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延时”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研究通过实验法、访谈法了解了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的年龄效应及“后延时”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在不断提高,4~6岁可能是幼儿这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后延时”对学前儿童尤其是中班、大班幼儿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后延时 学前儿童 时间性预期记忆
  1 问题的提出
  1971年,Loftus进行了有关预期记忆的第一例认知心理学研究,开创了预期记忆研究的先河,但是直到Einstein和Meoaniel(1990)提出预期记忆的实验研究范式之后,人们才越来越关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但是近些年来预期记忆的研究对象多以老年人或青少年为主,涉及学前儿童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且在仅有的几项研究报告中,以下两点研究的不足不容忽视:其一,在设计实验时,研究者总是要求个体在特定时刻提取预期记忆任务,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部分预期记忆现象不符,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需要个体在特定时刻立即做出反应,而是在这一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将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出来就可以了,例如,老师要求儿童回家后把作业交给家长签字,那么从儿童到家一直到第二天早返校这一时间段均是预期记忆的有效提取时间,那么在“后延时”状态下儿童的预期记忆状况如何呢?其二,对学前儿童预期记忆的研究以“事件性预期记忆”为主,而对“时间性预期记忆”的研究尚未出现,这与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滞后有关,因为到了学前晚期,儿童才开始学会用时间标尺计时,因此要研究学前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具有一定难度。但是有难度并不一定无法操作,我们可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代替时钟来研究学前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对“后延时”状态下学前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进行了研究。
  2 实验方法
  2.1被试抽取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每班男、女幼儿各10人,男女各占10人,总计60人。
  2.2实验材料:沙漏1个(能够计时3分钟);秒表1块(主试用来计时);彩色图片120张(总共分为6类:地上跑的动物、水里游的动物、天上飞的动物、蔬菜、粮食和水果;每类图片各20张);带有图案的纸盒6个(图案分别为老虎、鱼、小鸟、白菜、玉米和苹果);时间性预期记忆记录表数张。
  2.3实验过程:实验采用Einstein和Mcoaniel的研究范式,将预期记忆任务镶嵌到进行中任务中。实验开始前先对主试进行培训,使之能够熟练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实验中,进行中任务是由主试抽出一系列图片,问被试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并让被试进行分类;预期记忆任务是当放在幼儿左侧的沙漏里的沙子漏完时提醒主试。实验在安静教室内进行,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主试向被试详细讲解任务要求,并让被试进行充分练习,保证被试了解整个过程。重点提醒被试“沙子漏完时要马上提醒主试,如果忘了也可以在后来想起来的时候再提醒主试”,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再对被试进行任何提醒。
  第二步:呈现干扰任务,让被试在纸上画一幅画,时间为3分钟,主题为“堆雪人”,3分钟后不管被试有没有画好,测试正式开始,如果被试提前画好了,可以提醒他修改一下。
  第三步:两个主试为一组对幼儿进行个别施测,其中一个主试随机抽取一系列图片,问被试图片属于哪一类,应当放在面前的哪个盒子里面;另一个主试在旁边计时,提醒第一个主试进行中任务结束的时间(进行中任务在沙漏中的沙子漏完3分钟之后结束,如果3分钟之内预期记忆任务还没有提取出来,则视为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失败)并填写时间性预期记忆记录表。
  实验结束后,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访谈,询问预期记忆任务失败的原因,鉴别任务的失败是因为没有理解指导语还是确实忘记了这一任务;对能够“即时提取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是否一直将预期记忆任务储存于短时记忆中;对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延时”的幼儿进行访谈,了解幼儿是如何想起预期记忆任务的,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想起来,后来才想起来的。将访谈结果记录在时间性预期记忆记录表中。
  3 果与分析
  实验中,少数幼儿确实存在不断转头查看沙漏的情况,但主要集中在实验开始及临近结束的时间段内。在这里我们规定,只要在实验过程中(设置沙漏到沙子漏完这一时间段内)有半数以上的时间一次都没有转头查看沙漏情况,我们就认为预期记忆任务没有一直存在于短时记忆中,以此为标准删除3名幼儿。试验结束后对能够“即时”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他们并非一直都想着预期记忆任务,而是在某一时刻突然想起来了。据此,我们对57名幼儿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3.1学前儿童进行中任务的完成情况
  由上表可知,各年级在图片分类中的表现良好,这说明任务的难度没有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但也占用了幼儿的部分认知资源,这与日常生活中的任务难度接近,可以作为进行中任务进行实验设计。
  3.2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完成情况
  F1表示预期记忆任务即时提取失败人数;
  R2表示预期记忆任务延时提取成功人数;F2表示预期记忆任务延时提取失败人数;
  R表示预期记忆任务提取成功人数;F1表示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失败人数
  由上表可知,学前儿童在时间性预期记忆方面的总体表现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这方面的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即使到了幼儿园大班,他们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仍然没有发展起来。
  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我们运用双向表X2检验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的年级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说,不同年级幼儿在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9.55,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好,小班幼儿的成绩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年级。另外,他们在“即时回忆”方面的差异性未达显著水平(x2=2.39,P>0.05),而在“延时回忆”方面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X2=5.99,P<0.05)。这说明4-6岁可能是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发展的关键时期。   另外,我们还运用相关样本t检验分析了“后延时”对不同年级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学前儿童预期记忆的“即时回忆”成绩与“总成绩”之间差异显著(t=4.26,P<0.01);中班、大班幼儿在这个方面的差异也分别达到了显著水平(t=2.58,P<0.05;t=3.25,P<0.01),小班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未达显著水平(t=1.00,P>0.05)。这说明,适当延时对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的成功提取效果显著,尤其是对大班幼儿的影响尤为显著。
  4 讨论
  实验结束后,我们对没有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了访谈,考察学前儿童没有完成任务的具体原因,当问及“还记不记得帮老师一个什么忙”时,绝大多数幼儿表示记得,并能够复述预期记忆任务;而当问及“为什么没有提醒老师沙子漏完了”时,幼儿表示忘记了。例如有的幼儿回答“我想着提醒老师的,但是没有想到沙子漏得那么快”,或者回答“刚开始一直记得提醒老师,但后来就忘记了”。有的幼儿在进行图片分类时没有成功提取预期记忆任务,但任务一结束,看到沙漏马上就想起来了。这说明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失败并不是没有理解具体任务。
  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进行年级差异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在不断提高。小班幼儿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基本上没有发展起来,几乎所有的幼儿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图片分类方面,没有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意识;中班幼儿开始有了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意识,偶尔会想起具体任务并转头查看沙漏,但是大多数仍然会由于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图片分类方面而忘记预期记忆任务,反而是在进行中任务结束时想起来提醒老师沙子漏完的幼儿占据很大一部分;大班幼儿较中班幼儿在“即时回忆”及“延时回忆”方面的表现均有较大发展,在“延时状态下”能够对预期记忆任务进行成功提取的幼儿已占半数以上,这说明在这个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逐渐发展起来。但是,总体来说,即使到了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仍然没有发展起来,这可能是因为时间性预期记忆是一个自我激活、自发提取的过程,而学前儿童在这个方面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
  另外,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进行“延时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延时对成功提取预期记忆任务确实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大班幼儿的影响尤为显著。这是因为,小班幼儿还没有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意识,在延时状态下他们仍然无法完成预期记忆任务,因此延时与否对其影响不大。但是到了中班,由于年龄的增加,受幼儿园环境的影响以及教育的作用,幼儿开始有了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心向,但是由于没有真正形成时间概念,他们对时间的长短缺乏一个准确的判断,因此无法在恰当的时刻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即时提取”,而是在某一时刻突然想起了这一任务从而进行了“延时提取”。因此,可以预测,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逐渐能够准确判断时间的长短,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即时提取”的成功率会逐渐提高,但是“延时提取”仍然会是儿童乃至成人的一种重要的提取方式。
  5 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在不断提高,4~6岁可能是幼儿这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后延时”对学前儿童尤其是中班、大班幼儿的影响显著。
其他文献
古人云:“学贵多疑。”不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多疑好问,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就获得了知识,就长进了学问。  儿童其实生性是多疑的。因为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有限,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求知欲强,总爱问这问那,父母应针对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鼓励孩子多思多问  当孩子向我们提出问题时,应尽量给孩子以较圆满、正确的答案,并不失时机地肯定、表扬孩子爱动脑筋。答案
期刊
《纲要》明确规定: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把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之中,既能促进幼儿形成优秀的道德修养,倡导文明行为,又可塑造出幼儿良好的性格。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首要内容是幼儿园教师按照幼儿的特点将教育内容规范化,具体化,拟定由浅入深的礼仪行为,把示范、明理和练习联系起来,使幼儿园礼仪教育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经过幼
期刊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托班幼儿正处于学习音乐的启蒙时期,也是关键时期。针对幼儿年龄小这一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中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要求教师带领孩子在
期刊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有教师自编自导,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结合幼儿特点和教学。我园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尝试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展开思维的翅膀,使幼儿树立自信心。“尝试”教育理念作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理论流派,也被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引导和鼓励幼儿尝试,在尝试中积极、主动获取知
期刊
幼儿期是审美教育的关键期,因为良好的审美教育能使幼儿的人格发展更加健全,也更为完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以期达到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正确审美观和高尚思想情操的目的。怎样在日常教学中贯彻这一要求呢?  一、创设审美环境,构建幼儿美好心境  古人云:“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欲黄泽黄”。当今幼儿生活在信息社会之中,各种社会环
期刊
中华民族拥有许多传统的美德,这些优秀传统必须从小传递给幼儿。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对人没礼貌。于是出现了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的现象,一些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但是良好的礼仪并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园一直在进行《靖江民俗文化的开放利用渗透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精心筛选家乡马洲文化中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大胆创设富有民俗节庆气息的幼儿教育活动环境,利用这些民俗节庆资源开展精彩纷呈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从小接受优秀的、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和艺术创作素养及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  民俗节庆资源  幼儿教育活动 创设 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
期刊
随着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广泛、快速、便捷的资源,能够创设出真正的视觉环境,在极短时间内信息技术的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像、声音、活动影像信息,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从而使美术教学变得简易、新型;学生可以交互、愉悦的学习,它满足了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所以说,在现代美术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
期刊
摘 要  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有效途径,早期阅读活动的语言教育价值已毋庸置疑。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好早期阅读活动、充分发挥早期阅读的教育价值是幼教工作者必然要探索的问题。本文综合教育实践,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选择符合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的早期阅读内容、运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怎样才能达到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早期阅读 阅读兴趣 文学作品
期刊
摘要  《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贯穿了综合、主题、多元等教育思想,能进一步促进幼儿整体、和谐的发展,为新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幼儿一日活动均为课程的教育理念,并将课程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努力探索课程与游戏的内在联系,找到课程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幼儿在学习、生活、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整合课程 学习 游戏 生活 活动  《幼儿园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