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与突破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我们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比较重视作文的外部指导,即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的指导,忽略对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文是体现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的思想水平的一种形式,也是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得到综合训练的一种途径。用心理学的理论剖析小学生作文的过程,就会发现:产生文章的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移入学生头脑并加以改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把自己熟悉的、印象深的一部分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印映或贮存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通过学生的思索、想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生活素材加工改造、去粗取精;再经过语言文字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把它表达出来,形成独立于人外的精神产品——文章。由此可见,学生的作文不是被动的对客观现象的反映,而是学生生活感受、情感因素、心理思维、文字表达诸多方面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多维的、连续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始终伴随着小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研究小学生作文时的心理障碍,寻求突破方法,对语文新课改、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分析
  小学生作文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连续的心理因素,就其心理障碍按作文过程主要表现在:
  1、审题时的心理障碍
  ①畏难心理——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学生面对命题,“望题兴叹”,不知应选择什么内容作为题材,头脑空空,茫然失措,渐渐陷入了迷惘困惑之中。这种心理抑制了作文的兴奋点和写作欲望,使学生一见作文便感到紧张,这尤其在差生中普遍可见。
  ②困惑心理——无所适从,无处下笔。
  学生面对命题,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中间如何过渡,往往举棋不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往往犹豫不决,难辨主次。这种心理抑制了学生作文兴趣,产生了小学生作文选材不当、层次凌乱等通病。
  ③厌烦心理——老调重弹,无新鲜感。
  学生作文面对《我的同学》、《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等传统“保留命题”,几年来写熟了又悟不出新意,往往跳不出第一次作文时的思维模式,有的干脆将旧作抄一遍应付了事,产生厌烦感。
  小学生在审题时的畏难心理、困惑心理、厌烦心理,都是学生处于“未意识”的心理状态,使学生面对命题难于下笔,抑制了学生作文灵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2、行文时的心理障碍
  ①消极心理——结构单一,千篇一律。
  小学生在文章结构安排上一般很难有所突破,尤其在习作初期曾借鉴过某篇范文,在心理上形成定势,限制、束缚了学生作文思路。
  ②惰性心理——选材平淡,缺乏新意。
  小学生作文的选材,往往缺乏新意。写《我的老师》,跳不出老师冒雨护送学生、深夜批改作业、为生病学生补课等;写《一件难忘的事》,跳不出拾金不昧、做错事后改正等,不能根据题意从不同的多角度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惰性心理使学生懒于思索,把生活中的题材照搬套用,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甚至在作文中说假话,内容胡编乱造。
  ③应付心理——语言贫乏,叙述凌乱。
  小学生作文的语言往往缺少童性,一做作文即搬出《佳句好段》、《优秀作文选》,有的照搬开头和结尾,有的整句整节抄录,语言成人化,使文章陷入了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状态。这种把作文看作任务的观点,“交差”应付了事的做法,是机械套用心理的影响,使作文表达平淡、凌乱。
  小学生作文行文时的消极心理、惰性心理、应付心理,主要是小学生思维方式单一的结果,也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作文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3、修改时的心理障碍
  ①懒惰心理——不愿改。
  小学生认为作文结束即“任务”完成,缺乏对作文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负责态度,懒于修改自己的作文,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不够珍惜的体现,认为“写”是我的任务,“改”是老师的责任,是懒于思索的怠惰心理的影响。
  ②自卑心理——不会改。
  有的小学生成文后虽有必的愿望,但不知如何改,改什么,认为自己完成作文已不错了,对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缺乏信心。
  小学生修改作文中的懒惰心理、自卑心理,实际上也小学生思维幼稚的体现。当老师将作文批改后发到学生手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看分数,只看评语。虽然老师花了不少精力批改,但是收效甚微。
  二、突破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策略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这里,根据小学生知识、年龄实际和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我提出突破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礙的几条策略,供大家参考。
  1、丰富生活,充实作文内容,扫除困惑心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小学生所关注、接触的范围较多在家庭、学校、邻居和学校,老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使学生从小逐步具备感受生活的能力,对客观世界的人和物产生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这样学生作文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的好文章,才能从“要我写”转为“我要写”,主动要求通过作文来倾吐心中的激情,扫除作文时的困惑心理。
  2、切合实际,改革作文命题,消除畏难心理。
  作文命题必须与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同步。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薄弱,形象直观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命题的角度宜小不宜大,宜具体少抽象,宜浅显少深奥。与其写《我的爸爸》,不如写《爸爸的微笑》、《爸爸生气的时候》。命题角度越小,越符合学生实际,学生越有新鲜感,越容易把握中心,写出来越顺手。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作文,意在练习,不得已而采取命题之办法。”命题作文也不是小学生作文唯一办法,老师完全可以设计多种方式,诱发学生写作热情,如指导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应用文等练习,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命题形式上可规定内容、体裁,也可只定向,让学生补充完整。许多学生对《第一次___》、《我的____》、《我最喜欢的____》等命题较感兴趣,老师对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之文,均应肯定,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
  3、创设情境,点燃情感火花,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有的学生进入作文课,忧心忡忡,负担甚重,老师切不可呆板着脸,机械破题,可选用一首诗歌、一幅画、一件往事的回忆、一篇范文的启迪等,自然将学生引入作文情境,引起学生积极注意、记忆和思维。
  4、精心设计指导,化难为易,解决作文困难。
  有的学生在叙事有困难,老师可按命题要求,先指导学生有条理口头叙述,既可组织学生叙述思路,又可受师生帮助、纠正,然后再让学生组织安排书面语言的叙述和表达。
  有的学生在文章构思、材料安排有困难,老师可指导学生编拟提纲、理清脉络,做到落笔行文时“成竹在胸”,有条不紊。
  有的学生在初稿完成后,缺乏自我修改能力,老师在了解学生作文基础上,及时归纳习作规律,选择优差相对例文,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再按照方法,对照自文,反复修改,写出第二稿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我相信:我们语文老师只要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因势利导,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一定会让每个“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其他文献
著名品牌Valentino为庆祝品牌创立45周年,于2007年7月在罗马举行“Valentino——45载风尚话罗马”回顾展览。为了使这次活动更有影响力,首席时装设计大师Mr.Valentino Garava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都会通向不同的路。而每条路又都联系着无数其他的路口,指向无数可能的地方。他并不是那个面对着无垠宇宙的孤独者,而自己的下一步,也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課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进行参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而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题的实践活动。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即主体对客体的行为。因此,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唯有学生的积极地作为主体
期刊
一个有效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也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还可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如何在课堂克服提问时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呢?如何将提问变成可以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呢?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
期刊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全球化,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 开展对外交流已成为21 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口语、听力训练不够重视, 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口语和听力能力太差, 无法用英语与对方进行交流。因此, 在中学阶段对初中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当我们提到学校教育,走进学生的英语课堂,我们就不那么乐观英语了。大多数英语教师是在,传授语言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老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不想去做?哪个又不愿意去做?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  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里从五个方面谈谈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问答方式的否定,对语文课堂中的问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如果学生没有疑问,就谈不上创新。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实现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师垄断了沟通,学生无法质疑或驳问,就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
期刊
1 “小斌,我知道你很难理解我的做法.如果你还当我是的队长,还愿意听我解释的话,明天见晚上12点到地坛来吧.”看完短信,王浩斌随即把它删掉.rn王浩斌是一个普通的市民,独自住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改变了见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
期刊
近几年,课堂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改革成果一项接一项,各种优质课、公开课铺天盖地,接踵而来。可是,面对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语文课堂,我的困惑越来越清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  困惑一:学生不会写字了  现在的学生不爱写字,他们用笔还不如用鼠标键盘熟练。仔细看看我们学生的书写,横不平、竖不直,甚至连书写笔画都颠三倒四。长此以往,学生还会写汉字吗?  困惑二:学生不会朗诵了  反观我们
期刊