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之花在生活中绽放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lono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课程。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品德课的教学应生活化。要想真正让学生在“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实现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生活化 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实现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个体的情感,通过经历、感悟、体验,扩展学生的生活视野,提高品味生活的能力与个人品德,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挖掘生活化的资源
  教学要讲究艺术,要想过程出彩,必须有精彩的“点”来吸引人。
  首先,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实践动机。课堂的布置、人气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知的欲望。童趣化的教室布置,给儿童童趣的世界增添一抹新鲜的色彩。张贴一些德育漫画、名人名言、学生作品,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激励学习的斗志。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最新发生的新闻、故事加以利用,既体现与时俱进,又做到贴近生活,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教学。
  其次,教学内容生活化。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是需要背景与氛围的。很多思想教育的进行,选择在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大环境下进行,围绕社会热点展开讨论,增强感染力,通过搜集资料,可以通过课件形式展示,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环境破坏前与破坏后的强烈反差,播放一些滥砍滥伐树木,污水排放,大气破坏等视频,并结合当下炒得沸沸扬扬的空气污染PM2.5,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唤醒学生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及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活动情境,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多种合作、交流,巧妙地点拨、引设,在教学中,把每节课的内容以图画和文字为载体的形式归纳为一个主题,反映课堂与儿童生活的生活信息。教学时,通过情境的创设再现主题内容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图画、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开展模拟法庭,角色扮演,加深他们对内容的感悟。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及活动,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感染学生情趣,产生情感共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本课程的课堂可以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应更多地强调关注学生的整个活动空间。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引导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主动去体验、去感悟,培养良好思想品质,升华思想品德价值观。同时,品德教育要重视与家长的合作联系,让家长走进课堂。教学时,我们可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为家长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结合家长不同的生活阅历,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促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升华。邀请家长参与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形成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使教学活动真正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空间里,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有机结合,真正促进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境界的升华。
  三、开放评价,在激励中成长
  品德课学习内容的生活性、过程的生成性、活动的实践性,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有价值的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包含了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等方式。在评价时要坚持激童趣、保童真、扬童心的理念,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予表扬性的支持,对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给予鼓励性评价,根据不同的评价,给予孩子们不同程度的小小奖励,比如小红花、爱动脑筋奖状、爱心奖杯等,这种富有童趣的评价形式,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为老师全面了解孩子、引导孩子们生活提供了客观依据,还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生活,又要融于生活。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 课程教材教法,2003(09).
  [2]刘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J]. 牡丹江教育学报. 2004(03).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陶行知教育文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5).
  [5]朱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受客观原因影响,我国高中教育往往忽略了教材设计而片面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以历史课为例,艺术史是其中教学的欠缺的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教学,使得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试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为例,探讨高中历史课的艺术史教学问题。  【关键词】历史 课堂 艺术史教学  一、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当前的江苏的高考模式,语数外记入总分,两门
一、背景  如何加强年级组长培训,构建良好的年级组模式,促进年级组长的专业成长,提高年级组整体效应,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情况分析  目前所在的白峰中心幼儿园是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三位年级组长一位是企业编制,另外两位是有着良好工作状态的外聘教师。他们对年级组工作有热情但缺乏计划性和实践性,一般都是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才召开年级组会议。虽然幼儿园制定了年
【摘 要】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导致身心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为聋生授业解惑的同时教师更应传道,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等等,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关键词】聋生 德育教育  教书和育人乃教师之天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教材
【摘 要】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可以在有效教学的三个阶段探讨它与德育整合的教学模式:教学准备阶段,挖掘教材的情感目标,创设德育情境活动;教学实施阶段,培育自信的学生主体,营造生生赏识的德育氛围;教学评价阶段,调控学生德育的行为体验,培养责任的态度意识。小学英语教师在实施教学与德育整合的实践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德育 实践  引言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现行的实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验装备条件等,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提高学生实验认知能力是贯彻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议题,实验教学的管理制度、改革进程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 认知能力    开展实验教学,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操作和动手操作训练
【摘 要】健美操是一项以健、力、美为特征,融音乐、舞蹈、体操为一体的练习运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中职学生健美操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查和分析。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健美操练习的兴趣、学习动机等因素进行调查,简要分析了造成调查结果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在课堂开展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 健美操 动机 兴趣    健美操是集音乐、舞蹈、体操、美学于一
【摘 要】高师生的教学设计不能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和合宜的教学内容,不能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启示我们应该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出发,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改进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使高师生加强教学理解、积累实践知识。  【关键词】高师生 教学理解 实践知识 教学设计  近年来,教师的实践知识对于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基于“为实践性知识而教”的教学价值取向,
振兴中华,教育为先。善待教师,仍是教育领导者的重要工作。我们在大力提高教师物质文明需要的同时,重视教师的精神需要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对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持久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之一。  一、教师精神需要的多样性  教师的精神需要是复杂的,它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在满足需要本身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和发展。教师的精神需要主要有:(1)集体需
【摘 要】做好辅导员工作,要围绕班级建设这条主线,整合任课教师和学生自身两支力量,抓住好坏典型、贫困生和心理障碍学生三个群体,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调查研究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说教与示范四个相结合,履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督导、职业指导和就业助导五项职责。  【关键词】辅导员 班级管理 教育方法 职责    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
【摘 要】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本文通过对职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创设问题情境夯实基础模块知识、创设操作情境生成实践智慧两方面来浅谈在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职校计算机教学 情境教学 生活情境 操作情境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管理信息与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