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一站式”购物新体验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站式购物,一次性购足”,可以让消费者不必劳太多的心,跑太多的腿,还会节约相当的时间。
  
  市场经济走到今天,各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冲击,企业如果不在传统思路上结合现有市场特点进行创新,必然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生活的必需品,家家需要,厨房必备,有的企业就创新性地把这些产品组合销售,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求。
  太太乐的电视购物及网络营销模式针对高端客户开发出的礼盒包装,从调料到食用油,几乎不用消费者再添置任何的调味品,最大化提高了单个客户的利润贡献率。鲁花集团推出的“五合一大礼包”也组合了花生油、葵花仁油、酱油、醋、芝麻香油等五种产品,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一次性就能够买齐买足,更大力度地占领了消费者的厨房阵地。还有一些企业在传统渠道中推出了任意组合礼品箱,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百搭”,然后加上一个包装盒钱,一切就OK了,送礼也好,自用也可,都感觉方便和实惠。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在消费者需求个性化日益凸显的今天,企业做出的创新性思路,一方面紧跟市场步伐,拓展了市场渠道,销售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另一方面,这种做法有利于品牌运作,更大限度地以品牌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形成可持续的动力。
  这种创新的确能够开拓更大的市场,但在创新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比如成本的上扬,其中新品研发费用、人工费、运费等相关的费用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在调味品行业,因为产品货值低,所以成本的微调对价格的影响很大,而且鉴于调味品竞争激烈、流通快、价格相对透明等特点,产品成本的上扬必须带来价格的上调,从而使销量受到影响,这些不得不引起企业的重视。
  但正如笔者所强调的,消费者可以理解为由于产品成本的增加而引起的价格上调,但消费者绝对不会容忍弄虚作假的行为;企业因为成本增加了,而质量标准下调了,短斤缺两了,以次充好了,这些短期行为成为企业创新的副产品,空有一副好包装没有用,那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了。
  笔者认为,大部分消费者会接受这种创新的做法,因为可以“一站式购物,一次性购足”,不必劳太多的心,跑太多的腿,还会节约相当的时间。
  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销售创新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价格不如普通产品实惠;
  二是其中产品我只求其一、不需其他;
  三是对其中部分产品自然排斥而引起对整个产品的排斥:
  四是我只相信行业的前三,只相信企业的主产品,不相信企业的附属产品;
  五是对于网购来讲,运输过程中的破损、坏箱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消费者接受企业的创新行为。
  那么,企业如何降低成本,消化成本,避免销售创新引起的负面效应?
  一、提高工作效率。让有限的时间产生更大的效益,比如技术革新、人员优化等方法和手段,提高效率本身就是降低成本。
  二、增强计划。大批量生产、有计划性地生产,杜绝浪费,防止跑冒滴漏,节约也是降低成本。
  三、成本控制。包装物料、交通运输等相关的费用可以公开竞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四、也是最无奈的做法,就是适当提高价格。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相信如果质量信得过、产品信誉度高、品牌可靠的话,忠诚的客户会理解和埋单的,同时拉动潜在的客户也不是问题。
  当调味品这种最传统的产品遇到最先进的销售模式,这种根据需求创新结合的路应该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一、前期的市场调研至关重要。市场经济的繁荣带来的是产品的异彩纷呈,产品的异彩纷呈带来的是消费者的无限挑剔,消费者会因为你其中的一个产品影响对你整体产品的认可,所以市场调研装什么,装多少,如何装,非常重要,闭门造车最后必然命不长久。这叫产品拿得出。
  二、产品质量过关。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百搭产品”必须是自己最好的产品,有特级的就不要装一级的,有纯度高的就不要装纯度低的,要用质量打动顾客,而不要用价格拉动消费,礼品包装——装就装最好的、最健康的。这叫产品用得住。
  三、要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产品有个性、包装有个性、创意有个性、终端展示有个性、广告宣传有个性,服务和信誉有个性。不管是传统渠道还是网购。产品有独有的魅力是最吸引人的。
  四、不能忽视的价格体系。既要保证层层销售的利润,更要维护好消费者的利益,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才会欣然掏腰包购买。
其他文献
马太效应让调味品巨头们优势越来越集中的同时,也必将提升整个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层次和竞争水平。大势之下,顺势则生,逆势则亡。    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家乐,通过核心产品“鸡粉”和领先的营销手段迅速崛起,成为行业领头羊,并持续影响了行业格局多年。  家乐的东家来头颇大。有了联合利华这棵大树,家乐在中国内地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产品也从鸡粉、鸡精开始衍生到其他汤粉类产品和酱类产品。比如,这两年我们见得最
期刊
品牌复兴不是简单的还原历史,更不能以牺牲老大利益为基础。汾酒在复兴的过程中,文化是一大瑰宝,也是其品牌强有力的支撑。    2010年6月18日,中国白酒业发生了一个焦点事件:汾酒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汾酒惟一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大会”,董事长李秋喜语出惊人,他说1915年“山西高粱汾酒”荣获赛会最高奖——甲等大奖章,是中国白酒品牌获得的惟一最高奖励,其他白酒企业宣称自
期刊
汾酒实现王者归来,思想突破是基础,管理是保障,而营销执行才是关键。    当昔日兄弟茅台、五粮液“掀起自己的盖头来”迅速投入中国白酒行业竞争的大潮;洋河、郎酒等品牌强势崛起挤入50亿俱乐部,大有成为行业“榜眼”之势时,汾酒却“躲进小楼成一统”,陷入了长久的蛰伏期。  如今,汾酒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历史、文化、辉煌、荣誉,正是这些天然优势让汾酒陷入“资本”的漩涡,而这一切都变成遥远的回忆。
期刊
从行业市场层面看:  1 低端白酒的容量巨大,造就了并将还会造就一大批行业知名品牌。  2 单个核心省区市场的挖潜完全有可能做到5亿左右的规模,单个低端白酒主销区的省级市场容量应该在15-20亿左右。  3 低端白酒主流品牌的发展呈现的是区域化、板块化,还没有形成能在10个市场,甚至7个省级市场过亿的品牌。  4 20元以下价位低端白酒,专注5个省级市场的销量,较为容易突破10亿;专注8-10个市
期刊
书评  书名:《重新定位》  作者:【美】杰克特劳特 史蒂夫里夫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重新定位》是继《定位》、《商战》、《22条商规》、《大品牌,大问题》、《特劳特论战略》、《简洁的力量》、《与众不同》、《终结营销混乱》等作品之后,又一本加入“定位”家族的系列丛书。  特劳特除了在40多年前提出“定位”这个“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之外,还能始终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对该
期刊
包装不仅仅是一种形象设计,更是推动产品销售的有力武器。本质上看,包装就是购买理由,包装就是所有销售意图的界定。    超市卖场的食品可谓琳琅满目,如白酒、饮料、啤酒、糖果、方便面、各类休闲类零食等,总有一些食品能引起消费者关注,激发其购买欲望。  但也有一些食品虽然是众人皆知的好东西,却销售持续乏力,似乎注定就是原材料的命:  ·蜂蜜从来都很低调,要么散装称重,要么用一个玻璃瓶简单密封;  ·营养
期刊
划小区域,试点推进,总结经验,滚动突破,是低档白酒的绝对成功路线。    四川沱牌曲酒是中国中低档白酒全国性发展的领头羊。其全国性的沱牌酒销售,如同快消品的饮料、食品一样,深入相当部分省份的三四线市场,品质领先、薄利多销成就了沱牌中低档白酒领先地位。  从2009年开始,沱牌在中低档酒上为力图更上一层楼,引入咨询公司,开始系统性学习和引入饮料、啤酒业及部分白酒企业的成功经验,实施深度分销,进行区域
期刊
新品开发策略是采用蓝海战略还是竞品战略,这恰恰是关键所在。    在不少企业看来,只有进入蓝海,企业才有光明的未来;只有进入蓝海,产品才能真正算作创新。  笔者与一些食品企业老板交流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的产品没人做过,是典型的蓝海市场”“我们是创新型产品,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这些话反映了企业的差异化思维,他们能深刻、认识到只有不同才有赢得竞争的可能。  创造差异化或者不同。必须以认清自
期刊
未来赢得大众市场的新饮料品类,必然是满足解渴基本需求之后,开辟出新的差异化诉求,而非可替代性较强的新型风味饮料。    饮料竞争进入心智时代    在品牌战略领域,一直存在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消费者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从品牌战略理论来讲,这两派同时存在,此消彼长。但通过对中国消费者的心智特性和市场发展的研究发现,从概数上理性人群大于感性人群。  如今,饮料的竞争已经进入心智时代。街上任何
期刊
王朝酒业尽管在产品品质和企业实力上占据优势,但仍然需要一个更为张扬和个性化的品牌标语,以增强品牌识别度,加强消费者印象。    在迎来三十周年之际,王朝酒业打出了新的广告语“开启酒的王朝,成就我的王朝”,更凸显“成就”。    新广告语托出新战略    从2003年5月17日国家决定废止《半汁葡萄酒标准》起,国内葡萄酒消费的细分市场已经形成,高档产品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据世界葡萄酒行业权威机构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