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物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这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与电力供应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因此,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已经受到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风力发电的优势
  风力发电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是因为这种发电方式具有很多独到的优点:(1)除水力发电外,风力发电是当今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2)全球风能资源丰富,其潜力约为目前全球用电量的5倍;(3)常规化石能源终将耗尽,而风能作为可再生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4)风能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清洁能源,清洁无污染;(5)风力发电场施工周期很短,单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时间不超过三个月,10MW级风电场建设期不到一年;(6)风力发电场对土地要求低,相关建筑设备实际占地仅占风电场地1%,其余空地仍可供农、牧、渔使用.
  二、我国风力资源分布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陆地离地10米高度可开发的风能总储量约有43.5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风能储量有6亿到10亿千瓦,近海风能储量有1亿到2亿千瓦,共计约7亿到12亿千瓦.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北”(西北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北部)地区、青藏高原腹地、东部沿海陆地、岛屿及近岸海域.风力强度受季节的影响尤为明显,冬春两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影响,风力较夏秋两季强,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冬春两季枯水期水电发电量的不足.
  三、我国风力发电状态
  我国风力发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满足广大牧民生活用电的需求,主要为离网型小型风力发电机,单机容量为几十瓦至几百瓦.随后开始研制、开发和应用并网型中型风力发电机,并在边疆、海岛、偏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推广应用.近20年来,我国已经在河北张家口、辽宁营口、黑龙江富锦等等地区建成10多个百万千瓦级的大型风电基地,并初步形成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09年,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超过德国和西班牙,世界排名从第四位升到第二位.
  四、风力发电基本原理
  如左下图所示,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如右下图所示,矩形线圈放在支架上,在它下面放一块小磁体,用纸做一个小风轮固定在转动轴上,把小发电机与小量程电流表相接,吹动小风轮使之转动,可观察到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左右摆动,这就是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由于线圈中的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发电机发出的是交流电.实用性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因风量不稳定,输出的是13V~25V变化的交流电,需经整流、升压,转化为50Hz的220V交流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
  五、我国风力发电技术
  (一)并网型风力发电成为主流
  风力发电通常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运行方式.独立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又称为“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利用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在有风期间将多余的风电向蓄电池充电,在电力供应不足时由蓄电池向负荷供电,适合在偏远农牧区、海岛等地利用.并网型风力发电运行方式是将风力发电并入常规电网运行,向大电网提供电力,常常是一处风电场安装几十台甚至几百台风力发电机,可以克服由于风的随机性带来的储能问题,具有投资集中、装机容量大、见效快、受益面广等优点.
  (二)水平轴风电机组成为主流
  水平轴风电机组技术,因其具有风电转换效率高、转轴较短,在大型风电机组上更显出经济性等优点,日渐成为世界风电发展的主流机型.竖直轴风电机组因转轴过长、风能转换效率不高,启动、停机和变桨困难等问题,目前市场份额很小、应用数量有限,但由于其全风向对风、变速装置及发电机可以置于风轮下方或地面等优点,近年来,国际上相关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发展.
  (三)变桨调节技术成为主流
  1.变桨调节原理
  功率调节是风力发电的核心技术之一,风力发电机在超过额定风速(一般为12~16m/s)以后,由于机械强度及其零部件承受能力的限制,必须降低风能捕获量,使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值附近,从而减少叶片承受载荷和整个风机受到的冲击,保证设施设备不受损害.
  变桨调节根据风速的变化来调整叶片的安装角,从而稳定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调整叶片的安装角,适度增大桨叶的有效迎风面积,达到尽可能多地吸收风能的目的.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调整叶片的安装角,适度减小桨叶的有效迎风面积,达到适度吸收风能,保持发电机发电功率平稳的目的.变桨调节方式具有载荷平稳、安全运营等优点,现有绝大多数风力发电机普遍采用这种技术.
  2.变桨控制方式
  风力发电机变桨控制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统一变桨控制和独立变桨控制.统一变桨控制是最先发展起来的控制方法,是指机组的所有桨叶都由一个执行机构控制,进行相同的安装变化.独立变桨控制是在统一变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风机的每个叶片都由独立的执行机构控制.统一变桨控制具有控制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是一旦执行机构出现故障,只能停机维修.独立变桨控制成本较前者高,且在控制上较复杂,但是可以很好地应付自然界中风力在各个叶片上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减小叶片的拍打震动,降低风力对机组的冲击,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个执行机构出现故障就必须停机的问题,所以说独立变桨比统一变桨更具有优势.
  六、近期两大发展趋势
  (一)从内陆风力发电走向沿海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用电缺口尤为明显,拓展沿海地区风力发电的规模已是大势所趋.沿海地区的海陆风把含有盐分的水汽吹向风力发电场,盐分与设备元器件大面积接触,使之腐蚀的速度大大加快.科研人员相对应地提出系列防腐保护措施:使用锌铬膜(达克罗)涂层工艺技术对设备金属表面处理,使工件表面形成不易被腐蚀的稠密氧化膜;在叶片表面喷涂光触媒涂料,它利用阳光、雨水、空气作为基本反应介质,使污染物附着后被分解;对电气元器件集中的区域进行密封防潮、降温保护以减缓腐蚀速度……
  (二)风电场的环境影响渐受关注
  近年来,风力发电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日益受到重视.选址过程中,应以最大限度减小地表扰动为原则,尽量减少耕地占用,规避生态保护地区.在鸟类繁殖和迁徙的重要场所,应尽量减少风电场开发,同时,可以在风机上描绘鹰眼和不同颜色彩条,警示鸟类绕行,有效降低鸟类碰撞风机的概率.
其他文献
土壤肥力是土壤最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土壤特性变异会引起作物生长的变异,实时掌握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是管理好土壤养分和合理施肥的基础。而研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则需充分
随着社会发生变革,企业也必须做出的改变,并且主动对出现的问题引起高度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员工的思维、思想以及个人三观都发生变化,这就给企业思想政治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是该课程其中一项重点学习内容,笔者重点阐述了学科网站建立的方法步骤,论述了建立学科网站的重要意
一、功和功率概念分析  1.功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做功应具备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力和距离,在时间上要有同时性,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做功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工作不同,工作是指付出一定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完成的某一种日常实践活动.  2.功率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之一)  3.功和功
学位
知识引擎  一、热量  1.热量: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即能量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没有”或“含有”.  2.热量的计算  (1)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物体吸热,t末>t始,温度的变化量为Δt=t末-t始;物体放热,t始>t末,温度的变化量为Δt=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虽然仅仅相差一个字,但却有着本质区别.能量的转化是指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变化,能量的转移是指同种形式的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或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而能量的形式却没有变化.  下面通过几道典型例题的讲解,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很好地区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例1 某同学做“蹦蹦床”运动,试分析他从下落到接触蹦床到被弹起到上升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  解析 要想解决本题
作图题是物理中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杠杆作图在其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许多同学在作图时往往由于概念不清,或者审题不明,会出现一些无谓的失误,造成失分.实际上,杠杆作图题就那么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简单机械的使用非常广泛.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同学们在课堂上已经深入探讨了杠杆和滑轮两种常见的简单机械,明确了它们的原理和用途.本文向同学们讲解另外两种简单机械——斜面和轮轴,希望能拓宽同学们的视野.  一、斜面的原理与应用  在学习功的概念时,教材上以斜面为例,斜面长度为s、高度h,用大小为F的力、沿斜面方向匀速推重为G的物体,把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重要因素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