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复习导航(二)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物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九章 力与运动
  知识梳理
  一、二力平衡
  1.物理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
  状态或   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    .
  2.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上力大小
  、方向   ,且作用在   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3.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2.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   状态的性质,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
  状态的性质.我们将物体具有保持
  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3.惯性是由物体的    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等因素    .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1.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
  ,也可以使物体的    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    的作用.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如果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如果物体受到的几个力不能平衡,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就要    改变.
  考点扫描
  考点1 二力平衡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知道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②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③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物体所受的力.
  例1 如图1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解析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受力物体不同.因此,选项A和D中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不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两个力应该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即受力物体应是相同的.因此,该题中与罐受到的重力互为一对平衡力的,受力物体仍然应该是罐,即手对罐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 C
  考点2 牛顿第一定律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②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③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
  例2 小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图.
  小勇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了下列表格:
  根据以上实验填好以下内容:
  (1)小勇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滑下时,应保持同一    .
  (2)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3)由此可推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
  解析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应让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从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桌面的初速度相等,便于比较大小不同的阻力对小车的运动影响.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通过进一步推理可分析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1)高度 (2)长 小 慢 (3)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3 惯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知道惯性的概念;②利用物体的惯性性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例3 我国现在生产的轿车都具有多项安全配置,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也能起到保护作用,如图3所示:
  (1)请你分析说明此轿车中“头枕”起了什么作用?
  (2)除了安全带以外,轿车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即使在发生严重碰撞时,也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这个安全装置是什么?
  解析 在回答轿车中“头枕”的作用时,从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而所保持的运动状态角度分析解决.
  答案 (1)当轿车突然加速(或突然启动、或追尾),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
  (2)除了安全带以外,在发生严重碰撞时,安全气囊也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考点4 力与运动的关系
  例4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解析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该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 D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知识梳理
  一、压强
  1.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  .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物体    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公式p=    ,压强的单位是    (符号“    ”),1Pa=    N/m2.
  3.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   或者减小受力面积.例如刀口要磨得很   等.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者增大   .例如书包带做得很    等.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对容器底和    都有压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    ,压强越大.
  2.静止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  ;
  式中的h为深度,是指从自由液面
  计算的深度.ρ液是指   的密度.
  三、气体的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   ,称为大气压.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cm高水银柱产生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   cmHg
  =   Pa.
  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在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还与    的变化有关.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时沸点   ,气压增大时沸点   .另外,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都是利用    把水抽上来.
  3.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   .飞机就是利用   的关系产生升力升空的.
  四、浮力
  1.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    托力的作用称之为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为G,然后将该物体浸在某种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视重为F,则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F浮=    .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   和液体的   有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其表达式是F浮=G排液=    .
  五、物体的浮与沉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F浮和重力G物的作用:当F浮大于物重G物时,物体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小于物重G物时,物体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等于物重G物时,物体处于   状态;当物体上浮后,露出水面,最终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物重G物.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与物体密度的关系:若ρ物   ρ液,物体下沉;若ρ物   ρ液,物体悬浮;若ρ物   ρ液,物体上浮;物体上浮的最终状态是漂浮,所以漂浮时,ρ物   ρ液.
  3.潜水艇依靠进水、排水来改变自身
  从而实现其下潜、上浮的.在水下,当F浮=G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潜水艇可
  在水中任何位置.
  考点扫描
  考点1 压强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画压力的示意图;②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③应用压强公式进行固体压强的计算;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1 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l=  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l  p2(选填“>”“<”或“=”).(取g=l0N/kg)
  解析 该同学在水平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F=G=mg=45kg
  ×l0N/kg=450N,双脚站立对水平地面上的压强为pl=■=■=1.5×104Pa.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小,是站立时的一半,因此pl=0.5p2.
  答案 1.5×104 <
  考点2 液体的压强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②应用液体的压强公式进行计算;③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决生活中液体压强的问题.
  例2 如图4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解析 观察图4可知,虽然液体的深度h相同,但液体的长度不同,甲试管中液体的长度比乙试管的短,因此液体的体积V甲<V乙,已知两管中液体的质量m相等,利用公式ρ=■可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根据液体压强的规律: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则在液体的深度相同情况下,可判断出甲试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试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答案 >
  考点3 大气压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存在;②估测大气压的值;③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关系;④了解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3 下列图5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解析 用吸管吸饮料,当管中的空气被吸掉后,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饮料压入管内从而上升到口中.利用吸盘要先挤出里面的空气,使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吸盘压在墙面上.同样,用滴管吸取液体也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进行的.而帕斯卡“裂桶实验”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液体的深度的增加而变大,在液体压强的作用下,把桶压裂了,与大气压无关.
  答案 D
  考点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②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例4 如图6所示,用电吹风吹机翼模型,机翼模型上升.图中A、B、C三点,气体流速最快的是    ,气体压强最大的是
  .若增大风力,机翼模型获得的升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 在相同时间内,经过机翼模型下方的路程比经过机翼模型上方的路程短,所以下方空气流速小.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模型在压强差作用下,产生向上的升力.若增大风力,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得更多,机翼模型上下方的压强差将增大,从而使机翼模型获得的升力将增大.
  答案 B A 增大
  考点5 浮力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知道浮力的定义;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③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④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⑤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例5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武王曹操葬身河南省安阳县,中国的考古专家暨文物部门认定,图7为曹操高陵出土的玉、玛瑙等装饰品.小亮所在的科技活动小组想知道玉的密度,他们到博物馆参观时,借了一只玉球进行了测定.他们将玉球用细线挂在随身携带的测力计下端测出重力后,又把它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如图8所示.(取g=10N/kg)求:
  (1)玉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玉球的密度为多大?
  解析 (1)玉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0.9N-0.6N=0.3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F浮=ρ水gV排可得:
  玉球的体积为
  V=V排=■
  =■
  =3×10-5m3
  玉球的密度为
  ρ=■=■
  =■
  =3.0×103kg/m3
  答案 (1)0.3N (2)3.0×103kg/m3
  考点6 物体的浮与沉
  本考点主要考查:①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②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浮力大小的计算;③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6 2010年12月13日中午12点58分,在亚丁湾中部海域护送商船的“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发现有一艘可疑快艇高速驶来.于是,命令直升机紧急起飞直逼海盗船,并向海盗船开火,迫使5名海盗丢弃武器投降.
  据悉,“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满载排水量4500吨,最大航速27节,续航力5000海里(取g=10N/kg,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1)当“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满载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
  (3)如图9所示,当直升机飞离“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后,护卫舰所受浮力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护卫舰将    (选填“上浮一些”“位置不变”或“下沉一些”).
  解析 (1)“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在海面上是漂浮,因此护卫舰满载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4500×103kg×10N/kg
  =4.5×107N.
  护卫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V排=■
  =■
  =4.4×103m3.
  (2)直升机飞离“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前后,由于导弹护卫舰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总等于重力,而直升机飞离导弹护卫舰后,导致导弹护卫舰的总重减小,所以护卫舰所受浮力将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海水gV排液,浮力的大小减小,海水的密度不变,所以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则护卫舰将上浮一些.
  答案 (1)4.5×107N 4.4×103m3 (2)减小 上浮一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生变革,企业也必须做出的改变,并且主动对出现的问题引起高度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员工的思维、思想以及个人三观都发生变化,这就给企业思想政治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是该课程其中一项重点学习内容,笔者重点阐述了学科网站建立的方法步骤,论述了建立学科网站的重要意
一、功和功率概念分析  1.功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做功应具备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力和距离,在时间上要有同时性,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做功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工作不同,工作是指付出一定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完成的某一种日常实践活动.  2.功率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之一)  3.功和功
学位
知识引擎  一、热量  1.热量: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即能量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没有”或“含有”.  2.热量的计算  (1)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物体吸热,t末>t始,温度的变化量为Δt=t末-t始;物体放热,t始>t末,温度的变化量为Δt=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虽然仅仅相差一个字,但却有着本质区别.能量的转化是指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变化,能量的转移是指同种形式的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或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而能量的形式却没有变化.  下面通过几道典型例题的讲解,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很好地区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例1 某同学做“蹦蹦床”运动,试分析他从下落到接触蹦床到被弹起到上升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  解析 要想解决本题
作图题是物理中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杠杆作图在其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许多同学在作图时往往由于概念不清,或者审题不明,会出现一些无谓的失误,造成失分.实际上,杠杆作图题就那么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简单机械的使用非常广泛.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同学们在课堂上已经深入探讨了杠杆和滑轮两种常见的简单机械,明确了它们的原理和用途.本文向同学们讲解另外两种简单机械——斜面和轮轴,希望能拓宽同学们的视野.  一、斜面的原理与应用  在学习功的概念时,教材上以斜面为例,斜面长度为s、高度h,用大小为F的力、沿斜面方向匀速推重为G的物体,把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重要因素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这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与电力供应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因此,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已经受到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风力发电的优势  风力发电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是因为这种发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