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s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结合,是提高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别是整体基础较差的农村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场白”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初一进入初二是知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如何吸引学生,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认为第一堂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而不是又凶又恶的“老虎”。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起。如作一些简要的自我介绍,简要的纪律说明,强调作业要求,等等。特别是介绍有关物理的一些趣事,例如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是光的折射;“天狗吃月”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古埃及的金字塔在修建时用什么工具来运输如此庞大的石头;死海不死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一颗子弹呢?你学了运动的相对性后,你也能像飞行员一样抓住一颗子弹,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一节课下来,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同时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自然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觉得物理非常有趣,一心想要学物理。“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上课之门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而有些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物理课本上一些科学家好学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法国科学家安培好学的故事:有一次,他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猛一抬头,发现前面有一块黑板,不由喜上心头,马上掏出一支随身携带的粉笔,计算起脑袋中的问题来。突然这块黑板向前移动了,安培一边跟着前移,一边计算着。渐渐地黑板移动得更快了,这位专心的计算者也跟着跑起来。当他实在跑不动而停下来时,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背板。他望着车背上的公式渐渐远去,懊丧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惜还没有算完。”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六认真”是必不可少的。除做好常规的教学外,针对整体基础水平差的学生,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上课前尽量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备课,立足于课本,讲解尽量浅显易懂。课堂气氛要活跃,语言要风趣、幽默,提倡轻松愉快教学法。如以故事导学:用“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平面镜成像;用“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引入密度的测量实验。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要讲究艺术,注意随机应变,临变不慌,因势利导。有的老师遇类似情况就过于紧张,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往往含糊其辞,敷衍搪塞,要么置之不理,消极回避;要么大动肝火,怒斥学生,转嫁危机。这些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使问题复杂化,并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如一位老师在连电路时,连好后灯泡不亮,下面的同学都在嘀咕。这位老师没有慌,而是说: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电压表检验电路的故障,下面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检查是哪里出了问题。结果这位老师熟练地找出了毛病,同学们也佩服地笑了。老师冷静而生智及时调整了教学过程,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在学生头脑中巩固了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这一技能。
  2.做好书上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人们拿着鸡蛋的时候都小心谨慎的,但如果将鸡蛋握在手中即使用较大的劲也捏不坏。在演示时,可以叫一位力气较大的同学来做这个实验时,让学生看到实验的真实性。再解释其中的道理,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再比如,在讲蒸发吸热时,让学生自己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再发两支温度计给学生,将其中的一支涂上酒精,待一会后,对比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验证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三、课后作业处理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在我校06级二班试验了一个月,同时进行了一次检测,从结果看,根据我校情况,不能完全丢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还不能完全丢掉课本,相反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了避免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最少题量,而不作统一要求,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作业,要求基础差的同学记住书上的公式、定义等知识点。
  针对整体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从以上方面进行加强,多花精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行,一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的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和传统教学的比较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学概念,其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基本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更要进一步深入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思想认识,调整和转变教学思路,探索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 有效教学 教学思考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执行者,教师应该在强化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引领学生尽快适
摘 要: 针对力学课程在中职学校中的重要性与独特性,作者探讨了提高中职学生对力学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提倡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适当增添力学大师的典故,使力学课程注入新的活力;采用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中职学校力学课程 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 力学史 互动式教学    1.力学课程的重要性与独特性  中职学校力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工程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设计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则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物理教学方式。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物理学科
摘 要: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繁杂而沉重,光靠一个部门和辅导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完善学生干部的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和培养他们的工作艺术,努力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  关键词: 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 学生党员    要抓好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通过树立学生典型来实现辐射宣传教育的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创设情境。即教师将化学问题或事实镶嵌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情境主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整个教学
摘 要: 作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通俗的方法。其中要点大致为:让学生对钢琴进行认识,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规范的手形和手指的正确弹奏方法、五线谱的识别能力。而后应进行钢琴教材作业布置,其步骤包括:学生对上节课作业的演奏与反馈、教师对作业进行指导、新作业的布置,等等。同时也不应忽视家长在学生学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钢琴 启蒙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它是一种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活动。观察能力是指人类用感觉器官和各种科学仪器,将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等信息,传入神经中枢,形成直观印象的能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谈及他为什么能作出如此重大贡献的原因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又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在时间上极易消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上,我是超过中等水平人们的。”这充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学习时的“低负高效”,受到了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是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的一条重要衡量标准。课改前的物理问题也很丰富,但往往是程式化的,教师拿到题目往往就可以一讲到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物理问题的变化很大。有不少物理题目包含在一定的情境中,读题后常常找不到合适的物理模型,无从
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我国教育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
摘 要: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其教学质量不仅影响到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因此学好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将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地应用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将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教学手段 合理有效应用    兴趣是探究一切事物的动力。要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兴趣高,则求知欲望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