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形象塑造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塑造.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按照“四有好教师”和“为师六要”的标准与要求,重点从锻铸高度严格的政治形象、建构扎实高超的业务形象及培树高尚美丽的师德形象三个方面下大力气、花苦工夫,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塑造并展示自身的良好形象.
其他文献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
期刊
百年党史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高中思政课堂通过创设党史经典情境、开展课堂问题辩论、实施红色研学等方式用活百年经典,可以润物无声地培塑学生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和道德追求.教师在活用党史时,应加强党史学习,深入挖掘党史经典内涵;灵活选用党史素材,忌刻板化;结合时代选好切入点,忌标签化;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党的精神,加强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刻不容缓.回顾2020年杭州市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几位参赛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活动、疑思辨析活动、有形体验活动和多维实践活动,促使活动参与有温度、任务驱动有锐度、思维演进有力度、路径演绎有方向,将家国情怀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教材分析rn本节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的第五课“凝聚价值追求”的第一课时.课程标准是“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本课时在前一框题“延续文化血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文化的精髓即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的沉淀与凝结.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期刊
当前部分复习课存在知识落实不够、学生参与不深、课堂效能不佳的问题,深度学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深度学习指在教师主导、引领和帮助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至少涵盖学习主题、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三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复习课怎样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学习?我们要围绕上述三要素落实深层认知、深度参与和深远评价.
期刊
统编高中思政新教材立意高、理论新,但因其语言抽象、视角宏大,学生不易把握,影响了使用效果.作为教材的主要使用者,学生的角色依次是“阅读者”“求知者”和“求道者”.基于学生角色的渐次发展,教师要学会将教材中抽象生硬的文本语言转换为鲜活形象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阅读;要善于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情对教材进行合理重构,帮助学生理解接受;要努力寻找教材秉持的国家立场与学生个人立场之间的联结,通过意义建构,激发学生真学真信真用,促进素养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面临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以议题为引领,设计结构化的问题,注重辨析过程中的价值引领,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议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议题,综合运用趣问、追问、曲问、驳问等提问技巧,开展探究活动,把握提问的角度、难度、频度和进度,提高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做了以下探索.
期刊
中共党史是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要把中共党史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要明确两者间价值的共同性,还要清楚中共党史内容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是密切联系的,中共党史学习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具有相容性,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中也能进行中共党史的宣传和教育.
一、教学背景分析rn1.教学内容分析.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以“悬崖村”贯穿教学始终,按照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脱贫攻坚——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逻辑展开.通过过去的悬崖村——现在的悬崖村——未来的悬崖村为线索,采用短视频、情境体验、分组讨论等形式,生动描绘中国如何开展脱贫攻坚,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rn针对人教版《政治生活》模块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内容,也是当前政治生活的热点.针对“国家治理”大概念,我们需要梳理和突破的核心问题有:国家治理谁来治理、治理什么、为何治理、怎么治理、治理得怎么样等,这也是贯穿本课设计的主线.基于高三复习备考的需要,在《政治生活》模块,国家治理就其组成而言,主要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方面.可以从治理主体角度整合知识,也可以从制度、体系角度梳理脉络;还可以从发展主线要坚持党的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