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b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的重要性我们不言而喻,对于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我们语文教师都在苦心经营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还是遇到了尴尬的现象:学生作文往往是内容空洞,用词匮乏,语言表达能力差,更有甚者是胡编乱造,千篇一律,文不对题,套用他人的作文。特别是在经济上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学生作文能力差的现象更为突出,久而久之,作文就成了师生共同的难题。今天,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作文教学必须走出困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为改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差的现象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下面就针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一、消除厌烦写作的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 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要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对于农村孩子应让他们多搜集农村所独有的素材。有句谚语说过:生活是知识之源泉,知识是生活之明灯。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习作时,应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提取素材。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
  二、指导体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过不停。”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如何让学生获取生活材料,参与自主写作,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呢?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留心生活。学生生活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其次,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三、加强实际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原则,具体做法是: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2、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通过教师的批改,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与总结作文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
  综上所述,只是我从事作文教学几年来的几点看法,我深深认识到: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在教学中就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农村生活的写作资源,促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写作中给予学生精心的指导,使学生愿写、乐写,就一定能达到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收藏·拍卖》:2016年贵公司的拍卖呈现出哪些特点?林宇清:华艺国际2016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逾5.6亿元,与上半年的5.03亿元相当,在这一年普遍感到“寒意”的大环境下这已算是不
这里介绍一种应用地层倾角测井、声波测井、密度测井资料制作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的方法,其内容包括:(1)把声波曲线和密度曲线生成的声阻抗曲线作基础道;(2)按地层倾角和CDP间距把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电力企业也在逐步发展与完善,并且在我国社会基层建设及经济建设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  高效课堂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关注学生显示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这就要求摈弃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心灵松绑,给他们开拓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加速推进的特殊时期,面临着维护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的巨大现实风险,治安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创新社会治理、实施有
灌溉自动控制是灌溉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是灌溉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可提高操作准确性,有利于灌溉过程的科学管理。灌溉水入渗深度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契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促进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作为学生自学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能主动预习、深入预习的学生,学习语文时就会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那么怎样让学生的预习“脚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已成为我
创建的目的是什么?我理解就是要改变旧面貌,创出新面貌,创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让农民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让群众发自内心拥护我们党。为此,创建之初我们党总支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