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疫情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商展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8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管理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常态疫情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悲观就业心理、紧张焦虑心理、自卑怯懦心理和依赖外界心理,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求职学生心理辅导,深度挖掘精准匹配就业岗位,加强网络就业咨询服务,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等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疫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 2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4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处于“六稳”之首,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909万人,相较于2020年预计增加35万人[1]。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影响和冲击,创纪录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或许会延续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2]。往年毕业生就业季,就业和学业双重压力导致毕业生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受2020年疫情爆发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心理问题势必会更加突出。当前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研究成果较少,且研究多为理论研究[3] [4],实践指导性有待提升。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寻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1 疫情影响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为准确了解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本研究对该校2021届毕业生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为97.67%。参与调查的男女生占比分别为44.57%和55.43%,其中72.57%的毕业生生源地来自三四线城市,生源地为一线城市的人数占比仅为9.14%。在毕业意向的调查中,56%的毕业生计划升学,另有42.29%的毕业生倾向于就业或创业。在择业意向城市的调查中,超过半数(50.29%)的毕业生选择在学校所在地择业,25.71%的毕业生意向家乡所在地,另有24%的毕业生倾向一线城市就业。截止到2021年1月,已有18.86%的毕业生表示已找到工作,81.14%的毕业生仍处于未就业状态。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为关注,有研究针对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展开广泛讨论[5]。高校应届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引发学术界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凯斯勒10量表(简称K10量表)[6]测量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的调研样本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应届毕业生,数据显示,586名被试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悲观就业心理、紧张焦虑心理、自卑怯懦心理和依赖外界心理等方面。
  1.1 悲观就业心理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23.43%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感到无助,14.28%的毕业生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13.71%的毕业生会因为就业感到沮丧,更有甚者,6.86%的毕业生感到做什么都没有意义。受疫情的影响,2021届应届毕业生面临比往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度直线上升,一次又一次失败的面试经历会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心理和无助感。
  1.2 紧张焦虑心理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面临就业时,有25.72%的毕业生明确表示会无缘无故地感觉到劳累,有39.43%的毕业生会对就业感到紧张,另有13.15%的同学会感到休息不好且不安。持续存在的疫情、就业机会的缺乏和看不到未来的迷茫,使得应届毕业生产生较为严重的紧张焦虑心理,承担超负荷的精神负担,更不利于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此外,部分应届毕业生过度揣测疫情对就业形势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对国家相关就业帮扶政策的了解,更容易产生恐慌和焦虑心理。
  1.3 自卑怯懦心理
  本次研究对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信心进行了调查,问题为“你对自己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是否有信心”。调查数据显示,仅19%的应届毕业生对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充满信心,而有37.14%的毕业生不确定是否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3.43%的毕业生对找工作几乎没有信心。这说明疫情常态化下,2021届应届毕业生缺乏足够的信心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些应届毕业生甚至表现为自卑怯懦心理,处于自我否定的不良心理状态中。
  1.4 依赖外界心理
  在“你在择业过程中想要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一题中,36%的毕业生想要获得社会的帮助,11.43%的毕业生倾向于向家庭寻求帮助。本研究进一步对被试者在择业过程中已经获得的帮助进行调研,70.86%的毕业生获得过学校方面的帮助,11.43%的被试者认为毕业生及朋友在择业中给予过他们帮助,而家庭支持仅占9.71%。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过度依赖家人,并且存在眼高手低的心理状态,当家人为其介绍工作时又会认为未达到自身预期,此时更容易导致心理偏差。
  图1为截止到2021年1月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情况(K10量表)。
  2 解决高职院校就业心理问题的建议
  2.1 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高校应当组织2021届毕业生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7],不仅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疫情防控,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战疫的第二课堂;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做好思想引领、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利用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合力作用,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正确认识疫情,精准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
  2.2 开展就业求职学生心理辅导
  高校要开通就业心理指导热线,为学生提供就业“一对一”心理辅导,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发布就业心理调适方法,分类指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和积极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鼓励毕业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主动出击,坚定信心。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帮扶,通过与学生“一对一”交流,根据学生实际困难和心理困惑,“一人一策”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帮扶。   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首先,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可以通过为自己量身定制生活时间作息表,在放假闲暇之余不忘阅读书籍,加强锻炼。其次,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及时进行自我激励。当产生负面的就业心理或情绪时,要学会利用正向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后,加强日常对疫情防控中的榜样的关注度,以榜样引领作用树立自身坚定的信念。正确认识疫情对就业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不局限于负面情绪之中。
  2.3 深度挖掘、精准匹配就业岗位
  高校应依托本市人事经理协会优势资源,主动和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智慧企业及其他优质企业就业单位联系,扩大优质岗位数量。挖掘产教园、创业园内企业资源,收集就业岗位信息。主动联系紧密校企合作企业(“一班一企”合作企业等)开拓就业岗位。积极对接本市及各下辖区人社局,搜集各类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大力动员全校教职工内部资源,挖掘与教职工相联系的社会资源就业崗位。充分发动优秀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校友所在企业参加招聘会。
  及时搜集国家、省、市、区、校各级网络招聘平台岗位信息,认真筛选适合本学院毕业生求职需求的岗位信息。根据岗位要求和毕业生自身特点进行精准匹配,“一对一”推荐适合毕业生求职就业需求、有发展潜力的岗位。指导学生在面试前精准制作应聘简历及做好面试充分准备。跟踪招聘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应聘是否成功,为下次应聘总结经验;及时跟踪企业招聘结果,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
  2.4 加强网络就业咨询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推进智慧就业行动计划,利用本校“就业创业信息网”平台为毕业生创造条件。首先,引导学生充分用好教育部“24365”就业指导一站式服务平台、江苏省招就中心春季网络招聘会、苏州市及下辖区各类网络招聘会,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网络招聘;其次,常态化举办校园网络招聘会,充分利用“91JOB智慧就业平台”,根据需求开展分行业、分地区专场招聘会,提高招聘会精准度;最后,主动联系大型人力资源公司开展联合招聘活动,主动邀请知名企业开展“云宣讲会”。
  2.5 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
  对中高风险地区毕业生,根据学生需求推荐岗位,直至就业。对家庭贫困毕业生,跟踪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引导他们将求职补贴用于求职就业上;对出现特别情况的困难毕业生帮助申请困难补助,促进其顺利就业。对残疾毕业生,根据身体情况推荐适合岗位;对就业特别困难的残疾毕业生,组织至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进行登记并匹配推荐就业。对学业困难毕业生,及时了解可能不能按期毕业的难点,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二级学院决策;“一对一”为他们指点弥补途径,助力他们正常毕业。
  参考文献
  新华网.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2/01/c_1126808878.htm.
  人民网. 稳就业“组合拳”援企稳岗安民心[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l/2020/0301/c1001-31611341.html.
  王双煌.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心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4):76-80+120.
  赵天明,黄月明,刘炜.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22):40-44.
  专家谈疫情系列回答:疫情对公众会产生什么心理影响[EB/OL]. http://tech.sina.com.cn/d/2020-02-06/doc-iimxyqvz0732795.shtml.
  李春玲.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与就业选择变化[J].教育研究,2020(07):4-16.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EB/OL]. http://www.moe.gov.cn/jyb_zzjg/huodong/202012/t20201201_502724.html.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徐杨  郭芹
其他文献
李劼人的多重身份研究已经逐渐为大家所关注。本文在李劼人的散落档案资料中,借助文化补助金的档案资料梳理,为李劼人研究提供一点可靠的史料,以进一步推动李劼人多重身份的
摘 要:国有企业自始至终都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始终引领着行业发展的主流,在整个社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同時也代表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以国有企业的现代化改革为切入点,立足于薪酬体制,分析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发展现状,并探讨薪酬机制改革的必要性,阐述机制改革包含的主要内容,列举出调整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
摘 要: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换,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职能,完善财务管理体rn系,运用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帮助企业适应当前复杂的市场局势。财务管
2012年9月15日,沃尔沃汽车公司及沃尔沃经销商浙江元瑞汽车有限公司举办的2012年沃尔沃国际高尔夫挑战赛杭州站比赛在杭州九桥体育休闲高尔夫俱乐部开赛。下午一点,在万众瞩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借助相应的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帮助会计rn人员准确把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决策来对问题进行处理。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改革的教育挑战。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氛围较为呆板,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大,难以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火红的五月,天山脚下又传来一个催人奋进的消息:2011年我区首批五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其中中电投哈密、和田、吐鲁番光伏电站是新 Flaming May, at the foot of t
摘 要:近几年随着“去杠杆”政策的深入推进,企业债务风险管控逐步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目前国有企业债务风险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经济问题。区块链是一项新型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不可篡改等特征。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等数据库技术能够保证大量数据真实、透明、安全。将区块链技术充分运用到企业债务风险管控中,可以大大节省各个部门在取证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提高管理人员决策的效率。  
摘?要:当前国家在生产经营环境和税务政策上给予了企业一定扶持,在此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发生了较大变化。成本属rn于衡量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企业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就应
摘 要:在市场经济普遍发展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弊端越来越显著。基于此,针对市场大环境做出改革成为了地rn方国企积极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企业改革分析发现,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