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验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适应初中化学教育相关改革的开展,将上级要求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一种活动教学的新型模式非常有必要,目标主要是激发初中生进行化学课程学习的一种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初中化学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现状,针对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推广活动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1.引言
  活动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各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自觉、主动、独立地进行课堂内容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通过对学生的多知觉锻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能力的一种新型模式。对初中生的化学教学采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初中生的各方面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自我探究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活动的增加,一方面学生进行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加,另一方面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有利于改善课堂学习的紧张氛围,让初中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成长,而且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有效性也将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在良好课堂氛围的推动下,初中化学的总体教学质量将会得到实质性提升,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极为有利,为中学教育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帮助。
  2.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通过教师的周密计划与思考,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选择非常具有探究性的实验活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比拼及老师的教学展示课上很常见。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初中化学课堂充斥各种人为性,并且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兴趣不高,对相关化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也不是非常扎实。课堂结束之后,学生对于这种知识甚至有时会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反而降低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老师在真正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实并不能够开展多样的,利于学生进行相关化学知识理解与掌握的实验教学活动,更多的可能是在课堂上通过演示一下操作完成相关化学课程的教学。这样教学的弊端也会不断显现出来,学生由于只接触到老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相关实验的操作只是通过观察完成,却并没有进行相关实验的具体操作,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初中化学课程开展的效率会严重受到影响。
  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出现现在这种局面是由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1)社会、家长、学生等人群对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的不重视是导致现如今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主要因素。化学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相关实验的学习与锻炼,但是鉴于我国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并没有引起家长、老师及教育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最终这门课程学习的考试成绩,而不是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心理导致初中化学教学的方向发生错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不高等种种问题。(2)另一个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进行化学实验的相关仪器设备的缺失。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试验的仪器设备的缺失导致学生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化学的神奇,自然就很难提高化学学习兴趣,也就很难积极地参与到化学教学中。对于课堂提问,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表述不清,很难收获良好的课堂感受,最终阻碍化学课程的学习。
  3.活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推广的建议
  活动教学模式作为提高初中化学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和改革初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整个初中化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落实活动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善。
  3.1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活动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和形成。开展初中化学教学,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深入学习和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不仅如此,积极有趣富有学习气氛的课堂环境,还能从侧面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帮助初中生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比如:老师在开展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之前,安排一些学生提前准备相关讲课内容,在实施化学课程的教学时,学生进行讲授,老师从旁进行相关实验操作,一方面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课堂学习氛围得到改善。
  3.2改变课堂问答形式
  初中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锻炼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能力,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往教学中,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明确答案,这样,学生进行思考时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多方向思维与思考,不利于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老师有必要采用一种新型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更加深入贯彻地理解化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比如,进行方程式的教学时,初中化学老师不做解释而引导学生思考解释,最后通过向老师挑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这样新颖的方式不仅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供了新方法,而且对于课堂气氛的调节非常有帮助。
  4.结语
  我们不难看出将活动教学模式引入中化学课堂非常有帮助。通过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新颖问答方式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整体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不仅如此,活动教学模式的推广,还能有效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创新发展,为推动整体中学教育事业改革提供帮助,是推进我国整体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岚.“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中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2]赵玉浦.探究初中化学探究实验的策略及实施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2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物理等所有自然学科学习所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为此我们要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有意识地通过探究活动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从而增强物理课堂效果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 教学思考  科学探究,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追求过程,一般的探究过程比较公认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提问、猜想、实验、比较、推理、概括等。为此要
摘 要: 作者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有一定理解,现谈谈自己的看法。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效果更好。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内涵。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结构,体会编排意图;熟练教学内容,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挖掘教材的内涵;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教材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把丰富有趣的内容精心设计成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倡导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愈来愈多的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方法上,以期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得抽象的概念生动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可见,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对此,本文对情境教学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以下几点
摘 要: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并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深化概念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围绕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认知发展,从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认知结构、认知发展进程三个角度,阐述如何利用学习策略促进有效识记概念、在把握深层联系中自觉建构概念与获取新知、在主动调控认知进程中激活思维、培养学习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概念教学 学习策略 深度学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经常
榆树是我国优良的乡土树种,历史悠长,在全国普遍分布,是华北平原及东北等地用材林、防护林和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也是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为了选育优良榆树无性系,丰富榆
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两大类:概念部分有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量等;原理部分有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电离与水解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反应理论等。其中概念是原理的前提和基础,而原理是对概念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化学理论性知识。  1.化学理论性
摘 要: 教师创设学生展现思维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探究化促进学生学能生成。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生活化 自主化 活动化 探究化  新的《课程标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课程功能,努力扭转长期以来课程过于突出知识传授,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摘 要: 在现实生活中游戏既然不能杜绝,不如选择堵不如疏的方法,让游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文章从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能力;游戏化教学,拓展学生思路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游戏化教学 作用  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内容是比较复杂枯燥的,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