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故事化教学的价值、内容及策略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nlong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化教学是思政课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讲故事是教材内容教学化、科学理论进头脑、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有效路径之一.思政课教学要重点讲好“人类故事”“中国故事”“初心故事”“领袖故事”和“榜样故事”.讲好故事,既要围绕教学目标、叙议结合,又要注意通过立体表达驱动大脑的感受、情绪、觉察等机能,遵循认知规律.
其他文献
中共党史是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要把中共党史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要明确两者间价值的共同性,还要清楚中共党史内容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是密切联系的,中共党史学习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具有相容性,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中也能进行中共党史的宣传和教育.
一、教学背景分析rn1.教学内容分析.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以“悬崖村”贯穿教学始终,按照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脱贫攻坚——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逻辑展开.通过过去的悬崖村——现在的悬崖村——未来的悬崖村为线索,采用短视频、情境体验、分组讨论等形式,生动描绘中国如何开展脱贫攻坚,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rn针对人教版《政治生活》模块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内容,也是当前政治生活的热点.针对“国家治理”大概念,我们需要梳理和突破的核心问题有:国家治理谁来治理、治理什么、为何治理、怎么治理、治理得怎么样等,这也是贯穿本课设计的主线.基于高三复习备考的需要,在《政治生活》模块,国家治理就其组成而言,主要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方面.可以从治理主体角度整合知识,也可以从制度、体系角度梳理脉络;还可以从发展主线要坚持党的领
期刊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塑造.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按照“四有好教师”和“为师六要”的标准与要求,重点从锻铸高度严格的政治形象、建构扎实高超的业务形象及培树高尚美丽的师德形象三个方面下大力气、花苦工夫,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塑造并展示自身的良好形象.
思维能力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构建思维型课堂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以《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思维目标的设定,用问题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以可视化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创设问题情境,用议题搭建思维场域和阶梯,设置开放性任务激发创新思维等教学策略,构建思想政治思维型课堂.
高中思政课和劳动教育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根本任务、育人目标、实践路径等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要实现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政课的真正融合,应做到四个统一:课堂教学中显性与隐性的统一;主题活动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教育环境中硬件与软件的统一;家庭教育中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阐述了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奋斗历程,具有历史教育的巨大价值.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开展党史学习,能够使学生从党的奋斗历程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学习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情操,切实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以下是笔者在高中开展党史学习的做法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时代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当前中学思政教师陷入了“教师忙”“教学茫”“定位盲”等现实困境.面对这一退守局面,“同课异构”模式可以为中学思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鲜活可靠的视角,采取“改革机制、协同共研、青蓝相结”三个推进路径破解教师的“忙、茫、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往的教学更多的是从正向的视角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要让学生从对党的认知层面转向对党的崇敬(情感层面)、对党的崇尚(行为层面),进而转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参与,可以采用“感受百年历史之曲折,增强政治认同;体会百年道路之坎坷,发扬科学精神;领悟百年事业之艰辛,激发公共参与”的“逆向思维”教学法,使用列数字、摆事实与正反对比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我们要从“知识逻辑”向价值导向自觉转化,打通知识学习与素养发展之间的价值链接;要将三维目标融通整合,落实素养育人,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要突出参与性、挑战性和过程性,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要重视过程观察、成果展示和持续反思,实现结果和过程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