疑,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借原有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迷惑不解的困境时,这里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又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
  (四)巩固提高,形成检测,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将教师和学生所得到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形成的检测题目难度适中,低档为主,要有层次,有综合性和启发性,可以分为必做题与选作题两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识时,一般有两个过程,即“同化”和“顺化”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强化思维过程的教学,应用同化与顺化两个认识过程突破知识的更新型难点,这样不仅能巩固提高数学效果,并能对教学效果形成检测。
  结论
  “互动”探究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引导策略的研究,真实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深入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探究如何真正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转变。
  
  参考文献:
  [1]孙朋才.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途径. 华章(教学探索), 2007,05.
  [2]李留墩.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初探.成才之路, 2007,08.
  [3]朝晖.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例谈.内蒙古教育,2007,02.
  [4]朱峰.让探究式学习进入初中数学课堂. 湖北教育(教学版), 2006,01.
其他文献
WDS9002水调自动化系统大量使用于全国各大电网公司和水电厂。该系统在测点实时数据表(RT)上采用ORACLE的插入和修改触发器,将测点的最新一条实时数据插入和修改到断面数据表
本研究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21个狂犬病病毒分离株的L基因3′端片段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将所测定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本实验室的GXN119、国内外公开发表
道德与法治课在初中教学阶段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针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的教学课程,现阶段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有了更高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通过“两个平台、多种模块、一项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探索,提出通过课程平台确立,促进课程建设,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实训课程,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动手能力;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级应用型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打造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就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从本质上转变“教师要我写”为“我自己要写”应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就此方面谈谈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策略之一:从兴趣入手,写“练胆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学生作文,先写“兴趣文”亦称“练胆文”。  从兴趣入手,先求完整,再求发展,以期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在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需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并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于现阶段小
新课改的推广和应用,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就需要教学认识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寻找更多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摘 要: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在养成高中生的主体性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养成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生活世界为参照是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可取路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主体性教育 实施路径    一、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概括而言,指的是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个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选择、评价、内化,自主地建构主体性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语文是小学教学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国家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我们国家对下一代的教育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对于学好语文的基础,就写字来说,
摘 要:本文给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作了准确的定位。提出如何在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中、在应用题教学中、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中学数学建模思想。同时提出在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以及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中学数学建模 渗透 主体    数学学习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如何让数学回归生活、生产实际,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