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_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参与素养是当代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不少高考写作题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形成社会参与素养。一个成熟的高中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必须对思考个体的社会责任、形成国家认同意识、具备国际视野特别是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等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如此,写作不再是简单的举证,不再是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发表简单幼稚的看法,而是对困扰人类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写作教学与检测;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生必须具备的社会参与素养,从责任担当维度(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与实践创新维度(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这两个维度、六个方面进行描述。本文主要聚焦责任担当,讨论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做一个有国际视野又有担当精神的人。
  高考写作题已有不少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形成社会参与素养,具體地说,就是如何思考个体的社会责任,如何形成国家认同意识,如何具备国际视野,特别是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等问题。一个成熟的高中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写作不再是简单的举证,不再是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发表简单幼稚的看法,而是对困扰人类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深入思考。
  本文结合2020年的高考写作题,对此试做探讨。
  一、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
  责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即我们日常所讲的“应尽的责任”;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必须承担的责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应追究的责任”。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对“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
  有人将个体的责任分为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社会责任分为对家庭、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自我责任,即对自己的责任。社会责任反映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自我责任即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行为、言论以及思想负责。
  社会责任,基于对他人的真切关心,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真诚愿望。苏格拉底把责任看作“善良公民”对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应具备的本领和才能。
  简单地说,责任,就是担当、使命、关怀和奉献。国家的兴旺发展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是权利也是责任。政府创设公民表达意见的渠道,既可以凝聚共识,又能增强公民责任意识。
  如何在写作教学和检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近年的试题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如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写作题:
  春秋时期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后来小白胜出,史称齐桓公。鲍叔对齐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齐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材料提供的是社会认知情境,呈现的是中国历史上值得思考的重大事件。学生应对此有自己的认识。
  齐桓公是国君,站在他的立场,思考的重点在国君如何不计前嫌对待有真才实学的人;为了国家大业,国君必须有胸怀、有气度,能容纳哪怕曾经与自己处在敌对立场的人。
  站在鲍叔的立场,重点是对才华和能耐超过自己的人,要尽力举荐,虚怀若谷,精诚合作,将国家复兴大业放在首位。
  站在管仲的立场,重点是为了成就霸业,贡献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
  君臣三人,角度不同,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或者说将霸主功业放在首位,忽略个人恩怨,显示了政治家的气度和情怀。
  从责任角度分析,三人都以社会责任为重。在群雄争霸的时代,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就是用自己的本领和才能为国家和族群服务。
  写作题要求学生在班级读书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在族群、国家的重大利益面前,个人负有怎样的责任,应该怎样取舍。教师在辅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还可适当引入《史记·管仲列传》中的片段: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有普通人的缺点:贪婪、愚蠢、不肖、胆怯、无耻。但是在鲍叔眼里,这些缺点都是有原因的。普通人有管仲的缺点却没有管仲的才华,更重要的是,缺乏管仲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所以在写发言稿的时候,既是与古人对话,又是在审察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时可能比个人私德更为要紧。
  除了2020年全国I卷,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写作题也有类似的指向:
  ……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哲学的三个终极之问是:“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道题要求学生回答“如何为自己画像”,实际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材料指向很明确:“我想过怎样的生活”“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这些信息在引导学生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描摹和刻画的自己的画像,不仅是当下的“我”自己,还包括“我”希望成为的未来的“我”,所以应包括“我”的自我责任,如自律、自强、上进、开朗、自信、努力、勤奋等等;也应包括“我”的社会责任,如关心他人、公义担当、奉献社会,用自己的善行解救他人的苦难,如做灾难中的逆行者、苦难的拯救者等。一个从小有胸怀有气度的人,将来更有可能为集体和社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而那些在青年时期就精神委顿、自私猥琐、缺乏个人责任,没有社会责任的人,很难成就自己,更难奉献社会。所以,要求参加高考的学生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就是在检测他们的襟怀和抱负;当然,从写作技术来看,也是在检测他们如何针对特定的对象有效地、动情地说理。   一些省、市的写作题虽然命题方式千差万别,但都关注了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社会责任问题,这是作为未来公民的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如2020年高考北京卷写作题:
  先给出一则有关卫星的材料(略),然后要求考生:思考材料中“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这句话,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在茫茫宇宙太空,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那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是不是就像苏格拉底说的那样,要有功用,就得做“善良公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本领和才能;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人应对自身选择的行为负责,只有负起了这份责任,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功用。又如2020年高考上海卷写作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这道题隐含了个人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关系,考生基本会回答个体面对重要转折并非无能为力,但个体面临重要转折到底要怎样,却语焉不详。大多数只会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定胜天”之类,未能从个体在社会上应承担之责任、应担荷之义务的角度做深入细致的阐述。这是生活于急剧变化时代中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完全可能面临也亟须思考的问题。类似的题目还有2020年高考江苏卷写作题: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这道题的着力点是:今天的信息接收、分享与感动,无形中会影响和塑造“未来的你”。这与全国Ⅲ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的思路是相通的。这道题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未来的样子,也是在提醒学生关注:今天我们怎样接受信息,依据怎样的爱好甄别和选择信息,就注定了将来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方面,层层累积的“同质”会让我们的特色更明显;另一方面,这句话也在提示我们,眼界开阔,吸纳更多的异质成分,未来的自己才会更加丰富。这道题的特色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思考“我”的定位,思考今日“我”之责任。又如2020年高考浙江卷写作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这道题的着力点是:将个人成长置于家庭与社会的背景下思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思维品质,不仅考虑个人成长与家庭期望、社会要求的一致性,还要考虑不同要求之间的落差与错位。当然,这道题不是简单地强调不一致,而是要求考生思考:当出现错位与落差时,我们怎么办?既不应简单地强调个人服从于家庭、社会,也不该粗暴地将个人期许置于家庭与社会上方,而应审慎地面对错位与落差,重新定位个体的责任:个体必须向善,言行有益于族群福祉和社会进步;必须真诚而富有智慧,有能力奉献于家庭和国家。如果能完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可以不去计较落差和错位,找到遵从社会公德和内心良知的道路。
  社会责任写入核心素养,旨在提醒语文教师:我们不是要培养写作机器,而是培养面对未来复杂现实生活的“大写的人”。
  二、引导学生强化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指一个国家的公民确认自己对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心理归属和情感融合。“国家认同”既包括个体对国家的价值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的文化性认同,也包括个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对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形成的共识政治性认同。我们的文化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体系的认同,政治认同就是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接受。
  韩震认为,在价值多元化时代,国家认同不再是与生俱来的感情,而需要国家制度、公民教育和文化的不断塑造。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来实现国家认同使命;而阅读母语,运用母语写作,无形中就会作用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教育超越国界、走向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具有国际视野,并不意味着要舍弃本国文化,相反,只有保持本国特色,才能在国际化浪潮中不迷失方向。在中西文化交流越加频繁的今天,语文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应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以开放的观念和理性的态度理解和接纳其他文化的精华,并呈现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奇葩。
  不少写作题,在引导学生形成国家认同观念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如2020年新高考I卷·山东卷写作题: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这是当下发生的、与所有人相关的热点事件。材料给定了话题范围,我们讨论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国家对待疫情的态度和做法。试题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思考“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信仰的必然结果,由这一观念必然导向高度统一、协同作战、战之必胜的国家行为。学生要思考和回答的是这些行为如何改变了人民生活:拉开了空间距离,却密切了人们的情感联系。进而反思这种国家观念,从情感和价值观上理解、接纳、赞赏这些行为,最终形成国家认同观念。
  下面这道2020年高考天津卷写作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種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
  杜甫、屠呦呦,疫情中的医护人员、快递小哥……精英和普通劳动者,共同构成了“中国面孔”。“中国面孔”一词本身就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表达了公民对所属政治共同体的心理归属和情感融合。这道题要求学生思考的不是具体的某个英雄或者劳动者,而是群像,是从那些“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圣贤和穿越寂静街巷传递温暖的普通劳动者身上提炼出来的共同特征。要让学生产生共鸣:这种面孔下的中国精神是可敬可亲的。这种认同不是灌输,而是由事实导入,是学生体会情境、感受温度之后的自然皈依。
  这类试题是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国民身份(“我自己”也是“中国面孔”的一部分)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自信,进而形成国家认同观念;还有一种是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了解国情历史,形成国家意识。如2020年新高考Ⅱ卷·海南卷写作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这道题指向的是对家园、对国家的认识。可以是家乡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也可以是历史文化、著名人物。了解这些,目的是建立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这里包含了对家国的文化认同,也包含了对这块土地上的风习、制度、价值观念的认同。
  这类试题的命题指向十分显豁。教师要结合教材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和文化。如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上册中的“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就设计了“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等活动。我们不能将这些看作是单纯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而应借此促进学生产生国情意识,形成国家认同观念。
  三、引导学生增进国际理解
  國际理解教育是20世纪中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一种全球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他人。
  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明确规定,教育应促进不同文化与种族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依靠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和平,这被界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伦理使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国际理解的界定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如2020年高考全国II卷写作题,就体现了国际理解意识。题目如下: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这也是一道涉及疫情的试题。但疫情只是话题的缘起,重点是思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和未来公民,应怎样在“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为是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所以达成共识还不是最困难的事情,这篇演讲稿可以写得情辞剀切、动人心魄。
  有兴趣、有能力的教师不应满足于低层次的猜题押宝,而应该站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标准的前沿,思考写作命题的走向。如国际理解意识:如果是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自然灾害、瘟疫等),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说“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是面对一些可能出现明显分歧的话题,如何增进国际理解,可能就需要更高的思维水平和智慧了。有才华的教师应该在这里进行写作“前锋”的探索。
  探索的目的是培养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这些就是我们在“社会参与”素养中描述的“国际理解”能力。拥有不同信仰,接受不同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里成长的人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这不是未来世界的事,而是正在走向我们身边的事。因此,在尊重人类尊严的基础上,理性、善意、诚恳地与人互动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文化心理和表达技能。
  参考文献:
  [1]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王涧.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3).
  [3] 郑彩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理解教育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2).
  [4]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以开发每篇文本的语言价值为备课重点;以寻找学习文本语言的最佳路径为教学主要任务。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在一读一问中揭秘表达真相;在一编一改中领悟言语真谛;在一删一比中获取语言真经。本文以开发文本语言价值(“言值”)的最佳路径为话题,探讨如何让文本成为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蓝本”。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建构的教材,该课程以生活德育论为核心理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个性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飞跃.作为思政教师,可以
摘 要:“井陉拉花”是流传于井陉县境内的一种优秀民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非遗之美,让优秀的民间艺术与学校艺体教育有机融合,并使之得到有效地推广与普及、创新与发展。多年来,当地教师通过编写教材、培训师资、培养新秀、“操舞”融合、活动搭台等多项举措,切实将“井陉拉花”引进校园、带进课堂、融入课间操,如此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又让“井陉拉花
摘要:任务驱动的英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变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练中思、思中问、问中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质——让学生更有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做到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具体问题:教学前,以预习任务驱动学生进入状态;教学中,以探究任务驱动学生实现语用;教学后,以评价任务驱动学生形成能力。任务的难度、精准度与容量都可能影响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
研究发现,数学焦虑(即数学自我评估)对算数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数学焦虑与数学自我评估的特定认知相关。目前,还不清楚数学焦虑和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算数成绩方面的具体作用,但是之前的研究揭示数学焦虑与学校算数成绩有关。本研究探讨了数学焦虑是否会对数学学困生在算数成绩上产生影响。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开展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实践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同时,也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设置核心问题,以问促学,促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探究性学习能更有效地开展。
教学要有效,必须精准;教学要精准,必须立足学情。  要摸清学生知识的“家底”。精准教学的对象是动态的学生而非静态的教材。就教材而言,有的内容不教学生已会;有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会;有的内容学生怎么都学不会;还有的内容必须通过教师教,学生才能学会。因此,要在精准把握学生“会”与“不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没有摸清学生的“家底”,或者忽略学情,只根据教材和教参选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阅读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以及辅助塑造正确世界观必不可少的手段。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体会复杂的情感,进而拓展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值得思考的。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以实施情景化教学、个性化阅读、启发式阅读、课内外阅读结合以及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几点教学策略。
摘 要:阅读古典名著,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忽视名著阅读。通过讨论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被忽视的原因,探讨提高学生名著阅读水平的方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4-0034-03  语文是培养学生
摘要:从语篇学的视角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言语构建的能力。教会学生运用语篇衔接的指称、省略和替代以及词汇衔接这几种关系来阅读文本,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语篇信息的解读,尤其是对主位推进变化模式的解读,如平行模式、链接模式、集中模式,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把握文本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叙述的。  关键词:语篇学;文本解读;语篇衔接;语篇信息  赖瑞云在《文本解读与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