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接池技术最基本的思想就是预先建立一些连接放置于内存对象中以备使用,当程序中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只须从内存中取一个来用而不用重新创建,使用完毕后只需将其放回内存即可。而连接的建立、断开都有连接池自身来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连接池的参数来控制连接池中的连接数、每个连接的最大使用次数等等。通过使用连接池将大大提高程序效率并且可以通过其自身的管理机制来监视数据库连接的数量、使用情况等信息。
下面介绍Tomcat5.0以上版本下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以及如何在程序中使用连接池。文中所使用的配置环境:Tomcat5.0+jdk1.5+Oracle 9i
1.首先到oracle公司网站下载oracle数据库的jdbc驱动程序,这些驱动程序都是以jar为扩展名的文件,将这些文件主要是将ojdbc.jar文件放到tomcat5/common/lib中(假设tomcat的安装路径是tomcat5)。
2.修改tomcat5/conf/server.xml
在标签之前加入下面代码
// 在这里Resource name指的是JNDI名字,书写规则为jdbc/XXX(XXX为自己所命的名字,在这里XXX指定的名字是teacher)
driverClassName
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 在这里指定JDBC?Driver名字为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
url
jdbc:oracle:thin:@127.0.0.1:1521:ora9201
//指定DataSourceURL为jdbc:oracle:thin:@127.0.0.1:1521:ora9201(127.0.0.1为本机IP地址,1521为数据库端口号,ora9201为数据库名字)
username
teacher // 指定连接数据库时使用的用户名
password
teacher //指定连接数据库用户的密码
maxActive
20 //指定連接池提供的最大连接数
maxIdle
10 // 指定连接池提供的最大的空闲连接数
maxWait // 指定连接池提供的最大等待连接数
-1
3.修改webapp/web应用名字(web应用名字指的是所开发web项目名)/web-inf/web.xml文件,在文件中标签之前加入下面代码
DB Connection
jdbc/teacher
javax.sql.DataSource
Container
4.测试
<% try
{ Context initContext = new InitialContext();
DataSource ds =(DataSource)initContext.lookup("java:comp/env/jdbc/teacher");
Connection conn = ds.getConnection();//通过此种方式获取数据库连接
……中间代码省略
conn.close();
} %>
下面介绍Tomcat5.0以上版本下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以及如何在程序中使用连接池。文中所使用的配置环境:Tomcat5.0+jdk1.5+Oracle 9i
1.首先到oracle公司网站下载oracle数据库的jdbc驱动程序,这些驱动程序都是以jar为扩展名的文件,将这些文件主要是将ojdbc.jar文件放到tomcat5/common/lib中(假设tomcat的安装路径是tomcat5)。
2.修改tomcat5/conf/server.xml
在标签之前加入下面代码
// 在这里Resource name指的是JNDI名字,书写规则为jdbc/XXX(XXX为自己所命的名字,在这里XXX指定的名字是teacher)
// 在这里指定JDBC?Driver名字为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
//指定DataSourceURL为jdbc:oracle:thin:@127.0.0.1:1521:ora9201(127.0.0.1为本机IP地址,1521为数据库端口号,ora9201为数据库名字)
3.修改webapp/web应用名字(web应用名字指的是所开发web项目名)/web-inf/web.xml文件,在文件中标签之前加入下面代码
4.测试
<% try
{ Context initContext = new InitialContext();
DataSource ds =(DataSource)initContext.lookup("java:comp/env/jdbc/teacher");
Connection conn = ds.getConnection();//通过此种方式获取数据库连接
……中间代码省略
conn.clos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