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命运的救赎意义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27315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雨,原名林雯,博士,MD(美国)、Ph.D(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品真新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赴美,在美国先从事医学科研工作,后通过美国西医执照考试,曾在达特摩斯医学院、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纽约下城医院等地工作过11年;在海内外诗歌、散文和小说征文中多次获奖;为美国《侨报》《明报》《星岛日报》副刊专栏作家。主要出版作品: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刀锋下的盲点》;诗集《无眠的岸》《双人舞——杨平/施雨同题诗》《施雨诗选》;散文集《我家有个小鬼子》《美国的一种成长》《美国儿子中国娘》《成长在美国——海外中小学素质教育》《上海“海归”》《归去来兮》;中译著《走进马拉卡楠宫——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夫人传》;主编主笔《“9·11”人性辉煌——来自恐怖袭击现场的报告》。
  华人女医生与美国“9·11"恐怖事件
  王红旗:2011年1月,你的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在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问世,小说里那位自觉奔向美国“9·11”恐怖战争,为抢救他人而牺牲的华人女医生何小寒,给人留下了永远的关于生命价值的追问。当时我看到封面上的题眼:“有那么多路云淡风轻、花团锦簇,她却选择了一条无法回家的路。”那一根如何小寒灵魂的白色羽毛,漂游在纽约世贸大楼的上空,我的心就被震撼了。
  美国“9·11”偷袭发生的时间是2001年9月11日。10年以后你创作的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其情节发展与人物命运都与“9·1 1”恐怖战争紧密相连。请谈谈你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初构想,这位华人女医生何小寒,是如何诞生出来的,有原型吗?
  施雨:“9·11”发生的时候,我去现场了,当时我做了很多采访,《“9·11”人性辉煌——来自恐怖袭击现场的报告》这本书我任主编兼主笔。《小寒》原来是个中篇小说,因为“9·11”的触动,我改写成了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
  在我的生活经历里,从来没有遇到过像“9·11”这样惨绝人寰的悲剧,在美国本土,两百年来也是第一次蒙受如此重大的蓄意攻击。或许因为是医生出身,一直致力于医疗科学进步和延长人类自然生命的工作,对恐怖分子如此无视生命,恣意残杀生灵的行径尤其深恶痛绝,这是我愿意承担《“9·11”人性辉煌——来自恐怖袭击现场的报道》主编与主笔任务的原因。
  《下城急诊室》中的女主人公何小寒,是一位美国华人新移民医生,她怀着救死扶伤的理想,从中国到美国,在短短的一生里,她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理想。也许,这就是何小寒的宿命,在“9·11”这样一个“特定事件和環境中”,给小说的主人公何小寒医生一个展示她命运的空间与轨迹。这样一个主人公命运的轨迹,其实也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命运的轨迹,在这些特定的命运背后,是丰富、深远、神秘的文化与心灵的潜藏。
  这位华人女医生何小寒,是我身边很多女医生形象的综合提炼,小说主人公的人物设置,必须有这一类人(女医生)的共性,又要有作为小说灵魂人物的特殊性。许多人问,何小寒是不是有我自己的影子,当然有啦,我赋予主人公我的三观,尤其是我的价值观取向。
  王红旗:小说的结构很独特,以何小寒这个女性形象的生存、职业状况为线索,一章写美国,一章写中国,叙事节奏在交错推动情节进展,彰显多重张力。尤其是小说结尾,达到一种含蓄的高潮,“9·11”恐怖战争发生后,华人女医生何小寒,仅以一个医生的名义去抢救伤者,而死在双子座大楼的废墟之下。人物超越个人私我的爱情困惑,升华到以死亡救助人类的大爱,更折射出其内在人性本然的纯真善良。谈谈你安排两条线交错发展的意图。
  施雨:一章写美国,一章写中国,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犹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小说主人公何小寒在中国带着中国文化的烙印,包括初恋,这是一条副线。她在美国接受西方训练,经历文化差异、冲突与融合。这是叙事主线,包括新的情感经历。两条线索交错叙事推动情节进展。
  一章在中国、一章在美国的对比写法,最后把故事结束在美国的“9·11”之中。小说是以一个“在路上”的故事,吸引读者的目光,固然有不同的爱情遭际与鲜活的情节,但与其说是一个女孩流浪的心迹,不如说是爱情流浪的足迹,我们一路上跟着主人公何小寒捡拾起忧郁、奔放、激情的体验,激荡起每一根纤细的神经,窥见爱的种种悲欢离合。何小寒、高凡伟、凯文、施杰,甚至王静茹,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接纳爱、表达爱。说不上谁对谁错,爱情本身就无对错可言。我们生活其中,凭借爱才能坚固我们脆弱的灵魂,“为了爱,梦一生”。有哲人说过,在没有信念的时代里,爱情被升华为一种信念,一种理想。
  王红旗:因为何小寒游走于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甚至是多元文化的夹缝里,心理上处于激烈冲突的状态,其实是带有迷茫与执着求证的意味。在她从“私我”到“大爱”的精神时空里,是你对创作意识的引领与经验的诠释;也就是说,是你对情节延展与人物性格走向的个性化把握。你将何小寒的命运归属,赋予生命死亡而灵魂永生的诗意隐喻,进而提出了一个全球化问题,人类需要共同寻找一种多元融合的途径。你以何小寒的死亡来批判文化霸权与非常战争,唤醒人类的大爱、大悲悯,寻找人类如何得救。那么,在美国“9·11”恐怖战争已经过去近20年之际,请谈谈你对这次“人类性灾难”的看法。
  施雨:开始,我写的时候并没想把何小寒写成死亡结局,我是陪着她一路寻找爱情的。很多读者问我把何小寒写得那么好,为什么又让她死去呢?把结尾改了吧。其实写到结尾时,我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很难受……我也舍不得小寒死去。
  但是,这是主人公的必然归宿,也就是在特定环境与事件中的必然结局。哪怕是作为作者的我都无法改变她的命运,这是主人公自己的因果逻辑。
  “9·11”恐怖袭击事件,是人类在新世纪所遭遇的最惨烈的一次浩劫,何等剧烈地冲击了全球的政治版图和经济体系!何等严酷地考验了各国的社会机制和领袖胆略!但是,这场超级惨剧,更剧烈冲击、更严酷考验的,不是别的,是人性。   小说的主人公何小寒所证明的,正是被浩劫考验的最根本层面——逃生与救援,创痛与忧伤,关爱与互助……通过故事,讲述了人性横遭摧残,被迫殒没又依旧延续,屡屡复活……最脆弱的是人性,那么轻易地就被摧毁;最坚韧的也是人性,那么顽强地薪火传递。
  王红旗:你诠释得很精辟。小说核心人物何小寒形象的塑造,突破之处还在于,她拥有精湛的医术,在职业技术方面可以与美国白人平起平坐,甚至比他们还优秀。在某种程度上有你的影子,前面讲到,当时你工作的美国医院有很多博士生,培养训练了很久,也没有具备你在国内受过严格训练的过硬技术,你还没有工作到三个月,就让你申请他的博士生了。而且,何小寒和你一样,也是在医院上班,挤时间学习考“西医执照”。你以与自我直接关涉的经验呈现人物,如异质同构的灵魂,感觉很亲近,更富有真实感。
  小说对急诊室环境独特性的营造,也是其他作品里很少看到的。因为有你自己职业的切身体验,使得你讲述的故事、塑造的众多人物,有一种真实感。而且通过细节的描写,能够表现出入物身处顺境或逆境时的深度心理。并且小说也将想象的空间留给阅读者,构成了“互文性”对话。这样“造境”不仅模糊了文本的、文化的边界,而且,能够洞见灵魂的真相。
  施雨:的确,场景式的环境描写,我写得很多,是希望通过强烈的画面感,帮助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以及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心理。
  王红旗:比如,小说里有一个场景,有人在生命垂危需要输血,但他的宗教仪式又不允许医生给他输血,很纠结……这样悬着故事就到此结束了。这与我们现在时时“遵医嘱”截然不同,病人的命运很多时候是应该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其实你是在细微之处呈现不同的文化差异。
  施雨:医院环境里,在死亡面前人性表现得最彻底,而文化差异和冲突也最多。我是想告诉读者,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小说中那个器官捐献的细节,是真实发生的事,当时对我触动很大。你不能说她不爱她的丈夫,但她有她自己爱的方式。
  王红旗:对。小说中写到,急诊室送来了一位因车祸已经脑死亡的男士,死者之前写过器官捐献的遗嘱。最感动人的是他的妻子赶来之后,非常冷静地配合医生核实捐献器官的各种手续,完成死者的遗愿。这是西方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与中国文化的生死观念有很大差别。尤其你写得很克制,更显示出那位妻子的理性的至爱。
  就像崔卓力当时说的,医院是人类生命的极致。华人女医生何小寒作为小说中的核心人物,面对医院的生离死别、血腥的抢救、呼啸危急的状况,和小寒内心的苦楚、茫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实际上,小说以何小寒的个人情感蕴含着一种人类共通的普世情怀。
  施雨:何小寒在急诊室工作,每天都看着有人来叩问死亡,最后她感觉到自己才是离死亡最近的那个人。其实,不只是何小寒一个人在成长,在挣扎,而是所有人在挣扎,在蜕变。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一样,中国的亲友关系更近,情感表达更强。我想表达的是,西方人最真实的生存状态,遇到大悲大喜,他们不是大发泄,而是理性的克制。
  王红旗:还有一种场景,是我永远不能抹去的心痛。那是“9·11”恐怖战争之后,打開运到急诊室里的一个个“尸体袋”所看到的:“一个尸体袋里装着一条左腿和半截骨盆,骨盆上还挂着阴茎和一小段结肠,鲜血淋漓。这个尸体的另一部分早上已经运了进来,一起发现的还有一个手机……另一个尸体袋里面有一个脾、一些内脏、一部分肝。”(施雨:《下城急诊室》,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第244 245页)这样惨烈的场景,激发起了人类对爱与和平的渴望,将中西方文化的冲撞转化为人类生命意义相通的终极关怀。那么,你构思的何小寒死于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座的废墟下,就成为一种超越自我与“他者”的未来象征。
  美国“9·11”,是人类思想和精神现代性危机的综合并发症。小说最后把人物命运与此联系,不仅有很多可挖掘的想象空间,也俭释了何小寒走向死亡的内在必然,以及悲剧命运的救赎意义。小说内容与封面图,也简直是绝配。
其他文献
汪曾祺在列举受影响较大的现代作家时,常把鲁迅和沈从文并提,并把他排在沈从文的前头。其实鲁迅生前跟汪曾祺并没有交集,汪曾祺也并未写下多篇有关鲁迅的文章(只有一篇,而他写过多篇谈沈从文的文章),但其笔下时时有鲁迅的影子。汪曾祺视鲁迅为写作上的导师,从他那里汲取诸多滋养。在阐述自己的创作观时,他常常援引鲁迅,可见对其作品的熟稔程度。他坦承:“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我读得比较熟的是鲁迅。我在下放劳动期间,曾发
期刊
1978年12月13日,夙愿未偿的李长之先生驾鹤西去,享年69岁。生前的飞扬与落寞,死去的沉寂与随后的“出土”,在李长之身上堪称戏剧。我曾长久地伫立在西单武功卫,看那繁华与喧嚣的背后,是否漂浮着中国文艺复兴的游魂。想二十余年家居此地的李长之,眼睁睁见自己绝大的热望都归于虚无,该有何等的扼腕与叹息。清华园的意气,黄叶居的寂寥,原来李长之早就料中了天才的结局。在1933年写定的《<红楼梦>批判》中,他
期刊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坚持守正创新,锐意改革。在价值追求上展现新担当: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优良传统,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贴近时代需要,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坚持文质兼美,强调典范性和高品位。在语文品格上实现新作为: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意识,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自主探究的读写体验,注重培养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积极倡导少做题、多读书。  关键词:语文统编教材 价值追求 语文品格  统
期刊
张郎郎是张仃的儿子,然与一般的“画二代”不同,张郎郎不以画为职业,画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是他自娱自乐、抒发心灵的道具。结果,张郎郎变成一位难以归类的“素入画家”(指那些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艺术訓练,但凭感觉、直觉作画者)。  张郎郎的画风,令人想起张仃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毕加索加城隍庙”的艺术实验。变形夸张的造型、生猛热烈的色彩、浓郁的装饰情调,甚至题材,都是一脉相承。若将张仃的《洋油灯》《堂屋》《
期刊
摘要:屈原的《橘颂》收于《楚辞-九章》中。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及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学界看法分歧很大。本文认为,《橘颂》是屈原二十岁行加冠礼时明志之作。  关键词:《橘颂》创作时间借橘咏志  屈原的《橘颂》收于《楚辞·九章》中。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及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学界看法分歧很大。要正确解读《橘颂》,首先要弄清它是诗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所写。  王逸《楚辞章句》言屈原被放江南之野而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以“语文”视角来观照商昌宝先生《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都是女人惹的祸?》一文,发现其在“语文”方面存在一些毛病,如用词不当,概念违反同一律,论据无法推导出结论等,文章详陈其毛病所在,并请商昌宝先生教正。  关键词:用词不当概念违反同一律论据与结论  近读商昌宝先生大作《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都是女人惹的祸?》(《名作欣赏》 2018年第12期,以下简称“商文”),有些想法。这些想法源于我
期刊
就首届“新国学”高层论坛的事,我虽然跟北京的不止一位老师们打电话,或者写电邮,但是我真心更忧虑他们是否真的与会——各种各样、莫名有名的忧虑。而钱理群老师在第二次的电话联系中主动表示,他不能与会,但是可以提交一个发言稿的时候,我就十分满足和轻松了:这可以读到钱老师的心声,又不用操心老师前来汕头的吃食、住行、心情……至于这其中明显的自私自利的思路,我也一时顾不上自责,反正,这样的邀请结果在我的意识里是
期刊
我是在火车上读了方丽娜的新作《蝴蝶坊》。雪山丘壑、城市村庄呼啸而过,小说的情节,如同窗外肃杀的凛冬一样,对应着主人公从身体到情感到心灵的流亡——故事在现实中复活了,我仿佛正与人物一道乘着20世纪的国际列车横跨欧亚大陆,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从冰封东北到莫斯科,从巴黎到维也纳,行色倥偬,半世荒芜,桃源望断无寻路,此生心安何处?到站关机之际,约翰·托尔金的这句“家园已在身后,世界尽在眼前”浮上心头。  方
期刊
我对莫砺锋的印象用现在的话来讲,他就是一个学霸,他说他考研究生之前的学养就是在江南和淮北的屋檐下背了一千多首古典诗词和几百篇古文,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到现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恐怕也不多。再联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读书无用论泛滥成灾,当时大家都看不到前途,而且他的家庭成分也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够在屋檐下一心一意地背诵古典诗词和文章,这确实是了不起的。他的远见和定力,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期刊
看到吴子林先生谈述学文体,似乎为刊物一直以来的文风倡导给足了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随后又找到他于2017年正式发表的《“毕达哥拉斯文体”——维特斯根坦与钱钟书的对话》(《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一文,深读一次,便从“似乎”变成了“确乎”。  当下的学术环境,标准化体系不仅融化了学科内部的差异美,甚至连不同学科间也能熔炼出同质化的形貌。其实,今人也已经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这种被规训之后的精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